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埃塞俄比亚的原始部落

<h3>  知道埃塞俄比亚这个非洲国家,还是上世纪的70年代,1971年,埃塞俄比亚的海尓.塞拉西皇帝访问中国,敞篷车行驶在长安街上,欢迎的队伍敲锣打鼓,沿街彩旗飘飘,盛况空前。毛泽东曾说过:是非洲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这些黑人兄弟中,就包含了埃塞俄比亚。</h3><h3> 今年一月,参加了一个摄影团,去了埃塞俄比亚的南部山区,探访那些世界上仅存的原始部落。在深山中的这些部落,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虽然现代社会的人不断进入过这些部落,但他们并不为所见的现代文明而所动,仍然保持着他们的习惯和原始生活方式。初入这些原始部落,除了对他们现状的震惊和纠心,你还会为他们的诚实品质、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外来人友好的态度而感动。</h3><h3> 这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一些摩尔西族人中的奇人——唇盘人,现在的年轻部落成员,已不再割唇。随着这些唇盘人的自然消亡,世界上不再会有人再去残忍地割唇了。</h3> <h3>  目前,摩尔西部落的年轻人,用在身上做出各种凸出皮肤的花纹来展示自己的美丽和与众不同。</h3> <h3>  经过2天1400多公里的艰辛行驶,终于从首都亚的斯来到了奥莫山谷地区的苏尔马部落群中,这里被称为非洲原始部落的最后避难地。进入部落领地,须办理埃塞政府的许可证,并由持枪警察24小时随行陪伴。这是行驶途中和外国人在领地内的宾馆,持枪警察在驱赶溜进宾馆的小孩。</h3> <h3>  埃塞政府通过容许有限的外国游客,进入原始部落内部,鼓励当地土著人配合游客的摄影来获取小费,以改善生活。</h3><h3> 刚入宾馆的泥房放下行李,就见门外大树下,一个女孩一动不动地站在柔和的夕阳下,等待被游客的发现和拍摄。</h3> <h3>  这些原始部落的男女土著人,手脚修长,具有天生的模特范,在外国人的相机前,不怯镜头,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也无装腔作势地拗造型,表现自然,展现出原始的自然本质和美丽。</h3> <h3>  也有一些年老的部落女人,为了获得拍摄小费,以她们的审美视角,用心打扮了自己,想获游客青睐,但往往被拍摄的机会不多,下图中的那个女人坐在我的房间门边,有些茫然和悲伤,我拍摄了她。</h3> <h3>  原始部落的卫生状况十分恶劣,哺乳期中的小孩,由于缺水,吃奶后不擦脸,苍蝇因奶味而叮滿小孩的脸,他们的饮水在旱季时,是从干涸的河床底下深挖出个浑水塘,从泥塘取水,看了十分忧心。</h3> <h3>  本图文是应朋友之邀,对埃塞的照片作的第一个美篇,因篇幅原因,仅用了进入摩尔西部落后,第一,二天中的一小部分照片(考虑到网管的要求,对一些图片作了不合构图规律的粗暴裁剪,十分别扭,请观者谅解。)。</h3><h3> 除了摩尔西部落(Mursi),摄影团队还去了红泥人的哈莫部落,被称为人体彩绘艺术家的卡洛部落,以及在南苏丹边境的,欢快乐观,热情洋溢的大山尼次部落。</h3><h3> 这里先放进三张,分别是在这三个部落中拍摄的图片。</h3> <h3>  进入这些部落,并没有外人担心的危险,部落中的土著人,真诚,友好,遵循着最原始的法则:诚实,公平交易。部落成员中没有人为获得小费而相互争抢被摄机位,他们各自用漂亮的野生植物装扮自己,用艳丽的人体彩绘来展现自己,用欢快向上的舞蹈来赢得摄影人的注意和镜头。</h3><h3> 相反,我们现代文明人中,倒有可耻的小人,拍了照片拨腿就溜(每次拍照的小费仅仅只有2元人民币!),可耻,可恨,可悲!丢了摄影人的脸,丢了中国人的脸。</h3><h3> 下面三张照片,时间是清晨,部落女孩在“宾馆”的门岗室里,用岩石粉彩绘自己的脸,为上午的被拍摄作准备,这是个很好的人文拍摄场景,但我们团队中的无耻小人,竟然拍了拨腿就溜,让这些诚实的女孩子悲伤,难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