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明:此系列资料大多来自网络,有些是直接摘抄。传统的无锡己成为过去,现在的无锡完全是移植来的。每个城市都有她的历史典故人文传说,这是城市之魂。无锡之魂正在丢失,此系列就是简单和系统地介绍一下无锡之魂,留给新无锡人,特别是为数不多的老无锡后代。</h3><h3> 从寿梦(公元前585-公元前561年)开始,句吴国在无锡城建造皇宫殿宇,现今的东大街、大市桥、大娄巷、观前街和崇安寺一带。并建造战车兵器,训练军队。吴国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h3><h3> 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无锡建县。城邑西依梁溪河,距惠山2.5公里,南离泰伯渎(伯渎港)2.5公里。沿古制,无锡城邑分为子城和罗城。子城即内城,为县治外垣;罗城即外郭,又称外城。东汉《越绝书》载:无锡城“周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门楼四。其郭十一里百二十八步,墙高一丈七尺,门皆有屋。”这是有关无锡城郭的最早文字记载,表明至东汉时无锡已筑有完整的城墙,并设有城门、城楼。南朝《南徐记》载:无锡“旧罗城周围四里三十七步,子城一百七十步。”与汉代相比,子城与罗城都大为缩小,但两者的比例关系仍大体相当。</h3><h3> 唐末,吴王杨行密在无锡城东、南、西加筑外郭,并在原来4个正门(东为熙春门、南为阳春门、西为梁溪门、北为莲蓉门)的基础上,开顾桥门、新塘门、董家门3个偏门。以后无锡城郭又多次修筑。宋乾兴元年(1022年),县令李晋卿重筑子城,子城范围有所扩大,东接运河,西距梁溪。南宋建炎初,无锡外郭倾圮,为据城御敌,邑人仓促筑城。此后,无锡历次城墙修筑皆修外城,子城逐渐废弃。</h3><h3> 元朝曾实行禁止汉人筑城或补城的政策,到元末时无锡城墙已破损不堪。直到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元政府才不得不下令要求全国普遍筑城。元至正15年(1355年)无锡重修城墙。元至正17年(1357年),张士诚占据无锡,增广其制,开始用砖石砌筑城墙,废掉3个偏门,保存4个正门及南、西、北3个水门。《无锡金匮县志》载:元末无锡城“周围九里,城高二丈。”明洪武元年(1368年),无锡又缮治城墙,周围1620丈,高2丈,4门皆有城楼。弘治元年(1488年),无锡知县荣华又修缮了3水门,即南、西、北水关。但后来无锡城墙逐渐失修破败,文徵明的长子文彭在嘉靖年间写了一首诗,记无锡城:昔尝经此地,荒草蔽颓垣。狂寇频年至,危城一旦完。此时,无锡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已严重受损。</h3><h3> 明嘉靖33年(1554年),无锡知县王其勤为抵御倭寇的骚扰,率领全城人民用了70天时间,修筑了一座条石作墙基、巨砖包砌的坚固城墙。城墙周围1783丈6尺1寸,高2丈1尺。分设4座城门,东名靖海、西称试泉、南为望湖、北曰控江。城门前还加修瓮城,门上修城楼,分别为对育楼、抚薰楼、序城楼、企辰楼。之后,无锡城墙屡损屡修。清康熙、雍正、道光、咸丰年间,都曾作了几次修建,但城墙的形制基本稳定下来,与明代时没有太大的差别。清光绪《锡金县志》载,城周1854丈9尺7寸,合十二里一百十步,稍大于汉时外郭。</h3><h3> 在元末之前无锡城墙皆用土筑,时建时废,城墙界址也不固定。明清时期,无锡城墙改为大规模包砖,城墙形制、格局基本稳定,城墙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弘治7年(1494年)、清康熙28年(1689年)和清光绪7年(1881年)的无锡县城图都清晰标明城墙、城门的位置和形态,无锡城郭轮廓最终呈现略向东南一西北向倾斜的龟背状。朝向面南偏东的“龟城”,不仅顺应着常年的主导风向,而且体现了用最短的周边围合最大面积的科学建筑构思,同时又表达长寿永固的寓意。明清时期,无锡城墙与内城河、外城河及城中纵横交织的河道交相辉映,营造了浓郁的水城风貌。</h3><h3> “南门豆腐北门虾,西门柴担密如麻,只有东门呒啥买,葫芦茄子搭西瓜。”一首《无锡四门谣》,道出了当时城门内外繁荣的景象。</h3><h3> 至于四座城门名字的由来,大多依照自然景观命名。无锡的背面是长江,控江门由此得名,因多由河道通往五里湖、太湖,因此鱼虾交易很兴盛。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北门又改称为“胜利门”。