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平凡的世界》

<p class="ql-block">图片:电视剧剧照</p><p class="ql-block">文字:雪 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一一题记</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8年,路遥的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问世,它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重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苦难的人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p> <p class="ql-block">《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是在朋友那里看到的,翻了几页我一下就被书里精彩的描述吸引住了,朋友答应看完后借给我。那几天我急不可待,书到手后一有空闲便痴迷于书中,常常看到凌晨两三点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中描写的几个场面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农业学大寨、忆苦思甜、发电报、杭州锦花缎被面等,如今它们早已完成了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留在人们记忆深处难忘的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5年2月,由毛卫宁执导,王雷、佟丽娅、袁弘、李小萌主演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北京卫视首播,收视率居高不下,此后其他电视台争相播出。此电视剧荣获第三十届飞天奖现实题材类作品奖,第十三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长篇电视剧大奖和第七届金牛奖最佳作品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从忆苦思甜、农业学大寨、杭州锦花缎被面等几个方面解读《平凡的世界》,此为自己读书的一些心得,管中窥豹而已,有何不妥请见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 🍁忆苦思甜🍁</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孙少平的学校也要开忆苦思甜报告会,而那天吃的忆苦思甜饭,就是孙少平平时天天吃的两个黑面馍馍。</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读: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我上小学,学校开展“忆苦思甜”活动时,从校外聘请了一位贫下中农代表,给学生们讲述当年万恶的旧社会十分黑暗,地主怎么剥削劳动人民,穷人吃不饱、穿不暖,更没有钱读书……当贫农代表讲到如何被地主残忍地打骂、挨饿、做工不给工钱时,同学们都泣不成声,眼睛都哭肿了。最后还要讲解放前吃糠咽菜,新社会人民当家做主人、生活越来越好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完报告,学生们都要写“忆苦思甜”作文,文章中必定有“不忘记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这样的句子。“忆苦思甜”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麦糠煮白菜,有的开水煮白菜,再加一些食盐,每人打一碗吃,真是难以下咽呀!可当时没有一个人不吃,也没有谁敢说不好吃,否则别人会说你忘本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布料和杭州锦花缎被面🍁</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孙少安和秀莲去米家镇的商店扯结婚衣服的布料,秀莲坚持给少安扯身“涤纶料”的衣服,自己却不愿花钱扯衣服,还说“两个人只要合心,又不在几件衣服上。”</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孙少安和秀莲结婚了。第二天临近中午,田福堂拿来两块儿杭州出的锦花缎被面,说是润叶今天上午捎回来的,让他把这礼物转给新婚的少安夫妇。</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读:上世纪50、60年代,国民经济十分困难,为了尽可能地节约,人们购买布料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脏,灰绿蓝成了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流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梦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时有句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由于布料是棉布的,不禁穿很容易磨破,人人都穿过补丁衣服,身着补丁衣服上班、逛街也无人笑话。后来的确良、涤纶、涤卡面料也相继上市,这些面料都比棉布结实、耐穿。这时中山装走进百姓视线,中山装曾是中国最庄重、最为普通的服装,男人每人都有几套涤纶、涤卡中山装,但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0年代,衣服花样逐渐多起来,色彩也丰富了。各种款式的连衣裙陆续走进女人的衣橱里,女人们神采飞扬、多姿多彩,不断变换着服饰。潇洒的夹克衫成了男士的追求,曾风靡一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年代结婚送礼都送脸盆、开水瓶之类的,后来流行绸缎被面,家里一般用棉布的,结婚的新人才用绸缎被面。那时结婚送一床绸缎被面在当时算是高档的礼物,众多绸缎被面中人们比较青睐杭州产的锦花缎被面,因它色彩鲜艳、漂亮华丽,一直盛行到90年代中期,我93年还买了两床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学工学农🍁</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文革期间,中央号召识青年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毕业生上山下乡,在校生学工学农。 </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解读:上世纪70年代我上初中,“双抢”时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附近生产队割麦子、扳玉米。割麦子非常辛苦,因此印象很深刻。同学们满怀信心来到田间地头,知识青年一边示范割麦子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大家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心想:这有何难?班主任交待任务后同学们一字儿排开,热火朝天地割起来。没干一会儿就大汗淋漓、腰酸背痛,汗水顺着脸上流下,留下一道道印迹,大家你看看我、我望望你,忍不住大笑起来。有的割破了腿,有的手上划了一道道血印,这时同学们才真正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切身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中时我们班到矿务局物资供应处劳动,当时供应处有机床、钻机、模型三个车间,制造矿井生产挖掘机用的液压联轴节。同学们分组后领到工作服,跟着师傅认真学习,掌握了一些模具、钻孔、车床理论与操作知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自留地🍁</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孙少安为了让农民增加收入,在生产队一队大家默许的情况下扩大自留地,也因此被公社批斗。 </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解读:当时农民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而扩大自留地就是又整理出一些农田让农民耕种、经营。