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寺的传说《上篇》

🌺日复年复🌺

<h3>作者:九峰三泖</h3><h3>编辑:日复年复</h3> <h3>  说起福田寺,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上海市志、松江县志、小昆山镇志等等---可福田寺记载资料文档里却很少很少。。</h3><h3> 我是出生在泖河边的界泾村,属于该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理应有责任查它个水落石出。福田寺在泖河与斜塘河交接汇口北岸,是小昆山南端界泾村(古代叫草棚头村)的区域。所以我有理由去探寻福田寺的历史踪迹。这些日子来,我趁白天或晚上便扎进界泾村里,走访了当地的八九十岁老人家中逐一追寻追溯其根源----正是:</h3><h3>九峰三泖写传说,不知深浅夸海口。</h3><h3>进入百家追踪迹,留下故事颂家乡。</h3><h3> 据松江县志记载:宋代淳祐十年(1250年)建有“福田寺”一座,民国25年(1936年)又建“大王庙”,寺庙香火较盛。福田寺已有宗教活跃上千年的历史了,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改为碾米厂、再后来成立乡粮管所机构所替代。。</h3><h3> 小昆山镇志记载:界泾集镇位于大港镇西南角的泖湖与斜塘两水道交汇处。宋淳佑十年,僧人赵仲圭募资建寺一座,名叫福田寺,寺院内有一棵树龄1000余年的古银杏。明末清初,界泾己成水市小镇。民国25年(1936年)缮建大王庙。民国28年后,小镇屡遭战事侵扰,寺庙几度遭焚毁,现仅存比石湖荡镇的江南第一松一一一罗汉松还要粗的干年银杏树桩一段,现有市文物单位用标牌设置保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近存毁余了的佛像(小昆山人称老爷),被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全部处理焚毁。现今己荡然无存。。</h3><h3> 据松江报(2012年11月14日头版新闻)题目《茸城银杏叶己黄(我区七十棵古银杏得到合理保护)》中[记者:张小小]报道:“松江树龄最大的一株古树就是银杏,位于大港米厂内。史料记载,这株银杏树龄己经超过1000年,原来生长在福田寺大雄宝殿前,当地老人都说这是一棵吸尽天地精华后具有神灵庇护的‘宝树’。据说这株古树千年来树冠一直很茂盛,是附近居民夏季纳凉的好去处,1952年,因树洞中成群的蚂蚁影响了纳凉人休息,他们用枯枝干草燃烟熏虫,不慎导致古树焚烧。三天二夜的大火将参天古树烧成了一具驱壳。然而奇迹发生了,古树死而复生,烧剩的树皮上竞又萌发新枝,中空的躯壳里又重新长出一株小银杏树,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孙树’”。</h3><h3> 据说,兴盛时期的福田寺,曾与杭州灵隐寺、徐州平山寺、西安牛头寺、五台山甘露寺、嵩山少林寺、峨嵋山仙峰寺、灵山大佛寺等有名的寺相提并论,与附近的小昆山上的九峰寺还要远扬名外。鼎盛时期,福田寺共有五千零四十八间房屋。各间不一,内藏十八罗汉、八仙、千佛手、观音菩萨等上万尊佛像。上海市区、昆山、金山、青浦等附近百姓纷纷前来烧香拜佛。企盼年年五谷丰登、六蓄兴旺,岁岁风调雨顺、安康幸福。。</h3><h3> 建寺之前,一位看风水算八卦的老道与八仙中最后一个入仙的曹国舅从太湖袭驶而来,渡经泖河与斜塘交汇处,只觉:寻声鹰叫盘空中,觅看水急旋涡潭。势翻震泽蛟龙窑,物至旋涡不见了。于是老道对国舅说:“此处河流有奇样,是龙潭仙气之穴位,建此寺庙必将造福千秋万代”。。</h3><h3> 正说着,只见天空上踏云而来的观音菩萨,对他俩说:“此乃确系龙潭仙气之地,地球上任何地势都不及此处灵气,太白金星和国舅爷你俩即日起想法建造寺庙,缺银两到天宫银库去领,寺庙图纸已设计完成到如来佛那儿去拿,遇困难去找宋朝僧人赵仲圭。”