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家乡好一一湖州历史文化街区红门馆前掠影

似曾相识

<p>  红门馆前隶属于湖州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馆驿河头范畴,位于霅溪河东岸,与馆驿河头隔河相望,是河岸边的一条小街,东起旧归安县河的仓桥,西至右文馆前。因处于原弘文馆前而得名,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一1435年)在原泰定仓旧址建弘文馆作为科举试场。清康熙时湖州知府陈永命重建,乾隆元年(1736年)为避弘历名讳,改名右文馆。同治初毁,同治四年又重建,因所有的馆堂大门均漆成朱红色,故俗称“红门馆”。</p><p> 这里是明清湖州科举考试的主舞台,也是当时湖郡七县士大夫实现人生理想的地方,也正是这里,1911年11月6日这天,成立了辛亥革命湖州临时军政府……</p><p><br></p> <p>   ↓高耸的神父楼</p> <p> ↓颇有诗意的店名『饮烟故事』,饮烟起了,我在这里等你……</p> <p> ↓霅溪河上连接馆驿河头和红门馆前的青莲桥</p> <p> ↓馆驿河头一侧廊桥柱上写着: </p><p> 館驛河頭館驛巷</p><p> 青蓮橋堍青蓮閣</p> <p> ↓红门馆前一侧廊桥柱上是: </p><p> 碧瀾堂裏評賢守</p><p> 紅門館前考童生</p> <p> ↓青莲桥上远眺苕梁桥</p> <p> ↓河对面就是馆驿河头</p> <p> ↓眺望骆驼桥</p> <p> ↓骆驼桥上望青莲桥</p> <p>  红门馆前原来有座天主教堂,是民国9年(1920年),由天主教会美藉马神父购地建造,是湖州天主教的活动中心。1945年,湖州天主教会在湖州红门馆前创办景行小学,解放后景行小学收回国有改称五爱小学。1952年天主教活动被迫停止,文革结束后,湖州天主教以多种方式要求落实宗教政策,开放湖州红门馆前天主堂,但无结果,却在1996年,市五爱小学为扩建校舍拆除了红门馆前天主教堂,而且是在湖州天主教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自被拆除后市天主教徒多次以多种方式要求市有关单位提供拆迁天主教堂的合法手续,特别是1997年,市天主教爱国会成立后,爱国会以组织的名义出面多次要求市有关单位提供拆迁手续,均无果,无人为此担责。在二十世纪末,竟然还如此不重视对文物的保护,不得不说是一种……</p><p> </p> <p> ↓这是整体往东迁移了14米的天主教堂神父楼</p> <p> ↓据悉,原计划这儿将打造一个集茶产品交易、品茗、表演、展示、鉴赏、茶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体验式商城,如今只留下“红门茶城”四字高悬。</p><p> </p> <p> ↓在此区域采用黄色的清水砖墙建筑以唤起昔日曾经有过的色彩记忆……</p> <h3>  2008年,在新华路与毗山路交叉口附近另建天主教堂,2010年7月竣工。新教堂建筑宏伟、气派,各种功能齐全,为天主教信徒们带来了福音。</h3> <p> ↓红门馆前34号,天主堂南楼(修女楼),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由美籍马神父扩建,为四开间二层楼房,清水砖墙小瓦顶,上设吊顶天花,下铺架空地板,西山墙外安铁制楼梯,东山墙外保留当年建造的老围墙,是天主堂建筑中仅存的一栋建筑,也是湖州现存数量不多的清水砖墙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 <p> ↓修女楼西南角一隅</p> <p> ↓虽然历经百年的风雨侵蚀,墙体也有所斑驳脱落,但整体建筑仍完好无损,坚固结实,可见从前的建筑建造严谨,不折不扣。</p> <p> ↓新建的红门馆前与原来那条破旧的小街相去甚远,作为湖州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些宅院是从别处迁建过来的,集中保留保护好,为后人留下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p> <p>  红门馆前48号至69号,是一群粉墙黛瓦的院落,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仿佛在告诉每一个过往的行人,这里曾经演绎过无数湖城士人的豪情与悲欢……  </p><p> </p> <p> ↓红门馆前48一50号</p> <p>  52一60号的章宦试馆是当年的考场,章氏试馆为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为荻港章宦所建,前临馆前路,背靠霅溪,门前有“仁济堂墙界”碑,后有“章宦试馆墙界”碑,碑嵌于墙角。章宦曾为湖州府试官。</p> <p> ↓红门馆前52一56号</p> <p> ↓红门馆前58号</p> <p> ↓红门馆前60号</p> <p> ↓红门馆前62号现为一家儿童摄影馆</p> <p> ↓吴兴电话公司旧址</p> <p> ↓红门馆前80号,民国四年(1915年)在这里成立了湖州历史上最早的一家电话公司,全名为商办吴兴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现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红门馆前82号是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沈希曾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宅地一事,沈希曾与岳父潘遵岳发生冲突,经归安县派员勘察后作出判决,地产为沈氏所有,并提出要求:“沈希曾不得另生枝节,潘遵岳亦宜安分守己,慎毋以健讼为能也,其各禀此判。”