那时候强调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农产品如果进入销售渠道,就是“资本主义尾巴”。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粮食、肉类、蛋类和豆腐都要票证,结果导致供应不足,供需不平衡,就有人偷偷地买卖。但是如果被逮到了,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要被批斗,被“割资本主义 尾巴”。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农业学大寨🍁</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1976年元月,“气温通常都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到处都摆开了农田基建的战场,到处都在打坝、修梯田、垫河滩,甚至把整座山都炸掉,修建“人造小平原”。</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读:“农业学大寨”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了一项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人民群众生活十分贫穷。农业合作化以后,社员们去陈永贵的带领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决心改变落后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成了层层梯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4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自此全国农村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国国民经济十分困难、国内外斗争形势十分严峻的年代,学习大寨精神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但在后期“学大寨”被走了样,它无限地成为国家政治的“风向标”,被任意曲解、泛滥和放大,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作为自己的政治台阶。可喜的是大寨人没有顾及过去的是是非非,而是紧跟时代步伐,艰苦创业,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使大寨精神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粮票🍁</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孙少平请了半天假,来到城关粮站,拿润叶姐给他的50斤粮票,按粗细粮比例买了20斤白面和30斤玉米面,这年头,50斤粮票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读: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证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油票、肉票……在当年,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证,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那时的人们视票证为“命根子”,那个时代称之为票证时代。1955年第1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而这些票证也深深的烙进了一代人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至1985年前后,凭票凭证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大宗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直到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这段凭票供应的历史___“票证年代”宣告终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爱国卫生运动🍁</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第二天一大早,原西城就变成了一个乱纷纷的世界,所有的机关和学校,所有的干部、学生、工人、市民,都根据“[原革发]第六十九号”文件精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到处都在大扫除、擦门窗、拔杂草、油漆牌匾。城市上空黄尘笼罩,就像进行一场战争。</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读:爱国卫生运动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上市世纪五六十年代“除四害”印象最深刻,那时消灭老鼠、苍蝇要统计战果,比赛谁打死得多,人们积极踊跃参加,一时间“四害”数量锐减。单位、学校经常全员齐上阵大扫除,环境得到彻底整治,处处干净整洁,义务劳动打扫城市卫生的情景时常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写信、电话和电报🍁</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铜城大牙湾矿采五区孙少平请速来我处。</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田福军</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读:这样的电报如今早已销声匿迹,成为人们美好而难忘的记忆。现在通讯快捷、形式多样,电话、手机、语音聊天等任由你选择。那时候人们沟通方式以写信为主,寄信要贴邮票,邮票八分钱一张,一般信件要五六天才能收到。电话只有极少数人拥有,打长途电话需要到邮局排队,还要人工摇通长途才能接听,而且费用很贵,每分钟要几角钱。有急事才发电报,电报按字收费,一个字要几分钱,因此发电报前一定要先斟酌斟酌,尽量简明扼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钢铁是怎样炼成的》🍁</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读原文:孙少平从润叶母亲那里借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来看,“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的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不管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呀!在那一瞬间,生活的事情充满了他16岁的胸膛。”</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读:当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非常流行,一般中学、大学、工厂都有阅览室或图书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这些书都有。我是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那几日废寝忘食地读书,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让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布尔什维克战士,最后在残忍的战争中双目失明,却始终保持乐观开朗、无私无畏的精神,积极创作小说,最后成为一名钢铁战士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中有一段话令我难忘,我把它抄在了日记本上,当作自己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p> <h3>谢谢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