“群众”和“人民”一样,是一个政治范畴的概念,为了避讳,我还是喜欢称他们为劳动者。之所以称之为“劳动者”是因为——我坚信并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尽管他们有更为世人所熟知的,且世俗的其他称谓——“农民工”或“生活在最底层的人”。
那是我生活的一个小乡村,也是现在人们最喜欢感叹的,回不去的“故乡”。某天赶集,车上人议论纷纷,某领导要视察,地方城市管理者将当街乞讨的乞丐像打包垃圾一样装上垃圾车,一车全部拉走,倒在郊区的垃圾场。
尽管我并未亲眼目睹,但仍很震撼,我宁愿只是听说。
这也因此改变了我那时作为一个高中生的理想——从想要成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到想要成为一个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变革的参与者,记录者。那时,是九十年代末,也是二十一世纪初。
后来,我便格外关注这样一群城市里的劳作者,这样一个刻意的举动,竟浑然不知地成了一个习惯。
这组照片就是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暑期冒着三伏天拍摄的一组最普通的劳动者众生相。
那时那刻,我才刚摸索出相机的各个按键是什么作用。更谈不上构图、光影、主题这些深层次的,所谓艺术渲染的东西,当且唯一可做的就只是不停地按快门,然后上千张中选择一些勉强过得去的照片留存。
图(1)——(4)是一组城市马路工人的照片。
图(1)的大哥很乐观吧。你看不出来他不能受刺激,行为时而怪异,其实他需要有人时刻照看着,不然会受人欺负。
图(2)的大哥提着水泥浆,他看起来有点羞涩。一开始,他并不愿意和我多聊,只是保持着他的这张笑脸。
一是“老大”没有允许,怕工作时间老大见了说他;二是因为他觉得没什么可说的。
我给他们“老大”打了招呼。其实,所谓“老大”就是带着他们到处干活的工头,但也真是工头给了他们一份儿活干。
图(3)的他有了工友,他便自然多了。他愿意给我分享他的工作,愿意给我分享他自己做这份工作的“心得体会”。
他说,这份工作没什么可以说的,又脏,又累,别人还看不起。
我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这一行,你就是专家,凭劳动和技术吃饭,没有谁看不起,别人还做不来呢。
他笑了。
他们的工作场地就在马路上,因此相当危险,车水马龙,来来往往。拍照期间,险些被一辆出租车撞着丧命,全靠一位大哥提醒,才逃过一劫,此时想来,心有余悸。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他们的。
只是他们自己觉得所做的这份工作又脏又累,被人所看不起。因此,“别人看不起我”或多或少只是他们内心想法口头上的说辞,但是谁又有勇气去质问别人——“你看得起我吗?”
图(4)—(5)是他们工作时的面貌。他们甘于奉献、乐观向上,但他们同样自卑谦虚。
其实,像他们一样为一座相对陌生而熟悉城市付出的人还很多。譬如,环卫工、垃圾回收者、擦鞋匠、拉货师傅,等等。
之所以说相对陌生的城市,是因为他们每天在为他们所在的城市添砖加瓦,平整大路。生活在这座城市,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哪里有下水道,哪里有换气扇,哪里有马路盖,哪里有变压箱?
然而,他们又对这座城市极其陌生,发自肺腑而言,在这座处处留有他们痕迹的城市,他们没有觉得哪一块属于他们自己。
谈到“家”,他们谈及的是记忆中的远方,那些人和事——有亲人,有牵挂的地方。那便是现在学者和知识份子说的故乡,专家学者,乃至知识分子口中“回不去的地方”。
最后一幅图,便是等着拉货的师傅,在中午时分午休。
之所以关注他们,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处处存在着掏粪工、捅下水道工、环卫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的城市也离不开他们。
然而,我们却从来没有认真关注过他们,也没有认真审视过自己,对待他们我们究竟是怎样一种态度? 作为文明劝导员,城市管理者的一员,她却是最辛苦的一位。头顶炎炎烈日,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酷暑。 作者按:谢谢大家对上一篇文章的支持,第一次在这个平台发布文章,没想到会受到大家的关注。诚惶诚恐之余,又觉受宠若惊。一些老片子与大家分享,学习之处太多,文图又过于粗糙,单想着有点人文情怀,便斗胆发了。
我个人喜欢纪实摄影,然而并没有掌握太多技巧。譬如不会后期用PS等制图软件处理照片,拍摄没有主题,倒是会简单调些相机数据。想着单纯记录或许更能呈现原貌,更不知道大家喜欢不喜欢,就自顾自地诉说起来。
【预告】下一篇,我将与大家分享环卫工人的故事。我与他们同吃住一个月,走入他们的人际圈、家庭、了解他们人情冷暖。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环卫工做着最苦最累的活,被称为城市“清道夫”、“美容师”。但其实,他们也有复杂的人际社交和不为外界所知的矛盾。其实不必苦恼,那才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全部呈现,才是他们这个群体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