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当知青那两年的幸福生活

依君如歌

<h1></h1><h3>&nbsp; 我的两年知青岁月记忆🕵️2019年3月7日随笔三稿而定</h3><h1>&nbsp;&nbsp; (1949年渡江南下干部后代群里兄弟姐妹忽悠俺而作)🖋作者,依群,网名依君如歌️&nbsp;文凭党校高中 祖籍山东省沂水县,是黑旋风李逵滴老乡。</h1><h3><br></h3> <h3><br></h3><h3>&nbsp;&nbsp;&nbsp;概述:浙江龙游县湖镇文林村在1968年原属金华县管辖区,当时称浙江省金华县湖镇区下库人民公社文林大队,民间称扶风殿前⛩️ 有三个生产小 队一个山林小队,文革时都称为操作组,是以三个自然村落的基础上组建。距金华城里约百华里,是离金华城最远的知青点,这里曾是血防的重点村落(血吸虫重点防疫区)。这一年年底正好16岁的俺与小伙伴们共八人来到了这里,身份是下乡知识青年。在这里度过了两个春秋和酷暑寒冬️ 🍷 🍷🍷🍷</h3> <h3>趟着泥泞的如浆般的乡村小路,心中忐忑迷茫。无心观赏沿途的田园风光,冒着雨雪,一双球鞋和裤脚沾满了黄泥。一步一脚泥从公社下库村步行5里地,疲劳的身躯跨过沿村向北流去的罗家溪,终于来到了第二故乡:文林。 抬头眼望心里猛的一紧,尤如一万匹马在奔腾🐎 操你妈是什么地方?穷乡僻壤。低矮的破败的房屋比比皆是,几栋象样的新房也是用泥巴垒起来滴。🌳 村中稀稀落落的几棵树木在寒风中摇曳,阵风吹来发出凄凉的怪声呼呼作响。村西面的连绵的山丘上种满了马尾松,高矮不一,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往南,通向迷雾的远方,路边及墙角未遮挡的简陋背告(土语,厕所之意)发出阵阵异味,与想象的差太多了,穿着体面又朴素的大队陈书记脚穿小马桶(当地人叫雨靴为"小马桶`)手持长烟杆包铜头的那种和一帮穿着破旧衣服的贫下中农个个手拿烟杆,腰缠汤布一起在村口迎接俺们。陪同俺们一起来的副大队长朝明同志一一向大家介绍,一群衣着光鲜的:"猴子"🐒 在村里一群俏婆娘💃 小姑娘的围观指指点点下奔向那青瓦砖墙大屋(徽派建筑)</h3><h1><br></h1> <h3>晚上大队里举行了热烈隆重的欢迎晚会,俺代表知青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因为鲁劲,少华,丁江,李峰,等人还是走资派的⺀狗崽子"不能乱说乱动。哈哈,就俺是家身清白之人,鲁劲心头恨得牙痒痒的,且鼓励俺:代表大家大胆发言。这下子俺抢了`头′风头,心中乐的。发言中俺说 : 十分感谢贫下中农在百忙中冒着雨雪,踏着泥泞的道路帮着挑沉重的行李,来迎接俺们这些革命小将。哈!出洋相了😜 后来才知道分管知青的大队长带着被管制的地富反坏分子来搬运行李,没有一个是贫下中农,那个大队陈书记和造反派头头苏某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在书记的亲切发言后,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表演了婺剧红灯记全套 🍄 擦什么烂水平啊?咱可是看浙婺N次表演的金华城里人啦☃️ 但装还是要装的。大伙露出了虚伪的笑容和赞赏的表情。鲁劲,少华,李峰,丁家兄弟,孟庆安一个劲的鼓掌👏 ,可能是 喝倒彩的意思!但那帮演戏的人以为得到了鼓励,演的特别起劲。呵呵呵!真有意思!两天后大队长来宣读🗣️ 鲁劲,俺,燕安(学校子弟)三人分到一队,其他人分到了二队三队。</h3><h1><br></h1><h3>&nbsp;&nbsp;&nbsp;</h3> <h3>某日天晴了大队社员集体上山岗种茶叶树,分工俺们知青与半孩,妇人们一起挖茶坑,主劳力挑栏糞&nbsp; ,全大队大家一起干活也很难得滴。