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光辉再现

忆茶阳风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饶彰风词作《沁园春•忆故乡大埔》</b></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峥 嵘 岁 月 光 辉 再 现</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宁“红色村”发掘纪实</b></p><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h3><h3> “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这句话出自我省重要党史人物饶彰风(曾任东江纵队司令部秘书长、广东省委统战部长)词作《沁园春•忆故乡大埔》,它不但一语道出了太宁村武装斗争的崛起,也激发了我深入探寻家乡光辉革命历史的决心。——题记</h3><h3> 太宁是我的家乡,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老县城、埔北重镇茶阳以北约五公里。太宁红色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丰富,始于2015年10月,太宁革命先辈饶龙光、饶练的后人饶尚豪、段东胜、饶小阳、饶隽锋等应邀返回家乡大埔参加“闽粤赣边革命史纪念馆”开幕仪式。其间他们倡议把祖屋“义训堂”申报为为革命旧址,并提供了部分珍贵史料。此议得到了时任中共太宁支部书记钟用万的大力支持,不久即成立了由其任组长的申报小组。</h3><h3> 我受长辈之托参与史料收集、整理、编写及与有关部门沟通。初涉家乡文史,面对如此重任,我颇有些惶恐之感。如何根据手头掌握的史料去深入挖掘?如何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我茫然无绪。幸好有文人出身的叔辈饶尚豪(曾任福建省记协副主席、省新闻“两会”秘书长)、饶小阳(曾任航天部高工)、饶尚炎(曾任武警深圳沙湾检查站、布吉检查站政委、党委书记),他们就史料的搜集整理给我提示了思路。我的同事、虎山中学有“小才女”之称的管庆蓉老师和语文教研组长陈扬老师也大力支持,就写作和史料的挖掘整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其后,我向县委党史室提交了申请“义训堂”为革命旧址的报告。</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中共大埔县部委活动旧址、农运先驱饶龙光(烈士)故居义训堂。</b></h3> <h3>  提交报告后不久,记得是寒假,党史室黄佳清主任、甘海洋副主任约见我,要求我就报告中的一些关键史实补充证据材料。他们建议我到档案馆查阅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并就史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还向我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大埔县地方史》(第一卷)和《大埔党史资料选编》等书籍,让我认真研读,充实证据。</h3><h3>  这年春节,我偶然读到饶彰风词作《沁园春•忆故乡大埔》,词中的“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让我眼前一亮,“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不正说明了太宁曾经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吗?我顿时信心大增,决定以这句话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介绍太宁的红色故事。过完年文稿初成,经陈扬、管庆蓉两位同事点拨修改,即以《立红色政权,太宁屹起》为题投稿《梅州日报》,文稿被采用,于2016年3月21日发表,受到好评。不久,又传来喜讯,党史室确认“义训堂”为革命旧址的红头文件下发到了茶阳镇和太宁村委,族人及众乡亲,俱以为荣,热烈祝贺。</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大埔县委党史室确认“义训堂”为革命旧址的函。</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饶龙光烈士证书。</b></h3> <h3>  太宁红色文化的发掘和振兴,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拨出宣传出版经费。更得到了大埔县政协原主席张达文、大埔县人大原副主任袁光明、大埔县委党校原副校长彭尚婿、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副研究员余敏等离退休领导、学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张主席曾主持过大埔文史工作,当过老战士联谊会会长。他时常饱含感情地与我谈起他与老红军饶练交往的故事。他说饶练时常写信与他商讨撰写、发表《闽粤边红旗不倒的英雄村庄——太宁》事宜,他还说饶练对他非常关心,每年节日都会寄来明信片。说到动情处,老人家每每会流下眼泪。张老说,饶练信中曾提到永定暴动时张鼎丞曾派人到太宁借枪,让我查阅资料核实一下。