望湖门,顾名思义,就是面对碧波万顷的太湖。位于南门外的“南禅寺”,至今仍是市民烧香祈福之地。靖海门也作“静海门”,东门的东林书院曾名噪一时;西门被称为“试泉门”,指的是天下第二泉。传闻是因为苏东坡留下了“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而得名。</h3><h3> 除了四座城门之外,另有三座水门,分别为:西水关、北水关、南水关。所谓水关,就是围绕在城墙周围的护城河,相当于在城门外又多了一道保护的栅栏。水关是为控制水流而设置,也是当时交通运输的要道的关卡,与城内多条河流相通。因城内到处都是河道,古时候会利用水关来防汛和抗旱。此外东水关也存在过,只是建造的时间相对较晚,为民国时期建成。</h3><h3>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座“光复门”也为无锡市民所熟知。据介绍,光复门的修建时间较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光复门应运而生。相关资料显示,光复门原址在现圆通路路口附近解放环路上。上世纪五十年代随无锡城墙一并拆除,为了纪念沪宁铁路建成后无锡城市交通的变迁,在环城古运河畔工运桥东易地重建了光复门,与火车站隔河相望。</h3> <h3>1689年城墙布局</h3> <h3>东门、靖海门(摄于1949年)</h3> <h3>南门、望湖门及南水关。</h3> <h3>西门、试泉门(摄于1937年11月)</h3> <h3>北门、控江门(摄于1941年)</h3> <h3>胜利门(摄于1950年),抗战胜利后由控江门改称。</h3> <h3>光复门(摄于1912年)</h3> <h3>东水关(摄于1951年)</h3> <h3>西水关</h3> <h3> 清末民初,随着无锡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空间已突破城墙边界,不断向外扩展。另外,在近代新式枪炮面前,城墙传统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弱化。城墙原有的城市防卫、划分城乡等作用不再凸显,反而成了影响路上交通的瓶颈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受天津、汉口、上海等开埠城市“拆城筑路”的影响,无锡也出现了“拆城筑路”的社会呼声。无锡工商界的代表人物荣德生1912年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工商会议后眼界大开,他认为“加强自治、兴办公益”是地方实业家的责任。返锡不久,便以“乐观子”为笔名写了《无锡之将来》一文,提出“欲辟大市街,不可不拆城”。此后,无锡工商人士及地方名流多次集议“拆城筑路”,并于1929年、1946年先后两次向江苏省政府呈请议案。尽管民国时期“拆城筑路”的两次议案都没得到批准,但此间无锡部分城墙和城门还是被拆除了,古城墙不再完整无缺。</h3><h3> 1910年,无锡的北门月城部分首先被拆除,后改建为商店,为无锡拆城之始。1912年4月,锡金军政分府拆除城东北角部分城墙,辟光复门,以连接汉昌路、公园路。1927年,国民党无锡县政府拆除了西门外凸出的瞭望台。</h3><h3> 1928年、1929年,当时两任县长孔宪铿、孙祖基都曾呈文给省府,要求拆城筑路,但因邑人杨某等人及大市桥一带商民联电“国府主席”蒋介石及部院省厅,表示反对,而使该提议“缓办”。所以只在西门旁辟了新西城门。1931年1月20日,南门月城开始被拆除。1938年5月21日,北门月城完全被拆除并改造城门。一些有识之士再次提议修环城马路,第一期从老北门至西门,长400多米,初定宽4米,沿城墙脚起算。但日军和汪伪县政府以 “确保治安”为由,不仅不同意拆城,还将东门、西水关、南水关、北水关封闭,一度禁止人船通行,直至抗战胜利后才解禁。1947年2月,西门月城、老西门城垛及西城门被拆除。1948年2月25日,开始拆除东门月城,并改建东门吊桥。</h3><h3> 解放后,无锡市人民政府采纳各界人士意见,集议“拆城筑路”。1949年12月,无锡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拆城筑路与取缔违章建筑物的决议》,正式作出“拆城筑路”决策。1950年3月,市政府组成拆城筑路指挥部,时任副市长包厚昌担任总指挥,市建设局局长季恺担任副总指挥。4月1日,于吉祥桥堍举行拆城筑路誓师大会,发动7600多人全面实施拆城筑路工程。