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智慧展特色,思维导图巧结合 ——头闸小学“2515”教学模式与思维导图的结合

🐻小曹老师🐻

<h3>  头闸小学地处农村,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纪律、卫生、行为习惯等千差万别,教师自我发展参差不齐。为了使师生多元文化快速沉积为整齐划一的一元文化,实现角色回归,定好位、起好步,全身心投入有效课堂改革,我校在李校长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行“2515”教学模式与思维导图的结合,以“课改促质量”。<br></h3> <h3>  “2515”教学模式(25分钟教,15分钟练)的基本环节: 1、检测预习(通过检测发现问题,达到以学定教) 2、探究新知(说为主导,体现说的多样性) 3、当堂测试(检测内容: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尽量当堂完成上交作业); 4、课堂小结。 <br></h3> <h3>  李校长就“2515”教学模式的使用作解读:1、检测预习,以学定教;(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需要教师前一天进行前置预习,将一些简单的内容布置给学生去学习。课堂上的检测题可以是判断、填空、选择等多种方式,问题的设置也尽量做到宁缺毋滥,能起到画龙点睛及穿针引线的作用即可。2、探究新知,此环节教师将教学目标或重难点问题化,课堂上体现以“说”为重点,让“学、思、辨”结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体现“会说了就会做了”的思想。以上两个环节需要25分钟。3、当堂测试,此环节是对预设的学习目标或重难点掌握程度进行回归行的检测,是考察教师教学的效果,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教师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练习题或活动,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的效果。要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及时点评。4、作业及课堂小结。(3、4环节需要15分钟)<br></h3> <h3>  新学期到来我校积极响应教体局号召,将思维导图与“2515”教学模式结合,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对众多知识点的自由组合或建构多种方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法的改革;使学生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手段,应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能力。 <br></h3> <h3>老师们的作品</h3> <h3>学生们的作品</h3> <h3>  3月7日,语文组开展组内听课活动,六年级曹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女娲造人》。利用“2515”教学模式和思维导图的巧妙结合,将“2515”模式中的前置预习改为学生做思维导图预习课文。整堂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通过预习检测解决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同时又通过三个问题件来解决课文重点。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利用希沃白板5的思维导图功能梳理文章内容。思维导图充分展现了一堂课的精髓,展示了一堂课的魅力。思维导图主题明确,内容清晰,层次分明。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结构和层次,必将成为广大学生所掌握的优秀学习方法之一!<br></h3> <h3>  看,孩子们在自主预习时完成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孩子们充分的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课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r></h3> <h3>  一幅幅图画,充分展示了孩子们读书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获,同时也显示了每一个孩子自身都有巨大的潜能,等待着我们老师去发掘。<br></h3> <h3>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深入开展以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发展为核心的2515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思维导图的结合。在新课程背景下,努力寻求一种变化、一种变革,不断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br></h3>

导图

思维

预习

学生

教学模式

课堂

检测

学习

教师

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