</p> <p> ↓红门馆前82号位于一条小弄深处</p> <p> ↓门额上题有『天道酬勤』四个字</p> <p> ↓红门馆前90一92号是一家取名“云曦社”的瑜伽场所</p> <p> ↓嵌入墙角的仁济善堂界碑</p> <p> ↓红门馆前94号为创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湖州仁济善堂,属于湖州民间社会举行的慈善事业。</p><p> </p> <p>  仁济善堂是清代湖州社会救济事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也可谓首屈一指。</p> <p> ↓光绪御笔『惠周澤洽』</p> <p> ↓据光绪《归安县志》卷十八记载,清光绪四年,晋豫等地大旱饥,仁济善堂绅董劝捐银数万两,解往赈饥,经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御赐『惠周澤洽』匾额给仁济善堂,悬挂在关帝像上方,以答谢神灵并顺应民情。后人将御匾摹刻成牌供民众瞻仰,今有幸复得此牌,配上碑帽作重树展示,意在褒扬古往今来之善人善事也。</p> <p> ↓这是新建的浮雕</p><p> 上面雕刻着“书声琅琅”、“挑灯夜读”、“菰城赶考”、“童生院试”、“金榜题名”、“悲欢离合”等反映当时的学子生活之若干片断,内容丰富,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立体感很强</p> <p>  ↓书声琅琅</p> <p> ↓挑灯夜读</p> <p> ↓菰城赶考</p> <p> ↓童生院试</p> <p>  ↓金榜题名</p> <p> ↓悲欢离合</p> <p> ↓红门馆前122一128号为沈家大厅,屋主为民国时期《申报》编辑沈量南(音),该建筑是从衣裳街吉安巷移建在此,迁建后增设门厅,形成了现三进深院落格局,建筑呈清中期传统民居风格。</p> <p> ↓今红门馆前团结巷7号宗宅,是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时,考官们商讨制定评分标准以及如何防范作弊的地方。辛亥革命时理想主义者沈谱琴、钱恂等人起义前也在此议事。</p><p> </p> <p> ↓团结巷4号,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一1435年』在建弘文馆作为科举试场,因馆门为朱色,故俗称红门馆,这一俗便少了份儒雅,它原本是明清时期湖郡七县应试童生的考场一一士大夫实现人生理想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1911年11月6日这天,成立了辛亥革命湖州临时军政府。</p> <p> ↓辛亥革命湖州临时军政府旧址</p> <p> ↓宽敞的叶宅位于今团结巷1一5号,三开间二进深,两面临街,是清末科举考生和监考官膳宿之地,当时楼下部分是卖文具的店面,楼上部分出租给考生居住。也是后来湖州军政府要员聚会和休息的地方。</p> <p> ↓大摆渡口</p><p> 这儿是流经湖州城区的两条河流一一苕溪与霅溪汇流的地方,依旧时风水学看是一处环境位置十分优越的地方。</p> <p> ↓大摆渡口和苕梁桥隔河相望</p> <p> ↓每到一年一度的童生试(考秀才),各邑考生坐船经馆驿河在大摆渡口上岸后,先在周家宅院歇脚。</p> <p> ↓红门馆前大摆渡口周宅是一座复合型的大院落,坐北朝南略偏西,据说周家的先祖曾在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一1908年)朝中做官,后在大摆渡口4号至7号置地建宅。民国初年,周氏在城内开设“周金春绸布庄”,是当时城内有名的商铺之一,颇有财力,遂在原宅院后面增建了一横排6间楼房,并在东侧建单披楼屋5间,从而形成如今通面宽25米,通进深50米的规模,建筑面积约二千二百柒拾叁平方米。</p><p> 周宅大门内置退堂门,外设私家八字河埠,相距足有10米,从风水学考虑特设一道砖细影壁,彰显传统大户民居的气派。</p><p> 周宅最大的特点是布局严谨,保存完整,内部装饰花样繁复,别致高档,正厅前“视履考祥”额砖雕门楼飞凤图案奇特精美,正厅前廊与两厢贯通,形成“凹”字型轩廓式样,后建楼房的装修虽然已带有民国早期的风格,却与整个老宅组合得体,相得益彰,堪称晚清湖州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代表之作。</p><p> </p> <p> ↓对着正厅的门额上题有 “视履考祥”四个字</p> <h3>  “视履考祥”的意思: 处于人生艰难跋涉之途的子君,应该经常检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并考察前途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以此表达了主人希望自己及子孙都能谨慎为人的心愿。</h3> <p> ↓彰显传统大户民居气派的影壁</p> <p> ↓现辟为沈家本纪念馆。湖州市文物保护单</p> <p> ↓中国近代法制第一人一一法学泰斗沈家本</p> <p>  ↓大摆渡口巷</p> <p> ↓远离城市的喧嚣,徜徉在红门馆前石板路上,感受那一份清静,一份久违了的古朴……</p> <p> ↓红门馆前还有一处城内最大的清代道馆一一三仙观,清同治初毁后重建,为全真教龙门派道场。</p> <h3>  在这是生活了大半辈子,却对湖州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在这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日子,偶尔走进湖州历史文化街区,有兴趣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就曾经发生在我们这片热土上,今天得益于美篇来记录这一切与大家分享……</h3> <h3>  红门馆可以说是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中具有代表性且保留较完整的科举文化建筑群,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