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赞 : 川云西路.成昆铁路.航天城.钒钛之都(重庆交大张太模凌时人 西南交大红色视觉主编邓乐)

成功

<h3>  重庆交通大学道桥系58级(五年制)和59级(四年制)这两届是在成都工学院入学,1960年8月,成都工学院土木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合并为 重庆交通学院,当时只有道桥系和水港系及其路、桥、水共三个专业。党委书记兼院长邓开祥,党委副书记周德培,副院长陶中哲、冦巨显、郭 一,教务长张治澄(后任院长)。58级和59级1963年毕业,60级1964年毕业,59级及其以前毕业的校友,路和桥两专业分开的例如路56级桥57级等都是成都工学院入学的师兄师姐;路桥两专业合一的例如路桥52级、路桥59级等是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和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早期毕业的师兄师姐。1962年4月26日在路61级1班经张佑倫黄昌美二同学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五.四青年节评为“五好青年"。自62级始,学制改为五年,61级和62级学习理论以后,由老师带队到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勘察设计院进行勘测设计工作,旣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习,更是三线建设的先锋。毕业后61级同学在原始丛林中勘测设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援越抗美支持胡志明主席的救国事业。桥61级和路62级的刘绍镛和张素芬同学,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到茫茫戈壁滩大沙漠,成为马兰战斗集体中的俩人,不畏艰难险阻,运用基础理论继续深入研究,地下深井核试验从计算试验到实施终成正果,获得多次奖章奖状,为人民屡立新功。62级__65级这五届同学既是校友又是熟识的问学,在青藏高原及祖国各地,与72级__78级和以后各届校友及各兄弟院校毕业的众多同事共同奋斗,为新中国的国防和各项事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将一生献给了人民献给了祖国!</h3> <h3>  1964年10月至1966年7月,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简称川交公路设计院),与重庆交通学院路桥61级、62级学生和老师,组建公路一至六队及桥梁一至三队共9个测设队,对川云西路等公路及桥梁项目进行勘测设计,交通学院道桥系61级62级同学和老师与设计院广大职工共同奋斗,完成川云西路(雅安至会理)六级公路576公里(其中:雅安至汉源155公里、汉源至会理421公里)和石华公路(会理经攀枝花至 云南华 坪)五级公路145公里,两路连续长度721公里(四川境700公里)。还完成电站公路矿山公路林区公路及多座独立大桥等项目勘测设计任务 。 一、川交公路设计院公路六队(住花滩)队长田中杰和公路二队队长黄志忠(住清溪)带领设计院职工,完成雅安_荣经_清溪_汉源 公路 155公里改建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此外,成都_眉山_夹江_峨眉_峨边_汉源公路在汉源与川云西路交汇;峨边_美姑_昭觉_西昌公路在西昌与川云西路交汇;这两条从成都出发的公路部分路段也待改善,川交公路设计院的测设任务繁重。 二、1964年10月至1965年5月重庆交通学院道桥系六一级(路六一级三个班,桥六一级三个班)的同学,在川交公路设计院郑耻愚队长和交通学院高光秀老师(公路五队)、曾安平老师(公路四队)、徐君兰老师(桥三队)、王士杰老师(桥二队)等指导员和专业老师带领下,与川交公路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测量工人,组成第三、第四、第五共三个路队和两个桥队,完成川云西路(汉源富林至西昌黄联关段)六级公路243公里外业测量和内业设计,与设计院公路一队和大桥一队共同完成石华公路145公里五级公路和桥梁勘测设计;公路一队以川交公路设计院职工为主,交通学院李光义和吴其伟二位老师率桥61级10位同学参加,队长谭邦宁和指导员马明典带领,赴攀枝花进行公路勘测设计,据桥61级刘绍镛同学回亿,当时公路一队住在倮果村小学,从雅砻江口起点沿金沙江往上勘测约十公里,内业设计作完就搬离攀枝花另接新任务去了。石华公路其余路段因61级学生提前毕业赴越南援越抗美时间紧迫,外业测量完成未能完成内业设计。设计院大桥一队完成了石华公路雅砻江大桥(1一170米悬索桥)等的勘测设计。公路一队从攀枝花乘船沿雅砻江行进,到冕宁县境 完成森荣至金矿(里庄) 公路54公里施工图设计,公路外业完成,桥61级10位同学中途调离公路一队到桥梁三队从事独立大桥的勘测设计工作。 三、1965年6月至1966年7月,重庆交通学院道桥系(路六二级两个班,桥六二级一个班)的同学,告别了道桥系的党总支书记胡文源和系主任陈启和二位老师,在政治指导员和专业老师带领下赴成都武侯祠大街,在川交公路设计院会同该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测量工人及新招的青年工人一起编队,组成公路三队、四队、五队三个路队及桥二队、桥三队共五个测设队,继续完成 61级同学尚未完成的川云西路勘测设计和其他工程项目任务。 