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上世纪50年代初,我踏进了小学的校门。我的小学当时就在《岳麓书院》北侧的文庙内。</b></h1> 01 文庙 <h1> 当时进、出学校的大门有两个,这是南校门。上面题有"道冠古今″4个大字,是表彰孔圣人的。从南校门可以看到对称位置的北校门。</h1> <h1> </h1><h1><br></h1><h1> 南校门外有一片种类多样的乔木林,枝叶繁茂。但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并不是夏日里这儿的阴凉,而是秋天各种果实从树上掉下后,捡起来塞进口中的开心!</h1><h3><br></h3> <h1> 这是梧桐籽。小小的果实长在一片片"调羹″上,我们称之为"调羹粒粒″。咬开后是一小团白色淀粉状的东东,味道一般。</h1><h1> 野果图片均来自网络,谢谢作者!</h1> <h1> </h1><h3><br></h3><h1> "鬼爪子″。网上介绍学名叫"枳椇″(zhǐjǔ)。</h1><h1> 鬼爪子富含水分,很甜但稍有点涩,很受小伙伴们的欢迎。</h1> <h1> </h1><h3><br></h3><h1> 酸枣子。味道酸酸的,小伙伴们也非常欣赏。</h1><h1> </h1> <h3> </h3><h1>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捡到很多酸枣子,可以带回家交给妈妈,妈妈将它们冼净后与南瓜一起蒸熟,然后压成片状,在太阳下晒干,就成了"酸枣子粑粑"啦!味道又酸又甜还有嚼劲</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想起來都要流口水!</span></h1><h1> 而且酸枣子里面的核洗净晾干后,用小绳将它们串起来,可以做"跳房子″游戏的用具。</h1><h3><br></h3> <h1> </h1><h1> 野枇杷。野枇杷也是酸酸甜甜的,有时也有点涩。</h1><h1> 吃过野枇杷后,嘴巴、牙齿都是一片乌黑!如果不擦干净,回家是要挨骂的。</h1> <h3><br></h3><h1> 吃这些野果时,都是捡起来在手上擦擦就塞进嘴里,也没听说有谁肚子不舒服。可能是当时的环境太好了吧。</h1><h3><br></h3> <h1> 这是北校门。上面的4个大字"德配天地″当然也是赞美孔圣人的 。</h1> <h1> 北校门的侧面。围墙内外的色调以红色和黄色为主,颇具皇家气派。</h1> <h1> </h1><h1><br></h1><h1> 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按家所在的位置,要排着路队分别从南、北校门走出学校回家。每支路队还有一名路队长,负责维持秩序。</h1><h1> 那时根本没有拐骗小孩之事,上学、放学都没有家长接送。就连刚进小学一年级的小孩也是自己来去。</h1> <h1> </h1><h1> 进入校门,是一个小小的前院,两只石獅矗立两边。我们上学时,这里安放有滑梯和跷跷板,供小学生们课间或放学后玩耍。我们班一年级时的教室,就在照片右侧(可看到教室的窗户)。</h1><h1> 走到这里,当年小伙伴们的欢笑声似乎就在耳边迴响。</h1> <h1> 这个小小前院的东面,现在矗立着一座孔子的雕像。</h1> <h1> 由前院拾级而上,通过大成门,即进入文庙大院。</h1> <h1> 当年文庙大院内没有种树,视野开阔。两侧的房间原来都是教室或教师办公室,现在这些房间都已改为陈列室了。</h1><h3></h3> <h1> 大成殿也曾做过教室,我们班四年级的教室就在大成殿内。</h1><h1> 能在孔圣人的大殿内上课,真是太"高大上″了!</h1><h3></h3> <h1>现在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像。</h1> 02 半学斋 <h1> 五年级时,我们班的教室设在《岳麓书院》讲堂北侧的《半学斋》内。</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半学斋》也</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很不平常哦,因为毛主席、蔡和森等人曾在这里居住过。</span></h1> <h1> 《半学斋》内左侧的房间,我们上小学时都是教室。</h1> <h1> 左侧第一间就是我们班五年级时的教室,现在已成为《岳麓书院历史陈列》的入口。</h1> <h1>内有《岳麓书院》的石碑。</h1> 03 忠孝廉节堂 <h1> 从《半学斋》出门左转,即进入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和张拭会讲的《讲堂》。</h1> <h1> 因为当时朱熹书写了忠、孝、廉、节4个大字,篆刻在两边的墙上,所以《讲堂》又称为《忠孝廉节堂》。</h1> <h1> 《忠孝廉节堂》中的讲台和两张太师椅后面的《岳麓书院记》,均是后来建立的。