果然,我在《永定县志》和范元辉写的《金砂暴动》找到了张鼎丞派人借枪的史实。张主席是个重感情的人,他也时常提起其父张宗殷与饶龙光、罗卓英同窗读书的事。说起饶龙光的时候,张老说罗明伯(张老习惯这样称呼罗明)与大埔农运三杰饶龙光、张高友、饶炳寰熟悉,曾一起参加战斗,可以找一下《罗明回忆录》看看。第二天我即找来《罗明回忆录》查阅,果然有惊喜发现。《罗明回忆录》记载了罗明与饶龙光、张高友、饶炳寰等人的战斗经历,还称太宁为“大埔县农民运动中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笔者与张老合影</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永定县志》(1994)对永定金砂派人到太宁借枪的记载。</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罗明在回忆录里称太宁为“大埔县农运中心”,图片摄自《罗明回忆录》。</b></h3> <h3>  现年92高龄的张老与我特别谈得来,经常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他也曾跟我说起他与张高友幼子、香港张高友基金会主席张高贤的往事。他说张高贤先生热爱家乡公益事业,捐助修建了茶阳文化广场、太恋公路、太宁小学体育场以及太宁村道“达明路”等,2004年他(张老)还应邀作为主礼嘉宾为这些项目主持剪彩。他觉得到像他那样热心的乡贤一定会继续支持太宁各项事业的建设(果不其然,张先生2018年10月回乡省亲时捐助了太宁小学95周年庆典活动和校道扩路征地费用)。张主席还说张高友与饶龙光是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张鼎丞的入党介绍人,一定要打响这个品牌,提升太宁村的红色文化和影响。</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张鼎丞自传》中记载了他入党的经过,图片摄自中共龙岩市委编印的《张鼎丞纪念研究文集》。</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张达文主席为张高友故居题词赠匾。</b></h3> <h3><b>  大埔农运三杰之一张高友的后人张雪贤、张高贤在太宁门牌楼合影留念。</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019年春节期间,张老向笔者指出,太宁的红色印记十分值得打造,一定要全力支持、配合政府。</b></h3> <p>  我的老朋友、党校副校长彭尚婿,茶阳文史学者王绍沪老师和党史专家余敏以及茶阳饶氏文化联谊会会长饶仁豪、秘书长饶和平、荣誉会长饶招华、文史室主任饶宝忠等宗亲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彭校长带我去见县委林健雄书记,取得支持。带我到永定党史室拜访赖立钦主任,也得到了珍贵的史料(永定与大埔交界,革命活动有密切联系)。他还翻山越岭陪我去考察了许多地方,尤其是张鼎丞教过书的学校——青溪石下坝保灵寺小学,拍到了珍贵的照片。余主任则是对我的疑难问题有问必答,而且还耐心指导我如何查阅档案馆资料,如何进行史料分析,如何组织成文。2016年12月27日,“义训堂”革命旧址举行挂牌揭幕仪式,饶和平秘书长赞助并接待了各方嘉宾。帮助过我的人还有许多,因篇幅关系,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了。</p>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张鼎丞任教的学校——青溪保灵寺小学。</b></h3> <h3>  “义训堂”现有4位健在的离休干部,他(她)们本身就是鲜活的红色史料,尤其是现年85高龄的饶尚丰,时常跟我讲起他的父亲饶福昌(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初入党,曾任农军副连长,解放后常到学校作忆苦思甜报告,讲述革命故事)讲述的许多跌宕起伏的革命故事。此外,我还从外地征集了《永定县志》、《阳江县志》、《永定人民革命史》、《修水人民革命史》、《张鼎丞传》、《张鼎丞纪念研究文集》和《福建中央苏区纵横(永定卷)》等资料,寻访了张仲(离休干部)等革命老人。大埔农运三杰之一饶炳寰(曾任附城区委书记)的曾孙女饶文招也到广州市政协查阅了其曾祖父的档案。随着搜集整理的史料越来越多,我萌生了著文宣传,扩大影响的想法。于是在文史大家袁光明主任和管庆蓉、陈扬两位同事的支持下,我一边搜集,一边笔耕不辍。2017年9月,机缘巧合,张高友幼子张高贤先生通过饶龙光公子饶尚豪联系上我,向我提供了一些其父张高友的史料。张先生不但书画造诣颇深,且文笔也相当不错(在香港出版了三本著作)。在我撰写史料的过程中他也提供了许多帮助,尤其是在编辑出版《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大埔太宁革命风云录》时,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受家乡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感染,2018年国庆期间,多年未回故乡的张高贤先生组织了香港及省内外族亲近20人回乡省亲,其间赞助并出席了太宁小学95周年庆典活动暨《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大埔太宁革命风云录》首发式。