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在西伯利亚邂逅蓝冰(奥利洪岛篇)

朱峻

<h3>  大年三十,和家人一起吃了个年午饭便匆匆驱车离开上海,赶往北京搭乘去往西伯利亚首府伊尔库兹克的航班。如今的大城市早就没有了儿时印象中的年味。有人说是生活方式的变迁,有人说是西方节日的冲击,还有人惊呼传统文化的凋零。所以离开自己居住的城市,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未知的旅程是个不错的选择。沿途会看见什么样的风景,遇见什么样的人我并不知道,只想看看别人口中的世界……</h3> <h3>  车辆行驶到江苏连云港时,正是农历新年钟声响起之时。高速两边烟花爆竹声四起,浓烟一直蔓延到路上,像是大雾一般。我已经不记得上海有多少年不能燃放烟花爆竹了,小时候这是过年的标配。凌晨四点,车辆已经在山东省境内,大家肚子都饿了,于是找了一个服务区吃点东西。哪知大年夜的服务区商店都关门了,于是方便面成为了我们新年的第一餐。</h3> <h3>上午十点左右,办妥了进京证后进入北京市。我们选择了机场附近的酒店住下,稍作休整。为何如此辗转,只因冬季没有从上海直飞伊尔库兹克的航班。</h3> <h3>据说俄餐不是很美味,所以离开前再吃顿好的。</h3> <h3>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伊尔库兹克机场,机舱内广播地面温度—38℃。机场很小,没有廊桥。踏出机舱门前那一刻我还在想象—38℃会是怎么样的感受。之前去过最冷的地方是雪乡,体验过—30℃,那可是真的冷。这里比雪乡更冷,一出舱门我吸了一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瞬间就感觉鼻毛被冻住了。摆渡车冒着白色尾气,好大一团,遮住了大半辆车子。</h3> <h3>下飞机后收到的第一条好消息!注定此次西伯利亚之行会很爽!</h3> <h3>  这次行程安排的首站是距离首府伊尔库兹克两百多公里外的奥利洪岛,它是世界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上的一个岛。开车到码头需要行驶三个半小时。在这个极寒之地,很多当地人选择买日本的二手车,因为价格实惠,质量可靠,配件便宜。在冬季,车辆白天停车都是不熄火的,因为一旦熄火了车子容易被冻住打不着火。</h3> <h3>车窗外晃动的阳光和向后倒退的白茫雪地告诉着我,旅程已经开始。外面是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车子里却温暖如春,就像这座城市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寒冷却又温暖。</h3> <h3>途径一个小镇,去餐馆吃点东西。见门口一群战斗民族围着一辆车子在议论些什么。作为一个最喜欢嘎闹忙的上海人,怎么可以错过呢。于是乎我也上前一探究竟。原来车子底下在漏油,一时不能确定哪个部位是源头。我打开手机照明,很快发现是方向液压助力的管子漏油。我不会俄语,只能用手比划方向盘的动作,战斗民族的兄弟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很不削的摆了摆头,此处省略一百字……</h3> <h3>车窗外出现了冰封的湖面,不一会就到码头了。要去到对面的奥利洪岛。必须要乘坐这种气垫艇,每人400卢布相当于40元人民币。第一次乘坐,还挺好玩的。其实车子也可以从冰面上过去。只是当地人要通过这个赚钱,和收过路费是一个道理。</h3> <h3>上岛喽</h3> <h3>  上岛也就五分钟船程,翻译兼司机小董已经在码头上等着我们了,上完行李他开着他的日本二手MPV载着我们一路飞奔,岛上没有铺装路面,几乎都是搓板路加炮弹坑,我一点都不夸张,真的是飞!奔!这可是辆MPV,不是越野车哎!真担心底盘散架。 </h3> <h3>(明代的贝加尔湖地图)岛上比较荒凉,我们酒店所在地胡日尔村最多就百来户人家,而且一半都是蒙古人的脸(布里亚特族)。说起贝加尔湖,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学过地理的朋友们都知道,它是世界上最深和欧亚大陆中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存在了两千多万年;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平均水深730米,最深处达1680米;这里还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蕴藏着地球全部淡水量的约5分之一,超过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这里更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湖,一眼几乎可以看到湖底!