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引 言</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亚洲看庙宇佛殿,到欧洲看皇宫教堂。欧洲教堂集建筑、绘画、雕塑、音律等艺术的精华为一体,不仅展现了宗教的起源、演变和兴衰,更是一部国民信仰,民族兴衰的历史画卷。这画卷一端在天国,一端在国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东正教是东罗马帝国基督教的第二大教派。俄罗斯的教堂自成一派,教堂上不同颜色的“洋葱头”或圆顶,让你一眼就能辩认出教堂独特的属性。金色,象征救世主耶稣基督;蓝色,象征圣母玛利亚;绿色,象征圣灵;银色,象征圣徒;黑色,象征修士。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大教堂前有广场,陵园旁有教堂,修道院边有教堂,就是在偏僻的乡村也会有一座简陋的教堂。圣彼得堡是一个宗教信仰宽容的地方,这里的教堂更是随处可见,而且一座比一座高大,一座比一座漂亮。这次我们在圣彼得堡游览了五座有代表性的著名教堂,其中彼得保罗大教堂在“圣彼得保罗要塞”中已介绍过了,本篇对另外四座教堂作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无 欲</p><p class="ql-block"> 2019.03.18</p><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ed2308">一 喀山大教堂</font></b></h1> <p class="ql-block"> 喀山大教堂是最具俄罗斯风范的教堂,为存放东正教的圣物《喀山圣母像》而建造。教堂由俄罗斯建筑师沃罗尼欣设计,以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蓝本,于1801年8月奠基,历经10年,1811年竣工。建筑平面呈十字型,中间上方是一个圆筒型顶楼,顶楼上是一个端正的圆顶,半圆型的柱廊由94根圆柱组成,面向彼得堡最著名的涅瓦大街,环抱街心公园,大气磅礴,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叶捷卡列琳娜和彼得三世举行婚典的地方,十月革命后储藏枪支弹药,门庭冷落,近些年才恢复了过去的热闹和辉煌。</p><p class="ql-block"><br></p> <h3> 喀山教堂属后古典式建筑,两侧由罗马大柱组成弧形的柱廊向外延伸,好似巨人伸出的双臂,雄伟壮观。高大的圆顶居中,耸立在一排排圆柱上空,古朴典雅,气派不凡。</h3> <h3> 喀山教堂原本的设计图中是没有长廊结构的,由于东正教规定教堂圣门必须面向东方,为使从涅瓦大街上看到的教堂更为壮观,教堂设计师沃罗尼欣在教堂南侧门的两边加上了长廊设计。</h3> <h3> 大教堂南门前的街心公园是游客的集散点,中心是帝国风格的花岗石喷泉和草坪。</h3> <h3> 教堂前两侧是大统帅库图佐夫和陆军元帅巴克来德托利的雕塑像,作者是著名的雕塑家阿格诺夫。</h3> <h3>陆军元帅巴克来德托利的雕塑像</h3> <h3>教堂对面风格完全不同的钟楼</h3> <h3>哪里有教堂,哪里就有自由自在的鸽子。</h3> <h3>这是教堂面向东方的圣门(正门)</h3> <h3>近距离看教堂的中门,简洁精致。</h3> <h3>大门两侧的雕塑</h3> <p class="ql-block"> 在俄罗斯进入教堂都是免费的,我们从东面的南侧门进入,教堂内一盏盏小灯若明若暗,一时虚无难辨。这里安葬着俄罗斯著名元帅库图佐夫的骨灰,墓碑两边挂满了俄法战争中攻陷城市的市旗和钥匙。教堂正面是喀山圣母像,四壁若干幅圣徒油画,栩栩如生。周边饰以圣经人物为主题的水彩壁画和雕塑。圣洁的旋律在教堂上空萦绕,浑厚、凝重。男女信徒默默地排着队在胸前划着十字,等待着神父宣经布道。</p> <h3> 这里收藏有喀山圣母像。传说这灵验的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改变了国家的命运。第一次显灵于伊凡雷帝时期,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逃。第二次显灵于俄法战争,大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喀山圣母前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说将要出现从来没有过的寒流,结果这次寒流使拿破仑的军队冻死过半,库图佐夫一战成功。