</h3><h3>  迄今为止,我先后在《梅州日报》、《大埔文史》、《闽粤赣边革命史研究会通讯》、《大埔乡讯》等刊物发表文章30多篇,另有2篇文章被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印出版的《梅州红色故事》(一)录用。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书籍有《大埔农运从这里开始》、《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大埔太宁革命风云录》、《太宁小学简史》、《大埔县新时代乡土文明故事集》等4本文史著作。我还主持了“义训堂”革命旧址的初期布展和宣传折页的编写。正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史料,“义训堂”先后被确认为大埔县革命旧址和文物保护单位。所有这些,都深得张达文主席的认可,他说“你每一次对史料的搜集挖掘都转化为成果,成绩斐然!”张老对我的赞赏和鼓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和鞭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笔者参与编写的部分书籍</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笔者在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赠书。</b></h3> <h3>  2017年底,广东省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重点建设60个村。选点兼顾“红色传承”和“扶贫帮困”两个要素,即必须具有较突出的革命历史贡献,拥有较丰富的红色遗迹(址)、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红色资源,又必须是在经济上相对贫困,属于广东省定贫困村范畴。综上所述,太宁村完全符合广东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各项要求,被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列入“红色村”建设名单。</h3><h3>  消息传开,人们颇感意外。在红色文化宣传方面名不见经传的太宁村怎么一下子成了红色村?而且还是省级红色村?许多人不解,甚至怀疑。每每触及这个话题,他们不禁会问太宁村红在哪里?因此,我一直想要好好总结一下,让人们了解太宁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故事。缘于一次机会,我终于以自己撰写的文史作品回答了太宁村“红”在哪里这个问题。</h3><h3> 2019年2月14日,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武延军前来太宁调研红色村党建工程建设情况,我受命现场解说(事前县委李宏副书记指名要《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一书的作者来解说)。在饶龙光烈士故居、早期大埔县委办公旧址义训堂,我向武延军副部长以及陪同调研的梅州市委组织部长杜敏琪、副部长罗海涛、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等领导简要介绍了太宁村革命历史的挖掘整理情况以及编写出版的书籍《大埔农运从这里开始》、《烽火太宁 农运旗帜》,并将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浓缩为三点(因时间关系,现场解说时说得比较简要):</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019年2月14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两新”工委书记武延军,梅州市委组织部长杜敏琪、副部长罗海涛,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等领导调研太宁红色村党建工程,图为笔者在向领导们解说太宁红色历史。</b></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018年12月20日,梅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敏琪在中共大埔县委副书记李宏,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军营陪同下调研太宁红色村党建工程。</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2018年12月24日,县委朱汉东书记调研太宁红色村党建工程。</b></h3> <h3><b>  一、太宁村是大埔农运发祥地</b></h3><h3> 1926年春,饶龙光、饶炳寰、张高友建立了大埔最早的农民协会,并向全县发行太宁乡农民协会通讯《太宁月刊》,受此影响全县先后成立了20多个农会,各地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他们组织了两次县城大游行,数以千计的农民开赴县城举行集会、示威游行,要求二五减租,最终迫使国民党县政府答应减租减息,贴出布告,通令全县实行。他们还发动了两次武装暴动,攻打县城茶阳,建立了工农红色政权。