四、路六二级一班多数同学参加的公路四队先留在成都,在郑耻愚队长指导下,先行完成61级师兄师姐尚未完成的石华公路剩余内业设计,接着在指导员徐光礼老师和队长郑恥愚、副队长田中杰带领下,奔赴西昌冕宁县境完成川云西路西昌黄联关至德昌乐跃段六级公路82公里改建测量设计。 五、路六二级一班和二班共20个同学参加的公路五队,指导员高光秀老师和队长王继贞带队,直接奔赴德昌和会理二县境内,开始 川云西路德昌乐跃至会理段96公里的测设,公路测量开始在安宁河流域,旣有沿河线又有越岭线,同学们一开始就得到全面锻练,圆满地完成内业设计工作;还组建小分队赴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完成露天铁矿环形公路踏勘测量。 六、路六二级二班多数同学组成的路测三队,指导员何克文老师和队长晏永卓带队,在崇山峻岭中测设甘洛至斯足运煤公路28公里。第二任务是从喜德县出发测设凉北森工局 公路 , 杨治朝老师接替何老师任指导员,同学们搭设的帐篷被隆冬大雪压塌,艰苦卓绝地勘测给铁路施工与制轨用木的运料公路,普雄至海拔3885米的新峰垭口57公里,新峰垭口至洪溪58公里,洪溪到最近林场21公里,612林场往北至614林场相距44公里,广茂的森林须测设更多的公路开发林区供建设需要 ,据刘素群同学回忆,当年普洪公路115公里野外测量结束,赶在大雪封山前撤至越西县城完成内业设计。 七、1966年春节后,路六二级二班全体同学由指导员杨治朝老师和晏永卓队长带队,组成新的公路四队赴凉山州,完成金阳至灯厂公路40公里勘测设计;接着完成德昌至盐边公路的前段__德昌至茨达公路31公里勘测设计。 八、1966年春节后,路六二级一班全体同学由指导员徐光礼老师和李宗泽队长带队,组成新的公路五队赴乐山境,为龚嘴电站完成沙湾经轸溪至龚嘴公路27公里施工图设计;1966年4月初赴冕宁县境,为建设锦屏电站,先沿雅砻江再越鸡纳店上锦屏山,勘测金矿(里庄)至洼里公路约60公里,手爬岩一段测量艰险之极,6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 九、桥六二级 杜秋仙、张德华、鲁克勤、胡居茂等同学,通过书写文章、查找资料、提供照片、微信讨论,回忆40个同学到川交公路设计院,由两院职工师生共同组建的两个桥队,测设了多座改建和新建大桥。 (一)、桥三队在指导员徐君兰老师和队长王隆昌带领下,勘测设计八座桥:(1)会理县东门桥、南门桥、洪川桥、通安区大吉塘桥,(2)冕宁县南门河桥,(3)甘洛县岩袋大桥,(4)美姑县美姑大桥,(5)崇州元通大桥。 (二)、桥二队在指导员邹天一老师和队长徐方带领下,勘测设计六座桥: (1)西昌南门河大桥和西河桥的两座石台木桁桥改成钢筋砼T型梁桥,(2)川云西路进德昌前,路线截弯取直移位至河的下游设一跨经为60米石拱桥,名为德昌大高桥。(3)勘测设计冕宁县城安宁河大桥(3_40米石拱桥)。(4)1966年春节后,测设完成乐山龚嘴电站大渡河悬索桥和绵阳川陕公路涪江大桥(予应力钢筋砼桥)。 十、 重庆交大路桥六二级三个班的同学和老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后,我们告别一起战斗过的设计院前辈,1966年7月回到母校重庆交通学院。</h3> <h3>  我们重庆交通学院的学子们,感谢 川交公路设计院老一辈对我们的关心,手把手地传帮带,从公路踏勘、外业测量到内业设计、纸上移线、二次改线等等,我们都获得了真实本领,所以我们心中十分怀念和鸣谢你们:老支书曹先民等,工程老前辈:郑耻愚、王继贞、李宗泽、晏永卓、徐方、王隆昌、田中杰、谭邦宁、马明典、罗维廉、张茂修、周志先、汤屈斋、任文典、陈万荃、周苹、陈端仁、薛振维、关大权、张龙凤、姚福华、何炳昌、龙正绪,选线组还有一个吃苦在前的藏族曾师傅,以及黎老广为代表的多个驾驶员师傅,他们不但在成都至项目现场往返安全行驶,每天还安全正点将我们送达目的地和返回驻地!特别感谢川交公路设计院的支书、医师、以夏治国为代表的司务长和厨师们!有了你们和当地政府的协调及各项工作,我们才得以吃饱吃好保持体力从而顺利完成各项任务。野外勘测劳累辛苦,每天爬山涉水晒太阳,早晚在住地吃饭,中餐厨师带着行军锅野炊,路测五队是廖师傅现场烧饭作菜,无论成都运来的干笋粉条海带腊肉,还是当地买的鲜肉蔬菜土豆,甚至地里长着的荞麦,经过银灰色行军锅灶一炒,美味佳肴久久难以忘记! </h3> <h3>  重庆交通大学道桥系各位师尊们,您们在校给我们传授理论知识、做材料试验、作地质实习、带路桥六一级和六二级的青年学子,到川交公路设计院,长途乘车至川西大地,“茫茫荒野展宏图,崇山峻岭铺彩路”,完成川云西路等多项公路项目和多座独立大桥的施工图设计!一面学习理论一面踐行勘测设计,深深怀念衷心感谢:肖乾金,何景华,张宗让,张正林,李直端,张海云,倪宗廉,钱天锡,郑孝达,黄杜(女),谭爱驺(女),李光义,吴其伟,韦博友,瞿光义,王向坚,张 力,徐时涛,周远棣,周朝治,周绥平(女),马雅兰(女),王克清等老师的谆谆教诲,还有指导员高光秀(女),徐君兰(女),邹天一,徐光礼,何克文,杨治朝,曾安平,王世杰等老师,既关心青年 政治进步,又给大家传授技术业务,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四 川省交通厅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陆续完成川云西路等项目的勘测设计任务,四川省交通厅向川交一处等五个施工单位相继下达施工任务,一批批比我们稍年青的十七八岁至二十来岁的男女工人,风尘仆仆来到建设工地,抓革命促生产,学习政治,关心时事,自编快板,宣传歌唱,鼓舞士气,学习榜样!