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女伞兵

孙培新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由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而引发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13日,武汉市机场河路工商银行接待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要向黑龙江木兰县转账300万元。公安和银行工作人员后来得知,这位老太太名叫马旭,85岁,是空降兵部队的离休干部。</p><p class="ql-block"> 马旭要将与丈夫颜学庸一起省吃俭用、毕生积蓄的1000万元,捐献给黑龙江木兰县老家。她的这一举措立即被多地媒体广为报道。</p> <h3>  马旭老人</h3> <h3> 马旭与颜学庸</h3> <h3>  百度百科中有关马旭的词条</h3> <h3>  2019年2月18日,央视评选马旭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h3> <h3>  多家媒体介绍马旭事迹时,都说她曾经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最多的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h3><h3> 对于后两个“第一”暂且不论,就马旭1961年以后才加入空降兵部队,在她之前难道就没有女兵跳过伞吗?</h3> <h3>  在此之前,2015年8月20日《快乐老人报》曾报道,空降兵第一位女伞兵是马旭。可能是这个报纸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并没有引起其它媒体的关注。</h3> <p class="ql-block"> 那么,新中国第一位女伞兵到底是谁?新中国女伞兵真的是1962年才出现吗?</p><p class="ql-block"> 看来还要从新中国的伞兵部队说起。</p><p class="ql-block"> 我军空降兵部队的前身是空军陆战第一旅。</p> <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在空军编制内成立空降兵部队。1950年4月17日,中央军电示各军区、各野战军,要求从各陆军部队中抽调一批战斗英雄,或模范班、排干部组建空军陆战部队。不久又规定,其不足之数可从优秀战士中补选。1950年7月17日,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的番号。 1950年7月26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以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89师师部为基础在上海组成。同年8月1日,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由上海移驻开封。1950年9月17日空军陆战第1旅在开封正式成立,全旅共5030人,分别来自第1、2、3、4野战军和山东、华东、东北军区等40个军以上单位,还有部分原国军伞兵第3团起义人员。这是当时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全旅人员中国共产党员占88%,战斗英雄、模范和功臣占93%,参加过战斗的占83%。</p><p class="ql-block"> 按军委的要求,到陆战第一旅的大都实行高职低配。很多连级干部当排级干部,排级干部当战士。副旅长方铭原为第20军58师参谋长,副政治委员丁钊原为第25军91师副政治委员。陆战第一旅旅长由原第26军77师师长王建青担任,1950年12月,因身体原因离任,由陆军第28军参谋长朱云谦接任。</p><p class="ql-block"> 1950年12月,空军陆战第1旅改编为空军陆战第1师。1955年改称伞兵师。 1957年4月28日,番号正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师。1961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陆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原有的空降兵师也同时划归该军建制。从此,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部队逐步发展壮大。</p> <p class="ql-block"><b> 1951年3月14日,空军陆战第一旅4名女翻译在开封机场跳伞成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跳伞员,她们是:沈元珍、李朝旭、凌仲圭、毛镇夷(1990年版《中国跳伞运动史》有记录)。</b></p> <h3> 下图,左起:凌仲圭、沈元珍、毛镇夷、李朝旭。</h3> <p class="ql-block"> 第一代女伞兵毛镇夷</p> <h3> 几十年后,她们的合影,位置没有变。左起凌仲圭、沈元珍、毛镇夷、李朝旭。</h3><h3> 2017年军报和军网等都有报道。在百度检索沈元珍或毛镇夷等,都能看到对第一代女空降兵的宣传。</h3> <p class="ql-block"> 伞兵跳伞的最好证明就是跳伞证。</p> <p class="ql-block"> 记录的第一次跳伞时间是1951年3月14日。</p> <p class="ql-block"> 沈元珍成为新中国妇女的形象,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p> <p class="ql-block"> 甚至在剪纸中也有沈元珍的图像。</p> <p class="ql-block"> 《中国航空史》对新中国第一批女空降兵有详细地记载(232页)。</p> <p class="ql-block"> 2003年11月20日,《解放军报》刊登“新中国第一位女跳伞员沈元珍”。</p><p class="ql-block"> 请注意,这里用的是“跳伞员”而不是“空降兵”。</p><p class="ql-block"> “空降兵”与“伞兵”是有区别的。</p><p class="ql-block"> 笔者认为,空降兵是对一个兵种的统称,诸如装甲兵、通信兵、工程兵、铁道兵、航空兵、防空兵等,都是军队兵种之一,每个兵种里又分为许多专业技术兵,如空降兵里又分为伞兵、炮兵、通信兵、工兵、卫生兵等(战斗员中既有伞降也有机降,但都是空降兵),通信兵分为报务员、电传员、话务员、调配员、载波员、线路维修员等。</p><p class="ql-block"> 而伞兵是什么?伞兵是特别训练(跳伞)用来执行空降任务的步兵。</p><p class="ql-block"> 所以,对于某一具体人,最好说他的专业职务,而不要笼统说他是通信兵还是空降兵,就如同说某人是解放军,实际只是让人知道他是当兵的,而并不知道他的专业职务。也就是说,是航空兵但并不都是飞行员,是空降兵并不都是跳伞员。因此,说马旭是“首位女空降兵”,抛去“首位”不论,就空降兵而言,就不确切,并不能说明她是空降兵就一定跳过伞(当然,现在空降兵部队新兵训练时无论以后从事什么专业,所有新兵都要跳伞),“首位空降兵”就更有问题了,难道在马旭之前,空降兵部队就没有女通信兵、女卫生兵吗?进而言之,用跳伞员或伞兵,是合适的。</p> <p class="ql-block"> 中央电视台不同于一般媒体,他们在认真调查研究后,否定了一些不实报道。《感动中国》制片人朱波在接受专访时作了答复:</p> <p class="ql-block"> 此事并没有结束。2020年3月26日《今日头条》再次报道“首位女空降兵”,说马旭转业到武汉军区总医院,说她3月16日到武汉某高校作报告。这种不符实际的宣传,只能使人们产生更多的怀疑和不信任。</p> <p class="ql-block"> 在新中国第一批女伞兵成功跳伞73周年(1951.3.14—2024.3.14)之际,仅向为人民军队作出贡献的前辈致敬!</p><p class="ql-block"> 这个问题的查证,是为了还原历史,尊重事实,以正视听。同时并不会对马旭老人捐款之事有任何不利影响。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人物事迹,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当事人、对媒体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祝马旭老人健康长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