</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宁乡农民协会旧址——福兴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宁乡农民协会通讯《太宁月刊》原件</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宁乡农民协会通讯《太宁月刊》誊清稿</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埔农军攻城时的指挥号</b></h3> <h3><b>  二、策应南昌起义军入粤</b></h3><h3> 1927年9月16日,中共大埔县部委书记、农民自卫军独立一团团长饶龙光获悉南昌起义军先头部队进入大埔北部的青溪石下坝,即率太宁农军攻入茶阳,成立大埔县人民革命政府,并派部分农军北上青溪接应起义军。</h3><h3> 19日是起义军进驻茶阳的第二天,彭湃、李立三等前委成员出席县部委扩大会议,指导成立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委任饶龙光为主席,郭瘦真、郭栋材为副主席,饶炳寰为秘书,李卓寰为公安局长。在县工农革命政府下还成立了各区工农革命政府,张高友被任命为附城区工农革命政府主席。会后,饶龙光、张高友、饶炳寰等发动太宁农会会员为起义军筹粮,并组织了300人的运输队从陆路运送粮食物资到三河坝。20日,朱德率部进驻县城茶阳,看望了驻守县城的太宁农军,并当场赠送150支长枪。10月3日,在三河坝战役激烈进行之际,国民党薛岳师进攻县城茶阳,太宁农军与之激战,奋力保卫县城,虽然最终寡不敌众,退回太宁,但有效牵制了敌人在三河坝战场的兵力,为起义军顺利转移赢得了时间。10月12日,朱德、陈毅率起义军由永定初溪折回太宁,协助太宁农军击退前来进剿的肖雨史商团军。当夜起义军在太宁宿营,太宁党组织和农军星夜组织农民筹粮筹物支援起义军,并为起义军治疗伤病员。次日,起义军由饶寿田、张佳来等作向导转移至永定峰市。</h3><h3> 朱德赠送的枪支后来还成为闽西永定的革命火种。1928年6月中旬,永定筹备举行武装暴动,总指挥张鼎丞(在太宁由饶龙光、张高友介绍入党)专程派人来太宁借枪,并请求太宁派人支援。</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旧址(今茶阳镇政府)</b></h3> <h3><b>  “南昌起义军入埔,建立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任命饶龙光为主席”这一史实也记载于省党史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足见该事件影响重大。</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国民党大埔县政府呈请省府派军队清剿太宁的呈文,图片摄自《大埔党史资料选编》(1921——1937)第462页。</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国民党大埔县政府通缉令</b></h3> <h3><b>  三、太宁红旗永不倒</b></h3><h3> 这是广东另一个重要党史人物方方(曾任中共南方工委书记、中侨委党组书记)在致太宁、恋墩支部的信中的评价。诚如斯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太宁均曾有过重大的革命运动(机关)。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开展;土地革命时期,太宁农军暴动攻城,接应南昌起义军入埔;抗日战争时期,闽西南潮梅特委驻在太宁指挥闽粤赣边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闽西南联合司令部在太宁举行解放闽西南誓师大会。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里,太宁人民的牺牲也是极为巨大的。在国民党一次清剿后,村民们纷纷外出逃难,村里曾出现"百日无炊烟"的凄惨景象。全村(含恋墩)记录在册的烈士有33人,有记载的被烧毁民房店铺29间。</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梅州电视台红色苏区行栏目对太宁暴动的报道。</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方方致太宁、恋墩支部信提到“太宁红旗永不倒”。</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方方为书记的闽西南潮梅特委特委曾在太宁下店驻了三个月。</b></h3> <p class="ql-block">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人民的功绩仍需牢记。如今,广东省委省政府为反哺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太宁老区人民,全力推进太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一幅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时代画卷正在太宁徐徐展开。(作者饶超然,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太宁村航拍图</b></h3><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义训堂展馆设计方案</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