至1951年3月10日,高7米、宽3米、全长5600多米古城墙全部拆除,拓建成16~24米的环城路全长5.56千米的弹石路面环城路(解放路),道路两边设人行道,皆植有法国梧桐,每至盛夏,绿荫茂然。</h3><h3> 整个拆城筑路工程,计拆砖石93940立方米,拆除房屋1281户、3117间42380平方米(主要是棚户)。拆除的城墙基石,一部分用于建新三里桥至吴桥沿河一带驳岸;一部分由苏南水利局调去,供苏州、松江专区兴修涵闸用。拆下的城砖,分别用于建造无锡市人民大会堂、苏南粮食仓库、苏南日报社房屋、吴桥商场、解放剧场、苏南行署招待所及苏南人民银行,充分做到物尽其用。</h3><h3> 为解决环城马路与环城河内外的交通问题,市政府在环城河上建起了八座桥梁,分别是三茅殿桥、西水关桥、南水关桥、槐树巷桥、小河上桥、田基浜桥、光复门桥、新开河桥。同时,在胜利门口和西城门口建成两个供游人休憩的小公园,胜利门的这个小公园在1956年改建小广场时被拆除。</h3> <h3>古画水城无锡</h3> <h3>1950年拆城墙誓师留影</h3> <h3> 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模式,在加快无锡城市现代化的同时,也割裂了城市的脉络肌理,抹去了城市的记忆。在古代“依河而建,依水而立”的筑城思想及“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观念支配下,无锡古城不论是在选址,还是城市形态塑造上,都突出了人工环境与山、水等自然环境的协调,营造了山、水、城相融的城市意境。直至晚清,无锡仍然保持依山临水、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形态,运河两岸建有低层数、坡屋顶、粉墙黛瓦的民居,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象,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城市特色。上世纪50年代初的“拆城筑路”可以看作是现代人对古代人遗留建筑的毁灭,而现在我们拆除则是上代人甚至同代人的建筑,城市建筑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与国内众多的城市一样,无锡城市更新发展也步入了建设——拆迁——再建设——再拆迁——再建设……的循环怪圈。这种简单毁灭式的破旧立新方式,固然可以缩短城市由传统向现代演变的进程,但也伤及了城市的根基,给城市留下了永久的伤痛。</h3> <h3>最近几年在火车站南广场隔外环城河建了不论不类的光复门</h3> <h3>望湖门</h3> <h3> 2009年无锡实施了望湖门抚熏楼重建工程,当年10月竣工,重新修复的望湖门尽可能保留了城门“原味”,采用了专门定制的长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8厘米的青砖,有部分古城墙砖是从和平新村拆迁现场搬运过来的,营造了老城门的庄重感和历史感。“望湖门”三个字全部集自文征明的手迹——因为文征明与明朝无锡知县王其勤是同时代人,他又常到无锡来,所以选了文征明的书法。而在城门的庭柱上,有清初无锡知县吴兴祚的对联——有吴地肇江南大,无锡人歌天下宁,红底金字的刻漆地屏上书写的是无锡知县王其勤的《无锡县城记》全文。另外还有著名画家蔡光甫《无锡古城风貌图》四幅复制漆屏,直径为1.22米的精美木雕《龙凤呈祥》等。这里与南禅寺妙光塔和明代古驿站遗址,成为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的重要景观。</h3> <h3>寺、河、门组成了新景观。</h3> <h3> 1967年夏天,玩得正疯的我傍晚刚回家,来了位美女生通知我去抗教中学报到加入红哨兵,所谓抗教中学,就是无锡市工人文化宫隔着振新路对面的教师进修学院,留守的部分教师和学生,来管我们这群玩得晕头转向的66、67届未毕业的小学毕业生,不久正式所谓“复课闹革命”。红哨兵基本不进教室,住在学校四楼礼堂,自带寝具,百人大地铺,沒有学生食堂,一日三餐跑回家吃,整天舞枪弄棒,当然不是真枪,我得到的就是练刺杀用的木枪。还一本正经参加了阅兵,头排不知那弄来八支不辨真假的冲锋枪,踏着正步呼着口号走过三阳广场接受巿领导检阅。</h3><h3> 二届并一届的初一连排编制,所以我现在同学群的名称是“二连二排”。做的笫一件事,就是拣砖敲珊瑚土铺筑篮球场,同学们借了板车,就近去南门月城内拣砖,那里的南裨寺和妙光塔在文革初期己化成了一堆乱砖瓦。所以说学校那几片篮球场是文物铺就的,现在的南裨寺和妙光塔都是假文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