开山点炮,挖运土石,砌筑挡墙,建涵架桥。我热爱川交一处至五处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兄弟们!当时没有大型施工机械,有空压机配以手扶凿岩机就很不错了,多数工人腰系安全绳立在陡岩峭壁之上,手工打眼装药爆破!他们不愧是英雄的筑路人!1966年至1967年两年时间,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按照川交公路设计院提交的设计文件,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巧斗塌方泥石流,不管日晒雨淋汗湿透,战天斗地齐声吼,“筑路儿女多奇志,定要高山低头河水绕道走!我用青春赌岁月,赢来祖国山川更景秀!” 四川雅安经攀枝花至云南华坪公路,全长七百多公里双车道公路终于向前延伸!有的同志为三线建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向牺牲的英雄们致敬!多数健在的人也老了,为了祖国繁荣富强,奉献了青春、力量和智慧!向这些作出杰出贡献的建设者们致敬!</h3><h3> 成昆铁路位于我国西部地质大断裂带上,地形险峻,谷深坡陡,地质复杂,落石、滑坡、塌方、泥石流、岩溶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被多国专家断言为“修路禁区"。1958年7月开工至1962年间“三上三下”,全线工程多次定测和变更设计。1964年8月,毛主席号召:“成昆铁路要快修”,“一定要把成昆铁路打通”!1964年9月,中国西南铁路总指挥部成立,徐文科等 18万铁道兵勇士和中铁二局、中铁四局组成共计30余万人的筑路大军,并肩作战,共同奋进!“要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在高原碎裂带上,开路架桥,钻山凿隧,开创了十三项世界铁路之最!1969年1至5月周恩来总理多次开会督促成昆铁路建设, 1970年7月1日,国家一级单线电气化铁路通车!铸就了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神话!军民共建7年修成的成昆铁路,穿越丛山峻岭、沟壑深涧,从成都至昆明,把攀枝花的血通联到全国的大动脉,从此血脉贯通,生命活力 充满了攀枝花 这座年轻的城市。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在西昌举行通车典礼大会,人民载歌载舞全城欢庆!凉山州和攀枝花的彝族同胞,第一次见到奔跑的铁牛,满怀感激敬意,处处洋溢喜悦之情。1984年12月8日,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成昆铁路沿线的烈士陵园,见证了不良地质地段开凿隧道之艰险!关山村至鸟丝河24公里就有21公里隧道,铁道兵某班战士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除一名胸痛先走出隧道的战士外,其余战友突遇冒顶坍方皆牺牲了! 我们向建设成昆铁路的老前辈和牺牲的英雄们致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h3> <h3>  随着1967年川云西路汉源至西昌段由单车道改为双车道,特别是昔日“溜溜滑滑泥巴山"交通条件的改善,108国道自成都到西昌的行车时间大为缩短,1970年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西昌市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建设发展和生活改善都将有深远的影响,彝族同胞和兄弟民族一道,将从闭塞的大山中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h3><h3> 重庆交通大学自1951年建校,毕业分配至西昌及其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县:冕宁、木里、德昌、会理、会东、盐源、越西、普格、美姑、昭觉、甘洛、雷波、宁南等,52级一58级28人,61级一65级9人,72级一89级55人,含专科生和干訓班在内共计92人。所以除了路62级2班同学与川交公路设计院共同测量设计外,所有从川云西路与各县镇乡相联的公路,包含从川云西路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约10公里公路,都是由设计院和上述92名校友,共同测量、设计、建设、管理、养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1982年交付使用,1984年1月至2016年11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活动已突破100次,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和设备技术最先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在西昌及其凉山州工作的各级干部(含交大校友)和各族人民群众,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了卓越成绩和巨大贡献!