我们读小学时,整个讲堂空空如也,是我们课余或放学后游戏的好地方。</h1><h3></h3> <h1> </h1><h1><br></h1><h1> </h1><h1>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没有I Pad。但我们玩的游戏实在太多了!(以下游戏图片均来自网络,谢谢作者!)</h1><h1> 例如跳房子。</h1> <h1> 跳绳</h1> <h1> 踢毽子</h1> <h1> 打乒乓</h1> <h1> 捉迷藏</h1> <h1> 丢手绢</h1> <h1> 老鹰捉小鸡</h1> <h1> 煽"油板″。</h1><h1> 油板用香烟壳子折叠而成,一般为三角形。为增加力道,常塗上桐油。 这是男生喜欢玩的游戏。</h1><h1> 以下均为男生喜欢玩的游戏。</h1> <h1> 拍"洋菩萨″</h1> <h1> 滾铁环</h1> <h1> 抽陀螺</h1> <h1> 打弹子</h1> <h1> 跳橡皮筋。 这是女生喜欢玩的游戏。</h1><h1> 以下均为女生喜欢玩的游戏。</h1> <h1> 丟沙包</h1> <h1> 捡石子</h1> <h1> 翻绳</h1> <h1> 挑火柴棒</h1> <h1><br></h1><h1> 还有在沙堆上挖坑;用铁钉在泥地上划线;分成两队打"游击战″;冬天天冷时一群小孩靠在墙上挤来挤去互相取暖——"挤油渣子″;下雪时用两条篾片、加上三块木板自制的简陋雪橇,呼啸着从斜坡上滑下……各种各样的游戏,全是充满欢笑的童年回忆!</h1><h3></h3><h1> 那时没有补习班,没有钢琴班,家庭作业很少,一般在学校里就做完了,根本没有回家后再做到晚上九、十点才能完成的情况。</h1><h1> 与现在的孩子相比,我感到我们的童年实在太幸福了!</h1> 04 大礼堂 <h1> 从《忠孝廉节堂》走出《岳麓书院》大门,正对面就是湖南大学的《大礼堂》。</h1> <h1> 这座富丽堂皇、极具民族风格的建筑于1951年动工,1952年建成。</h1><h1> 1953年初,湖大的李达校长调武汉大学,当时在大礼堂召开欢送大会。我们子弟小学的学生(我有幸是其中一员)在舞台上表演了节目,欢送李达校长走上新的工作岗位。</h1> <h1> 大礼堂的前坪,曾作为湖大每周一次放映露天电影的场地。电影放映前,白色的银幕悬挂于前坪两根长杆之间,放映机就安置在礼堂上方的圆窗内。</h1> <h1> </h1><h1> 电影票5分钱1张,但银幕反面是不用买票的。小伙伴们早早吃过晚饭,就拿着小板凳赶快到银幕反面占好位置。</h1><h3></h3><h1> 反面看电影,字都是反写的,因此我们都练就了快速看反字的本领,到现在都没丢!</h1><h1> 当时我还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总认为坐在正面若看到的是脸部,那么坐在反面看到的就应该是后脑勺。因此反面肯定看后脑勺多,所以不用买票。小时的一些想法真是既幼稚又好笑!</h1><h3><br></h3> <h1> 这幢建筑是不是也夠气派?其实它是大礼堂北侧的配套设施——公共厕所!没有想到吧?😄😄😄</h1> 05 胜利斋 <h1> 《岳麓书院》大门外南侧有一个小池塘,名"饮马池″;池塘上建有一个小巧精致的茅草亭,名"风雩亭″。该亭原建于清乾隆年间,1984年重建。</h1><h3></h3> <h1>《胜利斋》就在饮马池的边上。</h1> <h1> 《胜利斋》当时是湖大的教工宿舍,内设有公共食堂。</h1> <h3><br></h3><h1> 1952-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消,我妈妈当时就读的会计系并入武汉中南财经学院。妈妈到武汉去了,爸爸带着哥哥和我在《胜利斋》的公共食堂搭伙食(姐姐当时在长沙市一中寄宿)。</h1><h1> 《胜利斋》的伙食实在是太好了!现在想起当时的菜肴都要流口水。伙食费每人每月8元,8人一桌。</h1><h1> 早餐馒头、包子、花卷、稀饭,配有油炸花生米、白砂糖、各式酱菜,还有不限量供应的豆浆!</h1><h1> 午、晚餐均是五菜一汤,真材实料,份量很足,而且十分美味可口。如果每月再加2元钱(每月10元),晚餐就是六菜一汤,更加丰盛了!现在10元1个的盒饭能吃到什么呀?</h1><h1> 小孩子还对一件事非常感兴趣,就是晚餐前向大师傅要锅巴吃。食堂烧饭是大灶,锅底的锅巴真是又香又脆,味道好极了!</h1><h3><br></h3><h3><br></h3> <h1> 《胜利斋》门外有一棵大樟树,当时分杈处比较矮,小孩子也能爬上去。</h1> <h1> </h1><h1> </h1><h1> 每天晚餐后从《胜利斋》食堂回家的路上,哥哥和我又可享受一顿精神大餐!因为爸爸会和我们讲故事,而且讲的都是引人入胜的世界名著。例如《基度山恩仇记》、《侠隐记》(现译名《三个火枪手》)……等等,听得我们真是如醉如痴!</h1> 06 吹香亭 <h1> 文庙北门外也有一个小池塘,名"黉(hóng)门池″,与南边的"饮马池″相对应。