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副“镇校”之联可谓大气磅礴,豪迈放旷,催人奋进,激荡了十年丹城赤子,送走了十届华夏英才,算得上丹高“功臣”,朱布尚新,黄字赫然,为何说换就换了呢?</h3><h3> 小编首先普及一下对联知识。对联除了讲究内容之外,在对联的创作或赏析中,还要留意以下几种重要的禁忌:</h3><h3> 1.忌上重下轻</h3><h3> 对联忌上联气盛,下联势弱。造成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毛病。</h3><h3> 2.忌乱脚</h3><h3> 无论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h3><h3>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h3><h3> 三平尾:指的是下联末尾三个字,连续用三个平声字,也叫三平调。所以,在应用“一三五不论的定理时,要注意,有这种情况产生时,就不能一三五不论了,而是要论了 ”。</h3><h3> 4.忌孤平孤仄</h3><h3> 孤平,除句脚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h3><h3>孤仄,除句脚是仄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仄声字的,属于孤仄。</h3><h3> 5.忌异位重字</h3><h3> 所谓“异位重字”,也就是不规则的异位重字,即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的不同位置。</h3><h3> 6.忌合掌</h3><h3> 所谓合掌是指联中部分词语或整个上下联表达同一个意思,即:是同义相对,又称雷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h3><h3> 7.忌上下联无关</h3><h3> 指上下联意思不统一。即:格调不同,上下无关联。</h3><h3> 8.忌失替,失对</h3><h3> 撰写对联时注意平仄相对,在同一句中,音步平仄必须交替使用,切忌失替。上下联中,相同位置词语要对仗,否则叫失对。</h3><h3> 了解了对联这些“犯忌”后,再来分析这十年镇校之联。</h3> <h3> 一是失对,“豪情壮志”对“霸气盈胸”,前者为并列结构,后者是主谓结构。</h3><h3> 二是失替,偶字位置平仄要相对,“书奇志”“写华章”,“奇”和“华”均为平声,失替了。</h3><h3> 三是有三个异位重字,“学”“华”“志”。一副对联二十多字,重三个,太不应该了。</h3> <h3> 换上的这一副新联,基本保持原意和原来风格,但避免了对联的“忌讳。”</h3><h3> 南丹高中是南丹县最高学府,每届师生近五千人,是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阵地。对联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换此副对联意义重大。</h3> 小编获奖征联 <h3>这是2019年广西楹联学会举办的春节征联获作拙作。</h3> <h3>这是在南丹县2019年春节征联活动中获奖的应对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