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寨

沧海一粟

隐身闹市的古寨 <h3>  马武寨山位于济南市市中区七贤庄东南两公里处,南连石房峪,东邻老虎洞,南外环高架路隧道穿山而过。西面是104公路,古代即为"九省御道、百里齐川",贯串南北的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向南15公里的长清崮山犹存汉代的"白皮关"和唐代的"唐王寨"遗址。 马武寨山海拔不足300米,山势呈南北走向,逶迤连绵六、七个山头,其中最南和最北端各有一个山势相似的山崮,都是三面峭壁,一面陡坡,崮顶平坦,遥遥相对。马武寨的南北两寨,分别座落在这两个山头上,相距约5~6公里,形成遥相呼应的两座石头城。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原来处于郊区的马武寨山,已被密集林立的楼房和纵横交错的道路所包围。马武寨,穿越千年的沧桑,静静的隐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之中。<br></h3> 前世今生 <h3>  ㈠相传,马武寨为东汉开国名将马武所建。<br>  马武,字子张,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人。王莽新朝末年,竟陵、西阳三老在郡界起兵反莽,马武参加起义,进入绿林军,任新市兵将领。更始帝即位,任命马武为侍郎。后来投奔刘秀,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屡立战功。东汉建立后,任捕虏将军,位列"云台二十八将";官侍中、骑都尉;封阳虚侯。<br>  据崇祯年间《历乘》:马武寨,昔武未遇光武时,绿林聚寇流劫至此。这大概是发现的关于马武寨的最早记载。《历城县志》记载:“马武寨,在卧狼山西。史称武末遇时,绿林渠寇,流劫至此。”说明此寨为马武创建,在参加起义之前,马武曾经在此占山为王,待时蓄势,后来投顺刘秀,终成正果。正应了那句老话:自古英雄多出于草莽之间。</h3> <h3>  ㈡无从得知,近两千年间马武寨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直到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捻军入鲁,在山东境内转战有10年,百姓称为"长毛"。马武寨成为当地百姓躲长毛、避战乱的场所。寨内原有清同治六年所立石碑,碑文题为《马武寨避乱碑记》,记载:咸丰辛酉之岁,南匪入寇,附近乡民为避祸乱,在山顶建石房以居住和存粮,凿水坑以蓄水饮用,垒院墙以御贼。有人据此认为,马武寨为七贤村乡民于晚清所建,窃以为值得斟酌。首先,马武寨的记载始于明朝,远早于碑记。其次,碑文记载也称"马武寨",为何乡民新建之寨还叫"马武寨"呢?何不叫"七贤寨"呢?似乎说不通。所以,极有可能是乡民先借寨避乱,继而在原寨基础上修建、加固和增建,以满足需求。综上分析,应该是马武建寨占山为王在先,百姓修整续建避乱在后。</h3> <h3>  ㈢时光的脚步迈至1948年9月,著名的济南战役打响。当时马武寨一线为国军整2师(师长晏子凤)213旅防地,妄图凭借有利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19日凌晨,根据作战部署,解放军十三纵第39师116团向石房峪之敌进攻,激战至晨6时,歼敌一部,占领石房峪;20时,向马武寨之敌攻击,战至20日拂晓,夺占马武寨,歼敌150余人。并继续扩大战果,为解放济南扫清外围之障碍。22日,解放军开始攻击济南外城,经过激烈的攻防战,24日全歼济南守敌10万余人,济南解放。 济南战役,开创了解放军大城市攻坚战的先例,拉开了三大战役的序幕,也给马武寨增添了浓抹重彩的一笔,植入了红色基因,并将它永远载入革命史册。<br></h3> <h3>  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和民生。马武寨正在开发为山体公园。登山石阶路现在己基本竣工,为登山锻练,探寨寻古提供了便利条件。</h3> <h3>  沿石阶登至峰顶,正位于南寨和北寨之间。驻足远眺,山下高楼林立,山上古寨清幽,南寨北寨遥相呼应,好似一幅立体的画卷。</h3> 北寨揽胜 <h3>  向北寨进发,需越过一个小山。</h3> <h3>  越过小山,即到了马武寨北峰。只见山顶平坦开阔、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和北面都是悬崖峭壁,异常险峻;南面是一个陡坡,崎岖小路通向南方,易守难攻,确是建寨的好地方。马武北寨即座落于山顶之上。</h3> <h3>  山寨拱型大门气势雄浑,大门两侧城墙保存的犹自完整,宽约1.5米,高5~6米,厚实高大、坚固壮观。</h3> <h3>  大门内不远处,躺着两块巨石,上面凿有整齐的凹槽,可能是寨门影壁墙的石础。根据石础判断,当时的影壁墙应该既高大且漂亮。</h3> <h3>  大门右侧高地上,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建筑,与其他寨房相比,可谓鹤立鸡群,推测应该是一个守寨岗楼。</h3> <h3>  寨内布满石头寨房,可能有近百间。