池中也有一个亭子,名"吹香亭″。也是原建于清乾隆年间,1984年重建。<br></h1> <h1> 抗日战爭中,吹香亭毁于战火,但石桥还是保留了。这是1984年修复前的照片(照片来自网络,谢谢作者!)。</h1><h1> 我们上小学时,常常和小伙伴们在石桥上玩耍。</h1> <h1> "黉门池”内种有荷花。夏天荷花绽放,傍晚时分到此处赏花,晚风吹拂,荷香沁入心肺,令人陶醉!此景属岳麓书院八景之一:风荷晚香。</h1> <h1> 吹香亭后面的红墙绿瓦建筑,当时是湖南师范学院的生物楼,里面有好多动、植物标本。</h1> <h1> 生物楼标本中最出名的就是"岳麓山老虎″了。</h1><h1> 1955年初,人们在岳麓山后山发现了一只老虎。公安干警打死这只老虎后,由当时的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师生制成了标本。</h1><h1> 学校离生物楼这么近,但不知什么原因,当时老师并没有组织我们去参观这只老虎标本。</h1> 07 爱晚亭 <h1></h1><h1> </h1><h1> 从《岳麓书院》后面出来,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上的《爱晚亭》。小路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到春天时,会有许多小螃蟹藏在溪水小石头之间的缝隙中。当时我们常打着赤脚下去捉螃蟹,回家后叫妈妈用油炸了来吃,味道很不错!</h1> <h1> 现在这条小溪已不复存在,成了一片绿化带和仿古建筑。</h1> <h1> </h1><h1> 《爱晚亭》是中国4大名亭之一,始建于1792年。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亭上的"爱晚亭″三个字,是由当时湖南大学的校长李达,专门请毛主席提写的。</h1> <h1> 上小学时,我们常在爱晚亭后坪举行各种活动。例如跳集体舞、拔河比赛、踏青、秋游等等。</h1> <h1> 《爱晚亭》四周有许多枫树,深秋时满山红叶,格外迷人。</h1><h1> 当年我们常常到这里来捡漂亮的红枫叶,回家后夹在书中欣赏。</h1> 08 我的老师、同学 <h1> 小学老师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杨文浩老师。杨老师面容清瘦、慈祥和蔼,对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关爱。非常遗憾,我没有杨老师的照片。</h1><p class="ql-block"><br></p> <h1> 我一直记得发生在我身上的两件事。一是小学三年级时,我不幸感染了麻疹。大家知道,麻疹的疹子要发出来,必须要伴随发烧。但当时医生认为是感冒发烧,一直给我服用退烧药,结果疹子憋在身体内发不出來,病情非常危险!杨老师到我家来看我,对我妈妈说:"这不是感冒,是麻疹。赶快用盐荽菜(北方人叫香菜)煮水擦身,让疹子发出来就好了。″ 我妈妈照办后,果然全身红红的疹子发出来了,病情化险为夷,杨老师挽救了我的一条小命!</h1><h1> 二是患过麻疹后,当时身体非常虚弱,上课老是打不起精神,有几次甚至趴在课桌上睡着了。同学要喊醒我,杨老师总是制止:"她身体不好,让她睡吧。″ 杨老师让我上课睡觉,至今回想起来,心里都是暖暖的!</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小学同班同学中最出名的就是她,当时的名字是"李谷贻″。</h1> <h1> 小学同班同学中,最最巧合的是她和我:</h1><h1> 我们俩同年、同月、同日生;小学、初中同班,高中同年级,大学学校相邻;老伴都是上海人;现在我们退休后都定居在上海!</h1><h1> 这张照片是读大学时拍的。</h1> <h1> 现在我们每年都一起过生日,晒几张生日照。</h1> <h1> 1986年春节,小学毕业29年后,我们班举行了一次聚会。邀请到5位老师,来了20位同学,盛况空前!</h1> <h1> 5位老师。从左至右:音乐课罗伟老师,美术课张祖存老师,数学课王玉鹤老师,教导主任任培灿老师,自然课雷师昭老师。</h1> <h1> 20位同班同学与老师的合影</h1> <h1>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盛大聚会再也不可能出现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与同年级小学同学或中学同学一起活动啦。</h1><h1> 实际上,小学同学大多数也是中学同学。</h1> <h1><b> 当年,我们的小学在校门口是没挂校牌的。直到最近,才从一位同学晒出的小学毕业证书上知道了确切的名称:湖南师范学院员工子弟小学;我们小学的班级是:第十一班。</b></h1><h1><b> 祝愿各位同学健康快乐,开开心心度过幸福的晚年!</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