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萌芽于唐。形成于宋、普及于明清、度改于清末,有千年以上的发展史。</h3> <h3>云龙山北大门</h3> <h3>2014年,云龙书院重建工程完工。重建的云龙书院位于云龙山西麓半山坡上,在原址重建。</h3> <h3>每个星期六、星期日上午-9.00~11.00云龙书院开公益大讲堂。</h3> <h3>云龙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徐州知府李根云改建为云龙书院。</h3><h3>著名词人、探花冯煦当过院长,进士王钦霖、刘庠当过教师,其学生韩志正曾当选为孙中山大总统时的中华民国国会议员。辛亥革命后,书院为战争所破坏,夷为废墟,前后共存182年。1996年园林部门依史料记载,恢复了白鹿洞、望湖亭、可廊等古建筑,部分再现了云龙书院昔日的风采。 </h3> <h3>云龙书院由北向南共有七进院落。中轴线依次建有门头、大门、二门、穿堂、讲堂、文昌阁、宜福堂,均为中国古代重檐式建筑,饰以深红色琉璃檐瓦。中轴线两侧还建有三官庙、四贤祠等辅房。</h3><h3>整个云龙书院建筑结构为砖木,以充分保持清代建筑风貌,同时增设展示厅和汉学讲堂,使云龙书院既是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旅游景点,又是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场所。</h3> <h3>穿堂屋</h3> <h3>云龙书院大讲堂门楼上写着《家国之基》。</h3> <h3>李卫,江苏丰县人,清代名臣,卒谥敏达。时任清直隶总督,对重建云龙书院立下汗马功劳。带头捐置学田五顷。关心家乡文都事业发展,不避嫌疑,冒死上奏,使云龙书院开省级以下书院建设先河,厥功至伟。</h3> <h3>曾国藩湘军统帅,中国现代事业开创者。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候,率溢文正。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曾推荐其学生刘库,担任云龙书院山长,批拨书院学田四十项,出粮谷经费奖励书院优秀学生;为清末云龙书院人才辈出奠定了雄厚根基。</h3> <h3>云龙书院大讲堂。</h3> <h3>云龙书院大讲堂门楼上写着《家国之基》。</h3> <h3>2月16日星期六,我们在云龙书院大讲堂听京城学者讲释历史人物。</h3> <h3>文昌楼</h3> <h3>文昌楼里孔子像。</h3> <h3>志道斋</h3> <h3>致知斋</h3> <h3>梦华亭</h3> <h3>履真亭</h3> <h3>紫翠轩</h3> <h3>依仁斋</h3> <h3>宜福堂</h3> <h3>四贤词</h3> <h3>游艺斋 ,学生休息,茶室。</h3> <h3>云龙书院南门。</h3> <h3>云龙山南门</h3> <h3>云龙书院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一个缩影,在这是可以看到中国书院制度的概况、云龙书院的历史遗迹、古代书院的珍实文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