于是转身踏云远去。。</h3><h3> 自此,他俩按照观音菩萨的指点,停舟靠岸,登上岸一看,确系烟雾弥漫仙气劲足的龙象之地。国舅爷情不自禁地赞叹:“怪不得天宫班子不惜动用天宫银库,在此处筹建福田寺。”太白金星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此处建造福田寺,正是无量功德,赐福于人间黎民百姓,将来必成地球上经济、文化、人才集一体的国际大都市。”于是他俩作了分工,太白金星去如来佛那儿拿福田寺设计图,曹国舅原本做官出生,寻找组织人间中的能工巧匠,拿他来说,这是小菜一蝶、小事一桩。。</h3><h3>话说太白金星从如来佛拿来一大叠福田寺建造的设计图纸资料,加上曹国舅己找了天下能工巧匠,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准备敲桩剪彩,就在此时,蓝天上空来了个观音菩萨,左手拿一只仙瓶,右手用瓶里的仙水轻轻一弹,在开工福田寺敲桩处滴下了一点仙水,忽然在仙水滴落之处,长出一颗小苗,不一会儿渐渐长粗长高,看得周围上千百姓个个惊讶万分。在云中的观音菩萨对下面的人群说:“这颗银杏树,是为了省去天宫银库的运银劳力,在筹措福田寺需要银两时,专门由国舅爷负责管理此树,需要多少银两就从树上摇下多少银两,若是有银两另作他用的企图,树上的银两是摇不下来的,故你们谨慎用银,不可妄念贪欲之心,切记!”曹国舅正要叩头,观音菩萨却一溜烟追云而去,早已影无踪迹。。</h3><h3> 自建寺工程开工之后,参与人员边照设计图纸模样,边抓工程质量,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打造世上最为宏伟壮观、最为佛教全套、最为雕刻细腻、最为琳琅满目的寺庙。这次工程多亏天仙赠于的那颗银杏树,所以不需要偷工减料,尽心按照设计图纸建造一点不成问题,经过六年零六个月的工程筹建,终于五千零四十八间房屋按质按量竣工。天仙们闻知建寺房屋完工,纷纷踏云看个究竟。不看不知,工程的宏伟壮观,比天宫还要好、还要美。一间间房屋设计新颖、错落有致,只见屋顶屋檐处处是龙腾凤舞、奇光异彩。精雕细刻的墙壁胜似戈壁滩莫高窟的壁画、胜似清明上河图、胜似西藏拉萨的梵宫。有的天仙看后直觉,象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兴喜万分。尤其那些女仙们三五成群议论着这儿好、那儿美。的确,此乃福田寺构造,集聚仙地之灵气,采撷世界之精华。经八卦八爻易经阴阳之法,通天仙人间天地心脉之道。此寺比紫禁城壮观、比圆明园值价。难怪来观之仙个个称奇。。</h3><h3>建寺房屋竣工之后,接下来工程是室内上万尊佛像的设计雕塑,它比房屋建造更为复杂、更有难度,尽管有千万份设计图样,若去实际操作,要完美无暇,怎乃谈何容易?在这当儿,负责此寺筹建的总指挥曹国舅忽然想起观音菩萨提醒过的“遇困难、找赵仲圭。”那么赵仲圭,是何方人氏的贤人,他有如此能耐的魔法,连天仙不能解决的难题,让他去破解呢?原来讲起赵仲圭,他的血地是小昆山镇大娄沈泾浜出生,排行十三,父亲叫赵云聪,是做竹篮、竹席世家的一位技术能手,经他手工做过的竹篮竹席都有奇美的图案,所以赵家编织的竹篮竹席很好卖,因此全家生计全靠卖篮收入。母亲赵顾氏,原名叫顾菊梅,生性聪明贤惠,原出生在泖河南岸的湿里张村浜,心功很巧,会刺绣、会纺纱织布,刺绣、织布的图象栩栩如生,着是惹人喜爱,她几乎学一样精一样,待到亭亭玉立、出阁之岁,经媒妁之言、嫁到了大娄沈泾浜做篮姓赵之家,婚后年年生一个小孩,待生出第十三个孩儿时,真的成了一把铁搭,一打副筷子的家庭现状了,尽管足襟见衬地生活,但还是生活难以维持。有一天夫妇俩一商量,赵顾氏回到娘家,用一只脚盆把刚出生的赵仲圭放进去,孩儿身边写了姓名和时辰八字条纸,狠狠心肠放入自己的母亲河一一一泖河随缘而去。