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h3><h3> 刘西萍</h3> <h3> “不须候吏沙头报,驿站悬知是古城”,在古老的秦陇坂道和丝绸之路上,岐山多驿站。八百里秦川不仅留下马鸣嘶嘶,更有过客囊中的干粮精品一一岐山锅盔。</h3><h3> </h3><h3> </h3> <h3> 岐山锅盔, 形似锅底,大如锅盖,因而得名。宴宾待客,锅盔是少不了的乡土上品。 斜刀切成3、 4厘米见方的小块装盘,就是一道美味小吃。<br></h3> <h3> 油酥锅盔,口感香酥。 面中加清油上色,金灿灿的亮,又配以大油成酥,佐以食用盐、十五香,发酵面与“死面"调配适宜,讲究水分少面要“干”,由一人骑跨在铁杠上压制,面香与调料香在层层压制下融合,快成形时表面压上芝麻小茴香 。面团在大师的铁杠下一会儿变得滴溜圆。再稀疏的压出牙边。一个花边面丕就做好了。放在大老铁锅中用麦草火慢慢烙制。锅盔进锅,香味四飘。当一村子的人沉浸在香味中酣然入睡后,主人家一屋子出锅的锅盔像一群士兵整装待发。清晨,锅盔一个个撂起半人高,装上三轮车,晃晃悠悠地来到美食城。<br></h3> <h3> 它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哪家要搬新房了,它必随着客人来贺喜,锅盔被虔诚的扣在新床上,由一年老的长辈念叨祈福:保佑新家平安顺随!礼完后才能上桌待客。</h3><h3> 谁家孩子出生了,第三天必是跟着欣喜的外婆探女看娃,锅盔用大红布包了,俗称"扣锅盔”,富意保佑免灾 。它又成了宝贝孩子的“护身符”。</h3> <h3> 若论筋道,就选白锅盔,它既可切块吃,又是羊肉泡配馍上品,因制作工艺手法独特,再加手工掰成碎块,层次更多,吸了汤汁软而不烂,馍香与羊肉的鲜美叠加,吃后唇齿间久久留香。</h3> <h3> 锅盔,一年四季,不仅在岐山走街串巷,活跃在家家户户的喜庆中 ,更是走南闯北,快递着 国人想念的“岐山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