与济南的其他山寨相比,这里寨房整齐高大,每间面积有约3~4平米,墙高可容立人,穹顶最大高度约2米多。寨房多为单间,也有些带有套间。设计分布合理,因地制宜,组团成排,还有四合院,错落有致,俨然一个古代村落。</h3> <h3>  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沧桑,有的寨房已经坍塌不堪,但绝大多数尚基本保持完好。</h3> <h3>  寨房均为就地取材,石块砌墙,石板垒顶,简洁规整,美观大方,坚固实用,历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仍存,古人的智慧和勤劳,令人叹为观止。</h3> <h3>  在山寨相对中间位置,有一个较大的四合院,约有十间寨房。三间南屋,靠近入口处的一间较小,像是警卫室。中间一间较宽敞,可能是开会议事的场所。北屋和东屋,各有一个两室套间,疑为山寨将领的住所?由此推测这里是否就是山寨的指挥部?</h3> <h3>  一座石砌的碉楼傲立于山寨东北角,碉楼四周高低错落的分布着许多瞭望窗口,彰显着警戒功能,与寨门右侧的岗楼相呼应,形成两个制高点。碉楼已坍塌大半,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它的雄伟壮观,气势不凡。</h3> <h3>  由大石板砌成的蓄水池,当时承担着山寨生活用水的重任。</h3> <h3>  岁月不居,时光无情,人去寨空,满目苍凉。丛生的荆棘、遍山的荒草,成了这座山寨的天然主人,让人陡生感慨:在茫茫时空中,竟究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h3> <h3><br></h3> 南寨探幽 <h3>  出北寨门,再次越过这座山包,沿连绵起伏的山脊南行,向南峰进发。沿途时见乱石堆积,可能是坍塌的哨卡遗迹。大约5公里处就是马武寨南峰了。南峰东、西及南三面俱是峭壁危岩,险峻如刀削,北面是一个狭长的山脊通往北峰。峰顶却非常平坦开阔,南寨就座落在上面。</h3> <h3>  山体公园还在施工中,道路拓得很宽,将来驾车即可直达山顶。</h3> <h3>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园形的广场。这个广场本为一大片天然平岩,也许是当时的操练场所吧?因形就势的设计,增强了山寨的气势。</h3> <h3>  和北寨相似,南寨也有着坚固厚实的城墙,高高矗立的碉楼,错落有致的寨房,平坦开阔的寨院。不同的是,这里的寨门非常狭小,显示出一种内敛的风格。</h3> <h3>  山寨东北角,矗立的碉楼,上部已塌掉,下面部分被黄土掩埋,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h3> <h3>  令人遗憾的是:因山体公园的建设,山顶覆盖了一层黄土,无法窥其全貌了!但愿山体公园的建设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不要"破旧立新",对山寨造成太大的破坏。</h3> <h3>  几十间寨房分布在山顶,其型制和北寨相似,只是数量少一些,但建得更加精致、规整,不似北寨那么拥挤,更加舒适宜居。</h3> <h3>  寨房多数保存完整,也有的损坏比较严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倍感沧桑。</h3> <h3>  古老的城墙,无法隔绝寨外的美景。山上苍凉的山寨,山下林立的高楼,构成了一幅对比强烈的图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相隔2000年的两个时代毗邻而居,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美丽。</h3> <h3>  </h3> <h3>  陡峭的西侧,盘旋的登山石阶路,十分壮观,宛如一条时空隧道,完成了美的穿越,将古今两个不同的世界连接在一起。</h3> 后记 <p>  早就听说马武寨,也早就想去看看,如今终于实现。当下流行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寻古探幽是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活动:身体在山水间游荡,灵魂在时空中里徜徉。毎一次活动,都是一种心灵的修行。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游寨随感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空山寂寂古寨残,乱石磊磊忆当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马嘶嚣尘日色晦,旗卷疾风剑光寒。</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豪杰一自草莽起,英姿径向云台悬。</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欲将沉钩钓旧梦,无奈沧海已桑田。</span></p> <h3> 谢谢欣赏,再见!【手机拍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