第三次显灵于二次世界大战,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圣母再次托梦给教皇说寒流将第二次出现,这次寒流使德军的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手无法扣动扳机。喀山圣母像在这次显灵后被偷运出国,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直到2004年,圣母像才重新回到俄罗斯。俄罗斯人深信,当再次出现灾难时,喀山圣母将会再次显灵。<br></h3> <p class="ql-block"> 举目仰望,头上高大的穹顶辉煌壮观,在这种空间下,不由使人对喀山圣母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对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肃然起敬。</p> <h3> 从教堂走出来,心情与天气一样,顿感清静明朗,云消雾散。</h3><h3><br></h3><h3><br></h3> <h1><b><font color="#ed2308">二 圣伊萨基耶夫教堂</font></b></h1> <h3> 伊萨基耶夫大教堂,也叫圣伊萨基辅大教堂,座落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距冬宫一公里多,是当年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的主教大教堂。大教堂造型雄伟壮观,被视为俄罗斯的建筑奇迹,是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精华。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h3> <h3> 该教堂由法国著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弗朗设计,教堂高102米,长112米,宽100米,教堂四周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每根重达120吨,厅和殿由大理石建成,以贵重的蓝、绿孔雀石装饰,整个建筑,构思精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教堂1818年奠基开工,先后动用了44万民工,历时40年,于1858年峻工。</h3> <p class="ql-block"> 由于彼得大帝的生日五月二十日正巧是圣徒伊萨的纪念日,所以大教堂以圣伊萨基耶夫命名,成为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宗教圣地。</p> <h3> 大型圆顶居教堂之中,直径近30米,四周是四个小型钟楼,组成了东正教特有的五圆顶。这座教堂装饰总共用了410公斤的黄金,单这个鎏金圆顶就用了100多公斤,虽这么多年来没有重新镀金,依然流光溢彩。</h3> <h3> 圆顶周边装饰着神话故事中丘比特,小天使等寓言人物雕像。二战时期,为避免敌机发现目标,圆顶被涂成灰色。在苏联时代,该教堂先是被废弃,后又成为无神论博物舘。苏联解体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恢复了原貌。</h3> <h3> 大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主体遭到破坏,这根石柱上保留了当年的炮孔,在柱基上立了一块铜牌,以警示后人。</h3> <p class="ql-block"> 铜牌上的俄文大意是:“这是1941~1944年间,德国法西斯发射的148478发炮弹中的一发留下的罪证。”</p> <p class="ql-block"> 橡木制成的巨型门,每扇面积为42 平方米,重达20 吨。</p> <h3>巨型门上的浮雕</h3> <h3> 东西南北四个门廊上方的三角楣饰、建筑顶端的圣徒、天使雕像等近400处雕像和浮雕,讲述的是福音全书上的故事。均属雕塑家伊万·维塔利、拉曼扎诺夫和扎列蒙的作品。</h3> <h3> 圣伊萨基耶夫教堂前的广场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仅隔着一条大街。广场北边是伊萨基耶夫大教堂,广场正中是尼古拉一世的骑马铜像。这座雕像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上彼得大帝骑马铜像都朝着同一方向,尼古拉一世是一个残暴的君主,人们不喜欢他。因此俄罗斯人戏说:蠢人(尼古拉一世)永远追赶不上智者(彼得大帝)。