谁会想到,这孩儿的血管里却遗传着父母亲最聪慧的基因、细胞、血液,天赋的绝顶聪明世上少见。这孩儿刚氽出河面不远处,元始天尊早己算出看中,赶快腾云驾雾把小孩抱回昆仑山上,进行精心培养。</h3><h3>天庭饱满赵仲圭,绝顶聪明小神僧。画像留在福田寺,功盖世间无人比。</h3><h3> 僧人赵仲圭,年少人聪慧。手中拿羊毫,一笔价万金。</h3><h3> 画塑福田寺,功高创辉煌。万代瞻仰你,永远留世册。</h3><h3> 一支羊毫一壶墨,画出美图值一国。</h3><h3> 神童赵仲圭,修炼昆仑山。天尊好徒儿,世童无人超。</h3><h3> 小僧赵仲圭,静坐修禅心。观音旁边教,懂得做人道。</h3><h3> 从小爱看画,七岁胜马良。雕琢万尊像,晶莹剔透美。</h3><h3> 昆仑山上两神童,入神看画忘回寝。元始天尊喊他俩,还是看画没听见。</h3><h3> 元始天尊抱回胎儿到昆仑山上,从他襁褓衣里看见有一纸条写着时辰和姓名,于是就不改名了,就叫赵仲圭吧。此孩养得二三岁间,由于父母亲基因的遗传,特喜爱画画之类,有一次元宵节,元始天尊抱他到集镇去玩,走到镇上那小孩看到一张《白鹤福寿图》,竟不肯离开,天尊一离开他就哭,真拿他沒办法,只好把那张图买回去。自此,元始天尊根据孩儿的图画天赋,开始重心培养画画,至五岁,已能与世界名望画家相提并论,至七岁己是胜过神笔马良的笔画了。八岁起开始在法华寺学习、修道精雕细刻类的各种象形佛塑,因他是绝顶聪明的绝世奇才,又是元始天尊的得意门生,所以各佛各像的组合一悟即通。成了一名世上最懂图画、雕塑的专家。这次福田寺上万尊佛像的整体组合,搞得完美,定然非他莫属。。</h3><h3> 寺内雕佛开始之前,由于曹国舅工作繁忙,只能太白金星亲自到昆仑山元始天尊求救,元始天尊早己知建造福田寺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当然一口答应他的要求,把年少的门下赵仲圭放了,并千叮咛万嘱咐要徒儿把这功德无量的寺佛雕塑做得天衣无缝,否则被后人唾骂。赵仲圭听了师尊的一番教诲,跟着太白金星下山,以快马加鞭的心情,很快来到福田寺。。</h3><h3> 上千名能工巧匠待等赵仲圭一到,心里却不相信自己,都摇摇头,来了这么个小毛头能行吗?有的老匠师心里有些不服气。可是你们的意识都错了。古人云:“自古英雄出少年”。虽他象个小毛头,却完美完整雕塑上万尊各不相同的佛像,非他不可。他是元始天尊的得意门生,是观音菩萨点的将。。</h3><h3> 待得人力、财力、物力一切停当。又选了亇二月十二的百花生日,开始分派各位能工巧匠的雕佛范围,在看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必须接受孩儿赵仲圭的修整方案,五千零四十八间有五千零四十八间的设计图纸和方案,各间里面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图纸和方案。真是错综复杂、工程浩大。。</h3><h3> 由于按部就班,思路清晰,上下配合,随着时间的延长,各间佛像的正身越发地献媚出来,尤其那个少年赵仲圭,日夜奋勤,巡察每尊佛像有无暇疵,一旦在细微之处有一点小毛病,他就会亲自动手,真正做到心到、意到、笔到,塑造的人物都在他的意想之中,远远胜过图纸设计要求。经过上千名能工巧匠八年零八个月的精雕细塑,终于上万尊完美无暇、光彩照人的佛像展现在世人眼前。。</h3><h3>荡然无存福田寺,</h3><h3>历史记载有传闻。</h3><h3>只言片语虽不多,</h3><h3>百姓那儿广流传。</h3><h3>宏伟壮观福田寺,</h3><h3>万尊佛像显辉煌。</h3><h3>千年银杏留踪影,</h3><h3>文化瑰宝藏此寺。</h3><h3><font color="#ff8a00">【故事今天就讲到这 待续——】</font></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