工地上特闹,吵吵闹闹。到处是开玩笑的小媳妇👯 壮女人,讲下流话😱 特别放肆,休息时以民兵连长的老婆为首的N个女人把一个小青年当众按地上扒光裤子以示惩罚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擦,什么情节。从来没见过,不是男女授受不清吗?又是一万匹马在奔腾🐎 。这些是我们要接受再教育的主吗!开玩笑也太生猛海鲜了!当然这是初次见识,以后这种镜头经常出现我们面前也慢慢的习惯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空地上摆着从金华带来的杠铃和举重亚铃,鲁劲丁江可以用抓举,挺举,推举等方法将一百五十斤杠铃轻松举过头顶,俺与少华李峰最多举一百斤,那个叫燕安的和老孟举个八九十斤,从空地上传向村中各个角落的咣咣的杠铃置地之声震撼了全村人的心🏋️ 。也迎来了村里大小青年们的敬佩之眼神,大姑娘们用含蓄的眼光看着我们,很快,下放佬知青们在大队里站住了脚跟👍 那个叫燕安的还会几下花拳秀腿挺吓唬人滴,但在绝对力量之下一点招也使不出,背后村民们都说这帮人惹不得😊 大队里派人送来了一些米,萝卜,芋头,稻草,因为我们说不要派饭要自已烧,锻炼锻炼!朝明队长还带了两个女人帮俺们做了两大坛腐乳。鲁劲仍然是俺们的头,他与会拳脚的燕安睡小房间的大花床,还起早摸黑学打拳,金华的本地拳是黑虎,猛手等,南拳属高档拳,散打不是拳是击技,俺与少华丁江李峰六人睡大房子当然是睡到自然醒罗 ,而数钱数到手抽筋是不可能滴……,当时煤油灯可是唯一的照明呀♨️ (鲁劲出工了,反正在哪都一样)</h3><h1><br></h1> <h3>某日&nbsp; 队长来了说要给俺们造知青房,上面有给知青的安家拨款和几立方木料。经过热烈讨论和设计🏯 釆用了司匹灵锁,以表示时尚洋气,中间走廊,两边房间每人一间,房子西头是大门,门前有块二十平的空地,一条水渠从罗家溪分流而来,渠水清沏见底,小魚小虾泥鳅小蚂璜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东头是厨房,这里俺要来了点风水玄学了🙀 然:厨房属火,位例东侧,而侧门朝南,东方属木,南方属火,木生火大吉昌,西方属金,大门朝西面对远方小山岗,其间是宽阔的田野,门前水渠从左向右流趟,为金生水,俺与少华属龙,壬辰年为水龙,哈哈 又是大吉昌👍 不考虑其他哥们了,印证了那句"死道友不死贫道"之语💀 说好房子到69年底交付,也不签合同,那时讲诚信,俺还很大方 允许大队里用松木換杉木,而得到了书记,队长的好感。为以后俺们自由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当然这是后话。</h3><h1><br></h1> <h1></h1><h3>&nbsp; 俺们的知青岁月与别人可能不太一样,因为太单纯了,不考虑前途后路,不考虑吃饭问题,以玩耍的心态游乐的态度对待在下放农村后的一切。因不会干农活,县里给知青有6元(约现在一千元)一个月的半年补贴,家里父母也给生活补贴。大队里对知青也很好,农民有时会给俺蔬菜咸菜什么的,队长还说田里稻草堆任尔取(稻草当柴火),粮不夠向队里拿,村边分了块种菜的地,很大很大,锄地翻地可以锄到腰腿酸痛,真的很快乐无忧无虑。如今想想真的不容易,由衷感谢在村时的农民朋友和大队干部对我们的照顾。</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话分两头,来首诗,呀!俺不会也不发酸了。俺在队里不愿与妇女们一起干活,什么掰栏糞,抜草等,要与主劳力一起干活有一股不服的情绪,凭啥给俺工分才6.5分,没技术俺认了😭 挑担,抬石头,插秧,打稻,推独轮车都会来,就是劳动不积极常常回金华嘛!