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行之一:挺进姚家峪

顺其自然

<h3>  岁次己亥正月二十九,第二天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自此蛰虫惊醒,天气回暖,万物复苏。</h3><h3> 上午八时许,借督查森林防火之机,我们一行三人不打招呼直奔北大山林场姚家峪林区。该林区位于岸堤镇西北方,以姚家峪村为核心,辐射周边16个村庄,林区面积5000余亩,植被茂盛,林相良好,是全县单体最大最远的国有林区,也是目前最大的侧柏林区。</h3><h3> 从县城驱车1小时左右,我们来到山下的林区值班室,没见到护林员王树厚。一联系,王树厚已早在山顶巡山了。又经过40分钟艰难爬行,费尽周折,最终在海拔515米高的水塘崮顶和王树厚会合。</h3><h3> 王树厚今年62岁,中等个,性格开朗,善言谈。攀谈得知,他从1989年上山护林,一干就是三十余年,因工作认真,还成为林场第一个入党的护林员。王树厚说,这些年看山护林有压力,就怕出啥漏子,晚上没睡个安稳觉。但更多的是对这片山这些树有了深厚感情,像自家看着长大的孩子,一天不到山上溜几圈,心里就不踏实,在重点防火期连媳妇和外村的女儿女婿都要上阵。王树厚说,到时年龄大了不让看了,也一样会到山上转转,发挥个余热,多个耳目也是好的,他已经舍不得朝夕相处这么多年的林场了。其实,和王树厚有同样林场情怀的护林员还很多很多。</h3><h3> 姚家峪三面环山,地理独特,环境优美,村民善良淳朴。在村北山壁上有一处隋唐时期的摩崖造像,保存完整,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这里的特产“姚家峪香椿”上市早,口感好,香味浓郁,品质放心,是不可多得的舌尖美味。目前,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姚家峪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特色村,老百姓也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h3><h3><br></h3><h3><br></h3> <h3>北大山国有林场,管辖着姚家峪等6个林区,面积18000余亩,为全县四大国有林场最大林场。下图为林场总部</h3> <h3><font color="#39b54a">连绵不断的山脉构成了姚家峪林区,辐射16个村庄5000余亩。</font></h3> <h3></h3><h3>该村隋唐时期的摩崖造像,已被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从山下隐约可以看到石壁上的造像石刻(白线杆中间附近便是)。</h3> <h3>李存葆的长篇报告文学《沂蒙九章》里记载的“界湖才是北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h3> <h3>爬到半山腰,在这里干了十年场长的刘元舜指着远处说:“北面那些山都是我们林场的!”</h3> <h3>山上原来住着很多人家,现在都搬山下住了,还留存着一些残垣断壁。</h3> <h3>山上已经冒绿的葱和正在发芽的香椿,仍诉说着美丽的故事。</h3> <h3>一个月后,这些不起眼的香椿将成为城里人的舌尖美味和村民的摇钱树。</h3> <h3>有松树的那片是国有林场的,这边是村里的,界线很明显。付出总有回报,这也是林场人最大的自豪!</h3> <h3>“边界树”像列队的士兵坚守着这方阵地。</h3> <h3>石有树,才有了新的高度。</h3> <h3>树有石,才有了坚实的根基。</h3> <h3>树与石相依相偎,和谐共生。</h3> <h3>在水塘崮顶,巡了半天山的老王见到我们也是很高兴,总算坐下来休息休息。</h3> <h3>山顶上曾有几十户人家,都是周边村民为了躲避土匪、鬼子时临时搭建的。现在有些盗墓的还时常来挖“宝藏”,也带来了安全隐患。</h3> <h3>老王说那边就是蒙阴界,还有个大水库。</h3> <h3>下山的路上有几个獾扒的新窝,树上还有许多鸟窝,说明生态确实好了。</h3> <h3>这个碾盘直接用了地里长出来的石头,让你知道了什么叫“稳如磐石”。</h3> <h3>这两年,姚家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特色村,每年都吸引很多人来此游玩。</h3> <h3>还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业蓄势待发。</h3> <h3>对每一位来客,这里的老人都笑脸相迎,真诚而亲切。</h3> <h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防火常抓,青山长在!</h3> <h3>祝愿姚家峪明天更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