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一中西校区系列教研活动之化学组教研报道 春耕

budsmei

<h3>  ''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今天是农历二月二,被称为''农耕节'' 。区一中西校区化学组怀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美好心愿迎来了东胜区教研中心视导老师。</h3><h3> 上午八时,东胜区化学教研员梁志老师邀请东胜区实验中学王艾莲老师一同来我校进行教学视导,刘志新校长、冯茹副校长参加视导。</h3><h3><br></h3><h3><br></h3> <h3>  化学组视导课内容为《溶液的酸碱性》,集体备课后由陈伟、高婷婷两位老师分别执讲,课后两位视导老师进行评课,提出改进措施及后续教学建议。</h3> <h3>  评课时,先由刘巧梅老师谈备课程序,再由高婷婷和陈伟两位老师谈课堂执教过程中的感受与得失。</h3><h3> 刘巧梅老师介绍本学期集体备课的基本思路。集体一备:确定教师活动线、问题线、素材线、学生活动线、知识线,根据这五大线进行个性化独立备课,确定教学主线,书写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个案;集体二备:讨论个案,各自论述自己的教学设计,集体研讨比对,扬长避短,求同存异,优化设计方案,形成共案;利用共案上课时,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气质及性格特点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但不能偏离集体设计好的五大主线。</h3><h3> 陈伟老师谈了自己对课堂的反思与感受。存在的问题:一是话多,还是不能完全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做到从始至终不打断。有些时候,先叫学生后提问,又造成了学生紧张的情绪;二是可以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但对一些知识点的拓展或者接下来要学内容的渗透,不能灵活运用,很多时候,有些知识点不知道该讲到什么程度;三是语言不够规范、精炼,过于注重课堂气氛的调动,而忽略了知识的严谨性。</h3><h3> </h3> <h3>  高婷婷老师也谈了自己的课堂反思与感受。综合梁老师的点评总结了如下几点:一是对酸碱盐部分的教学,老师的用语应该严谨,(比如 酸碱性用强弱表示,酸碱度用大小表示);二是可以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高中后续打基础(比如pH试纸只是粗略测量,是整数,而pH计是准确测量再比如酸碱指示剂初中常用两种,但是还有好多种别的指示剂);三是提问题应先抛出问题,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空间再提问,否则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心理负担。</h3> <h3>  王老师指出了本次视导课的不足之处,如学生的的合作和分工不是很有序,教师在学生动手前的指令不够明确等。</h3><h3> 通过这次视导,让化学组认识到学生化学学科素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h3> <h3> 梁志老师对课堂的各个环节作了具体的点评,对两位年轻教师的成长非常满意,充分肯定了化学组的集体备课,并对化学组提出殷切希望,鼓励化学组要一如既往的同心协力,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更进一步,让一中西校区的化学科跻身品牌学科行列。</h3><h3> </h3> <h3> 一次视导,一次提升。蒙蒙春雨唤醒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每一颗向上的心,目标已明确,行动从现在开始!</h3>

老师

视导

学生

备课

化学

课堂

集体

西校区

教学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