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长街(Nanchang Ancient Street)是无锡的著名古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繁华中心地段,大运河北通长江南达太湖的世界文化遗产。</h3><h3> 在高楼林立的无锡市中心,温婉绵长、古色古香的南长街是一方柔情似水的心灵归处。南长街内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畔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h3><h3> 街区由南长街、京杭大运河无锡段(运河古邑)、南下塘、伯渎港、大窑路一带等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组成。</h3><h3> 运河古邑以古运河为轴,占地18.78公顷,由寺、塔、河、街、桥、窑、坊等众多景观组成特色环境,构筑了独具风韵的江南水弄堂。而始建于明代、飞架运河两岸的“清名桥”则是街区内的重要历史文化标志。</h3><h3> 2014年6月22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中的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组成部分。</h3> <h3>清名桥</h3><h3> 清名桥是南长街上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无锡市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1980年代,日本歌手尾形大作所演唱的《无锡旅情》、《清名桥》更使这里名声藉甚。</h3><h3> 清名桥为明代万历年间,寄畅园主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俗称“清明桥”。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兴,桥毁,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至今存址于故。桥拱旁原本各刻有一幅楹联,惟文革时凿去,再也无法辨认。</h3> <h3>大公桥堍</h3> <h3>南长街“运河古邑”牌坊</h3> <h3>大公桥</h3><h3> 民国以后,南上、下塘两侧计有十三家丝厂,时往来丝厂工作之女工,需乘船摆渡过运河。1929年,振艺丝厂一名女工在摆渡时不慎落水身亡,厂主许稻荪为平息事端,便集资建桥,荣德生知情后,亦襄赞建桥。这座架构在清名桥与跨塘桥之间的桥梁最终完工于1930年4月,并定名“大公”。大公桥系三跨钢筋混凝土桥,颇具近现代工业风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