但是在它的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直到400多年前,贝加尔湖还曾经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长达上千年。这个在我国历史上很早被称为“北海”的湖泊,竟然因为两份看似“平等”并且很少被提及的条约《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恰克图条约》而永远地离开了中国的怀抱。</h3> <h3>岛上的住宿条件比较一般,据说三年前才通的电。我们住的小木屋酒店算是很好的了,带两个阳台的套房,价格也算比较美丽,所以不能要求太高。要是住那种需要上公共厕所的小木屋,那就搞笑了,说不定晚上上个厕所就被冻在半道上成为雕塑,嘎嘎!</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同行的小伙伴已经急不可待的出门拍拍拍了。(看清楚字哦!是“拍拍拍”不是“啪啪啪”就知道你们要污)</h3> <h3>胡日尔村的炊烟</h3> <h3>办完入住,放好行李,太阳也快落山了,酒店靠近合波角,那里有个萨满教的圣地。看日落很不错,我们赶紧前往。</h3> <h3>萨满柱</h3> <h3>右侧的萨满岩</h3> <h3>当地的俄罗斯餐,淡而无味。色拉,红菜汤,面包,鱼肉意面。此次行程最难吃的一餐,没有之一!幸亏酒店附近有个小超市,买点别的东西垫垫肚子。老妈临行前给我炒了一袋花生,就着伏特加吃,那个香啊!</h3> <h3>奥利洪岛冬季游玩主要就是南线、北线和合波角。坐着越野车在冰面上飞驰一整天,冻并快乐着!实在冻的不行就上车暖和一下,然后接着疯。</h3> <h3>当地产的越野面包车“瓦滋”,后面几天上冰面都租得这车,事实证明其越野能力超级强大。</h3> <h3>蓝冰</h3> <h3>冰挂</h3> <h3>冰洞</h3> <h3>美丽的冰晶</h3> <h3>当地居民非常注意保护环境和水源,在冰面上建了临时厕所供游客使用,所有排泄物都有专人负责运走,确保不污染湖水。</h3> <h3>一大桶冰淇淋</h3> <h3>每天出发前先去超市把午餐要用的食材买好,中午就在靠近岸边的冰面上生火做饭。鱼汤或者是肉汤,还要放入大米和切成小块的土豆,添加盐和一些天然的香料,在那么寒冷的室外,就着面包,喝上一口热气腾腾的汤实在是令人无比满足。当然,绝对不能忘记干一杯冰冻伏特加,这样才完美!</h3> <h3>产自贝加尔湖的伏特加,瓶身印有贝加尔湖的图形,有没有觉得拍出了广告的效果。</h3> <h3>晚上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了一家四川火锅。门口排队的人很多,都是中国游客。我自己带的火锅底料和蘸料,正好派上用场。虽然可以选择的涮菜品种不多,但是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吃的很满足。</h3> <h3>一早起来烧了壶开水放在保温桶里,到楼下玩个泼水成冰。滚烫的开水泼向天空,掉下来的时候都成了冰渣,连冒出的热气都成了冰晶往下散落,不可思议!</h3> <h3>还记得我去年冰岛游记里这顶冰岛海盗帽吗?吹呀吹呀我的骄傲放纵!哈哈</h3> <h3>这里靠近岸边,由于湖床下不断有甲烷气体冒出并聚集在冰面下得不到释放,当达到一定的压力后就会破冰而出,发出隆隆的响声和冰裂声。胆子小的站在冰面上还真有点小恐怖呢。</h3> <h3>气泡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湖床植物释放的沼气和湖面低温所致。沼气不停地涌向湖面,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湖面开始结冰,并将这些气泡形成的空腔一起保留下来。随着气温的降低,这些冰冻气泡就会不断地堆积起来。拍摄的时候往冰面上浇一壶热水,这样冰面会变得更清澈,拍出来的效果更好,只是动作要快,因为只要几秒钟热水就结冰了。<br></h3> <h3>自从俄索罗斯实施了禁酒令以后,所有的伏特加酒限定最高不超过40度,喝着不过瘾。我上飞机前备了几瓶红星二锅头,就着这冻肉……其实不是冻肉啦,人家刚才还是小嫩肉,只不过气温太低了,瞬间速冻了,一口咬上去冻得牙疼。</h3> <h3>酒后要运动下,一呢可以暖和下身体,二呢其实就是想犯下二。</h3> <h3>来奥利洪岛这三天的我们几乎全都在冰面上,其实岛上还有大片美丽的草原和原始森林没有去。很想在秋季来看看这里金黄色的草原,夏季来这里泛舟游泳。</h3> <h3>返回伊尔库兹克途中遇上一辆瓦滋猎人,它在俄罗斯🇷🇺的地位就和我们国内的北京吉普212,俗称“二蛋”差不多,一百年不变样的原始风格,有情怀的车。</h3> <h3>这里的油价很便宜,加油的时候看了看,92号汽油差不多四块钱一升。在这里自驾的话这点还是很有优势的</h3> <h3>进城了</h3> <h3>到酒店时正巧碰上当地人办婚宴,三个伴娘在拍照,中间那位看到我在一边拍他们,就很大方的看着我,传说中的俄罗斯美女。这个国家女多男少,一大群女孩子正愁嫁呢,国内没结婚的小伙子快来帮她们一把。</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