哈,俺是游戏人间的快乐娃,革命胸怀宽阔不在乎!🤐 1969年春节后鲁劲和丁河不知受到了什么忽悠!要报名去內蒙边彊,还要拉俺一道走,在母亲大人的反对下放弃了雄心壮志。八人中要走二人留下只有六人了,在走之前,驻金部队里的几个子弟和地委里的元旦都不远⺀万里″来村里游玩喜耍🍷&nbsp; 吃酒闹事,干架👊 任信而放肆,惹恼了村里的民兵领导,说要把这几个走资派儿子抓起来,哈哈谁怕谁呀!吹牛💀 5月份送走了支边的好兄弟,依依 惜别,愿他们在边疆順顺利利书信常来往✈</h3><h3><br></h3> <h3>言归正传,在农村俺听父母的教导要与群众打成一片,注意团结,放下优越感…,再就是干活不要累去了,吃好点, 注意休息, 反正俺照办,给俺钱 💰&nbsp; 开心,结果两个小弟也要求下放农村,因为下放后有钱花😂&nbsp; 在村半年后俺们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懂事的学生娃逐步走向成熟。学会了烧饭炒菜生活自理,学会了与人为善,如何与不同人打交道和基本人情世故。听懂了本土方言,讲下流话,骂人恶语出囗成章,抽烟喝酒等不良作风 。唉!顺其天意吧。丁江被人取了外号,俺也有外号了,当小农民大喊"大派头"时就是叫俺了😄 😄 😄 这说明农民们接受了我们,心里也挺开心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少华不愧为是当领导的料每天天不亮坐在床上用旱烟枪吸烟,用嘴对 着梅头(用香纸卷成)用力一吹,点燃土烟后吸两口,装模作样吹吹烟圈(俺感到这家伙像在吸大烟),並作深沉状思考问题!还问我要不要来一囗😓听说被演李铁梅的美女看上了!不过少华没答应。李峰丁江燕安也买了烟枪,装备成为老烟鬼的模样,吹一口火,吸两口土烟,发出啪啪的声响,然后以很舒服的模样装一下,问某农民:来一囗!顺手在烟嘴上一擦递了过去,这样与贫下中农们打成了一片!李峰会干活,被俺一小队的队长小女儿看上,但李峰蒙在鼓里😂 俺也有谣传,说大队长的爱女看上 俺了,俄擦,无中生有这么能行吗!俺可不想一辈子留在农村,燕安很忧闷,没有姑娘欢喜他,只好跨界跑到七都公社找女知青泡泡,丁江也被二队的一个"六百工分"暗恋,老孟属牛的年纪最大🐂 荷尔蒙旺盛,也传出了绯闻,还与此订了婚!可惜那人做了小芳。老孟不爱回金华,劳动积极,是个子大力气小那种,公社干部和村干部去金华城开会办事住县委招待所,求他老爸,孟所长是山东老革命资格老,管教儿子很凶,吓得老孟不爱回家,村书记和公社书记让他当学毛选积极分子,去开会白吃还拿工分,我们也挺羡慕的😉 农闲的时候,俺们几个也到处去游玩,村里离龙游城十里路,大伙高声唱着《拉兹之歌》或现代京剧唱段,走小路穿过一片松林和茶园,沿途风光美不胜收,小动物或隐或现,野鸡的喀叫声隐约从远处传来。路过一个小山村经龙游造纸厂的草料场,再走两里就到龙游酱油厂,过灵山江桥进城,上龙游最好的馆子打打牙祭,发发酒疯。街上去看看美女可惜没看到过,因为山东安丘老乡普英,和平的妈妈看见我就问: 听说龙游的女孩很漂亮,你看见过没有!所以满街找美女,哎失望!美女都躲起来了😰 大院里的玩伴滕振远和滕勇远兄弟及几个同学去了士元公社什么村,在湖镇北面,过巨江要摆渡,因那套健身的杠铃是他们的,鲁劲走后他们来要回去了,俺们也去玩过,路上还差点与一帮杭州知青打起来,但考虑到俺们都是走资派的"狗崽子"怕对父亲不利,没打起来。那天大家都郁闷得很😔都感到自已是任谁可宰杀的羔羊。 