</h3> <h3> 尼古拉一世的坐骑雕塑很有特点,只有两后马脚着地,为了稳定,雕刻家往马屁股里装了两吨铅,由于这一独特的设计,雕塑才幸存至今。塑像基座上四个神话中的人物雕像,代表着信念、智慧、力量与和平。据说面貌与尼古拉一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极相似。</h3> <h3> 广场最南边的黄色建筑是玛丽娅宫,现在是市议会厅的办公处,上面悬挂着俄罗斯国旗、圣比得堡市旗和市徽。</h3><h3> 玛丽娅宫建于1839年至1844年,是尼古拉一世送给爱女玛丽娅大公主的嫁妆。据说,玛丽娅在里面只住了三个月,她不愿意早晨起来,第一眼看见的是她爸爸和马的屁股,她曾要求把雕像来个180度的大掉头,但是能让万能的神每天面对这两个屁股吗?</h3> <h3> 广场上著名的阿斯托利亚饭店,是一座百年老饭店,至今仍是各国元首喜欢下榻的宾馆。当年江泽民、胡锦涛主席出访俄罗斯时都曾下榻于此。据说当年希特勒围攻圣彼得堡时,特地嘱咐不要轰炸它,以便胜利后在此举行庆功宴会。可惜他的美梦没有成真。</h3> <h3> 走入教堂,金色的柱,金色的墙,金色的浮雕,多彩的圣徒雕像。眼前一片金碧辉煌。宽旷的空间可以同时容纳1.2万人举行宗教仪式。想想确实震撼。</h3> <h3> 使用镶嵌画描绘出的圣人,都是稀有的珍品。</h3> <h3>高大的苍穹圆顶壁画炫彩夺目</h3> <h3> 教堂设计师蒙弗郎,唯一的心愿是死后安息于此,当年沙皇认为这样的荣誉过高,只将他的灵柩环绕教堂一周后,安放在涅瓦大街的天主教堂。随后家人将蒙弗郎的遗体运回了法国。现在教堂内供奉着蒙弗郎的画像,也算是弥补了这位建筑师的心愿。</h3> <p class="ql-block"> 老人对教堂前等车的众多游客不理不采,视而不见。只是面向路旁稀稀拉拉的过路人,不求不语,低头乞讨。看到不少过路人往纸杯里投了钱,一切显得自然,真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ed2308">三、督复活教堂(滴血大教堂)</font></b></h1><h3></h3> <h3> “滴血大教堂”或“喋血大教堂”,是其俗称。“基督复活大教堂”才是它的正名。在圣彼得堡市这座欧化的城市里,滴血大教堂是唯一的一座纯粹俄罗斯风格的教堂。由于比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大教堂晚建200年,其建筑工艺更为精湛,是19世纪末装饰艺术最光辉的典范。教堂顶上九个洋葱头式的圆顶,色彩秀丽,错落有致。宽阔的外形,奇异的线条和多彩的图案,格外迷人。各色的大理石外墙、盾形的窗户、色彩丰富的瓦块和马赛克镶嵌画,富有层次,秀丽逼真。整体上去看,就是一个积木搭起的儿童乐园。据导游介绍,教堂最高的五个圆顶大面积使用珐琅,这在俄国建筑史上属首次。也是这个教堂鲜为人知的亮点。</h3><h3> 公元1907年,教堂建造完工。十月革命后,遭到洗劫和掠夺,内部破坏严重。二战被德军围困期间,当作蔬菜仓库,得了个“马铃薯上的救主” 绰号。直到二十世纪末整修恢复原貌后,重新开放。</h3> <h3>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个激进的改革派,因废除农奴制,实行农奴解放,而广泛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尊重,被誉为“农奴解放者”。在其26年的统治时期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由此也遭到“民意党”极端分子的仇视。</h3><h3> 公元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乘马车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当他的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到“民意党”恐怖分子格涅维斯基的暗杀。当第一枚炸弹炸伤了卫兵和车夫时,亚历山大二世不顾个人安危,不听左右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被刺客投掷的第二枚炸弹炸断双腿,送回冬宫医治无效而死亡。为了怀念这位为人民而牺牲的仁君,1883年9月14日在出事地点举行教堂奠基仪式,历经24年,于1907年8月19日正式建成了这座 “滴血大教堂” 。</h3> <p class="ql-block"> 2005年6月7日,为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p> <h3> 滴血大教堂本身就是一座不可复制的艺术珍品,它展现了俄国十六、七世纪典型的东正教堂建筑风格,其独具匠心的绝美造型和华丽装饰。