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现代空间技术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大凉山古老苍粟的彝族原始文化同在,数字时代与原始古老文明在攀西裂谷这块地域的不同时空交织,西昌邛海的壮观水陆美景及其全州民族风情,处处都呈现文化多元的共生状态!欢迎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友人的到来!</h3> <h3>  我们热爱光辉灿烂的伟大祖国,热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非常崇敬渡口市各级干部和各条战线的全体人民!重庆交通大学自1951年建校,公路桥隧水港等各类专业学生,毕业分配在攀枝花工作的校友:52级__60级共33人,61级__65级(含路訓桥訓)共122人,72级__85级共25人,合计180人。以上人数由《重庆交通学院校友通讯录1951一1991》统计而成。全国其他各所大学和攀枝花大学毕业分配在该市工作还有很多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团结奋斗,辛勤工作在全市各级机关和攀钢等各企事业单位,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大工业背景下的攀枝花钒钛之城!向攀枝花市人民致敬!</h3> <h3>  攀枝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三线建设的第一个特区,1965年3月4日,毛主席在冶金部部长吕东、攀枝花特区总指挥徐驰呈送的《加强攀枝花工业区建设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很好”。攀枝花市将这一天定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日",亦即攀枝花建市纪念日。1965年3月,攀枝花建设指挥部、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4月22日,国务院同意将攀枝花特区对外改称渡口市,地跨金沙江两岸,划定区域范围总面积1411.96平方公里。在极其艰苦环境的渡口保密信箱工作,内心还有着一丝优越感。大会战热火朝天,凝聚人们的智慧和力量,1970年7月1日,炼铸出来攀枝花第一炉铁水,1971年10月1日,又炼出了第一炉钢。被外国专家认定中国人无法冶炼高钒钛铁矿石的难关被我们征服了。中国人的钢铁梦在发出蓝光的沉甸甸的钢锭上得到了实现。这块钢锭回报了中南海的期望、全国人民的期盼。攀枝花几十万建设者,数千日夜为之付出的辛劳,人们用喧天的锣鼓来宣泄,中国人百年来被蹂躏被踐踏被殖民的历史为今天中国人自豪地改写,庆祝中国人的脊梁从此也可以用钢铁来铸造!朱家包包铁矿狮子山大爆破成功起爆,成为我国工业史上空前的爆破壮举。转炉前的钢花,像支票兑付了无数人的梦、青春、理想、艰苦与辛劳。攀钢雾化提钒试验成功,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闯出了新路。中国由此从钒进口国变为钒出口国。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攀西大裂谷是世界著名的大裂谷之一,在云贵川高原的莽莽群山之中更显深纵。山狠不过人,现在看兰家火山,昔日的高山不在,变成了巨大的深坑矿场,矿山在逐日降低,楼宇在层层增高!中国人在这里提取占世界50%的钒钛,攀西的阳光依然随日出日落而洒落峡谷,攀钢的巨大厂房仍然在大山雄锯,高塔拥簇烟囟林立,昔日的浓烟已改为水蒸汽, 生态植被花卉艳丽,环境越来越美,生产生活越来越好! 2008年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攀枝花市“钒钛之都”的称号,重点放在了更为宝贵的钒钛产品的提炼和深加工上,纳米钢铁技术的出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红的钢锭在轧机下进退,高铁轨梁穿梭似的忙碌,机械化的优雅做功,宏观的建构也变得理性优雅。大工业的工场,各种管道构成的世界,占据昔日大会战万马奔腾的场地,时间空间在山的消退,城市高楼的生长,人的智慧的延伸,倡导工业与人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工厂跨进现代化,一个高度工业化、统一化、秩序化、规范化、集约化的攀枝花大城市,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国成立七十周年!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无限光明的共产主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讲政治求创新,深化改革,继续开放,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奋斗,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