到了士元村当然是借酒消愁,从醉梦中得到一絲安慰😴</h3><h3> (心不累身就不累照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1></h1><h3>&nbsp; 日久天长,夜暗无光,花前月下,无聊的时候挺多的,村里没有娱乐,唱歌吹口琴是俺们的首选,壶里乾坤大,当然酒也是少不了的🍷 小农民们也常常来知青屋玩耍,少华吹口琴最好,李峰会唱各种爱情歌曲,外国歌曲以苏联的为主《小路》《喀秋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鸽子》《红梅花开》等等,俺也跟着喝几首,丁江只会在边上傻笑。农忙时太累大伙当然是睡觉第一了,衣服都懒得洗,谁还唱歌?🎼 🎺丁江力气大,常有农民叫去帮忙造房子,打泥墙那种活,吃酒肉饭🍷卷烟白抽&nbsp; ,某老师的儿子燕安手脚不干净,对自已人也下手!不懂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 所以大伙都不太理他。农民也知道,这家伙小偷小摸,还冒充高干子弟到处骗,败坏了知青名誉,在农村一直抽不上。听说后来顶职去当了老师,不知怎么去教学生,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70年初大队来了四个杭州下放青年,都与我们住进了知青屋,俺与少华一个房间,老孟与李峰一间,丁江一人一间,杭州人两人一间,杭州人里一个叫章丽君一个叫王继东分到了咱们一队,哈,俺当了种田师傅了👤 !他们挺懂事的,对俺们老知青很尊敬!对农民也挺客气,实个套,实个套说个没玩(杭州口语)爱吹牛皮!农民也很快接受了他们!在知青屋这个大家庭里,大伙团结友好,洁身自爱,自觉遵守规矩,烧饭分工明确,吃菜喝酒自备🌾 大队里也支持俺们,让轮值的知青提早下工烧饭。陈书记与朝明队长常来问寒问暖,农民们也常来关心教俺们做事,如何处置一些事物,让知青们倍觉温暖有呦如在家之感!到年底俺已下放两年达到应征入伍条件,报名参军👮 真的很巧到湖镇医院体检,见到了发小红利白利的后妈主检内科,俺轻轻地叫了声阿姨,哈,阿姨马马虎虎弄几下,写上正常合格,轻松过关🌺当然这是以防万一之举,俺身体棒棒的。 一个月后俺与老孟一道踏上了从军之路……</h3><h3> 蹉跎岁月迷茫茫,物非人非事也非,情已远,昔日眼过云烟。 醉樽前,惟待见青天。</h3> <h3>俺当兵是炮兵(战友四十年后相聚徐州留念)</h3> <h3>演鬼子兵的农民好友锡荣</h3> <h3>五十年后哥们与昔日村中好友再斗酒好一个</h3><h3>陈王昔日宴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谑</h3> <h3>知青趣事几则👀 下回分解</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捉青蛙</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大腿当墙</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做贼心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四,老子与老公。</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五,冰壶洞瀑布。</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六,你出狗肉我出酒</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七,爬过独木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八,外婆来视察</h3><h1>(另外写篇章,这里不连接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