让人感受到的不单单是虔诚的宗教,更重要的是教堂艺术的魅力。</h3> <h3> 整个建筑没有正反面和侧面之分,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丰富多彩的。</h3> <h3> 教堂正面的拱型屋簷上,马赛克拼贴出耶穌基督升天的情景。</h3> <h3>教堂两面的马赛克镶嵌画</h3> <h3> 去圣彼得堡,一定要进滴血大教堂看看,这里精细逼真的马赛克镶嵌画,属世界一流。我们去时正逢教堂大修,没能进去实属遗憾。为对本教堂有一个完整的交待,在网上搜了以下三张图片和说明,与大家共享。</h3> <h3>大厅内华丽帐亭是亚历山大二世遭刺之处</h3> <h3> 教堂穹顶的马赛克镶嵌画“全能者肖像”,用俄罗斯宝石和意大利不同颜色大理石精心拼集而成。</h3> <h3> 教堂里圣人、仙子与天使的镶嵌画以圣经故事为载体,在演绎宗教故事的同时,传承着高超的精湛艺术。</h3> <h3> 教堂正对面的小楼,应该是属于教堂的一部分,是教堂的管理处? 还是什么特别的地方?到现在也没弄明白。</h3> <h3> 景点卖纪念品的小商贩,静静地坐等游客光顾。在俄罗斯的各个景点,从没听到过小商贩的叫卖声。</h3> <h3> 行程不待,我们只能带着不舍,顺着这美丽的围墙,匆匆离开。</h3><h3><br></h3><h3><br></h3> <h1><b><font color="#ed2308">四 尼古拉教堂</font></b></h1> <h3> 教堂始建于1743年,1753年新教堂开始动工,到1760年其主体建筑才形成现在的规模。1762年,凯瑟琳二世下令把教堂作为海军教堂,是现存巴洛克风格教堂中最好的一座。</h3><h1></h1> <p class="ql-block"> 尼古拉教堂离滴血大教堂不远,是在宛如花园中建成的一座教堂。淡蓝色的墙面,白色的圆柱,金色的穹顶,是典型的俄罗斯斯巴洛克风格的教堂。教堂内部被分成了两部分,下部是礼拜堂,上部是周日作礼拜的大厅。内部装饰豪华,给人的印象不像是俄罗斯东正教教堂,而更像是天主教教堂。这里所祭祀的圣尼古拉,是航海者的守护神。教堂墙壁里放置着许多在日俄战争中牺牲的船员的纪念石碑。近年又增置了在核潜艇事故中牺牲人员的纪念石碑。因此,这座教堂也称为“大海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在广场西侧,与教堂相对的是四层钟楼,金黄色的塔尖在丛林中脱颖而出,显得异常闪耀夺目。</p> <h3> 从公园处看教堂,似乎是像多了一份神秘的面纱。整个教堂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很美,从任何角度最少都能看到三座高顶,因而大部分俄罗斯的东正教堂也都称为圣三一大教堂。 </h3> <h3> 教堂的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的精致,每部份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h3> <h3> 每当重大活动时,教皇向大家招手致意的二楼阳台。<br></h3> <h3> 俄罗斯人结婚都喜欢在教堂拍照,由牧师证婚,据说在教堂结婚后,上帝会保佑他们不仅今生今世在一起,而是生生世世都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 教堂旁边的广场上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1905年亚历山大三世时期战败牺牲的海军。</p> <h3> 教堂对公众是开放的,游客可以参现,不收门票。教堂里的信徒,无论男女老少,那种虔诚的态度和对信仰的忠诚,让人心动。</h3> <p class="ql-block"> 教堂允许游客进入参观的区域不多,核心区域,有围栏挡着不允许进入。事先我不知道这里不充许拍照,进入教堂举起手机就拍下这两张照片,工作人员发现后,只是友好地微笑着用手势制止。那种宽容的温暖,胜于严厉的指责。</p> <p class="ql-block">这是教堂圣教人员的办公处和生活区</p> <p class="ql-block"> 在稍远处看教堂,蓝天白云,教堂更显得壮美,竟在不知不觉喜欢上了这座美丽的城市。</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本篇结束语</b></h1><p class="ql-block"> 宗教与艺术在西方的教堂里交融渗透,相伴而行。不知道是宗教借助精美的艺术得以普及,还是艺术通过神秘的宗教得以提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