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杂悟 述而第七

無相(葛瑞军)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述而第七</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b>【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b></h3><h3>孔子说:“传述古人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深信而且喜爱古人的文化思想,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有人认为“老彭”是老子和彭祖两人,也有人认为只指彭祖。总指是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人)。”孔子三句话给了我们三个深思。“述而不作”,孔子一生删《诗》《书》、定《礼》《乐》、赞《易》、修《春秋》,只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修定,自己没有写作过任何书籍或创造了什么新的思想。我们后人到好,到现在可是“不述而作”,标新立异,动辄就是新思想,新创作。光是四书五经译注也不知有多少版本。(说到这我也该交待一下,我杂悟论语首先是学习经典,感悟人生。其次绝不标新立异另创什么高论,力求能真解圣人之意,和同识之人共享。);下来“信而好古”,我们也和圣人走了相反方向。不知从何时开始,疑古之风甚行。人们遇事不在自身找原因,以至“打倒孔家店”曾一度还是社会日程。弃古厌古更好像“深入人心”,有好古者定被叽为“老古董”,崇洋迷外一度成了社会病;再看“窃比我于老彭”,秦汉以后儒家道家好像有了“宗派”之争,一些社会闻达、历史名人也争在其中。孰不知我们儒家至圣孔老夫子还“窃比于老彭”(老子、彭祖都是道家人物)。后人真是辱没先人!把自己的“声色货利”之争硬是搬出祖宗假人假意来了所谓“派别之争”!!!</h3><h3><b>【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h3><h3>孔子说:“静默地认知感悟修身之道,对修身做学问不感到厌烦,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对于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默而识之通常人们认为是默默的记住所学的知识,其实有些至深的道理,只能自己静默的体悟,如前面子贡讲的“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有些东西是无法用语言和行为表达的,只能“默而识之”,向内心求,自己体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一种学习和育人的态度精神。但如何才能不厌不倦,就要以此为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以“学、诲”为乐,自然就不厌不倦了。</h3><h3><b>【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b></h3><h3>孔子说:“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孔子之忧也是今世之忧,人类的文化进退与否我们先不讨论了。我们看看孔子是如何面对这个忧的,下文用孔子日常生活告诉了我们。</h3><h3><b>【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b></h3><h3>孔子闲居在家的时,衣着整齐端正,面色和悦舒展。孔子面对上述世忧没有怨天尤人,哀声叹气。而是“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不正是前面称赞颜回“不迁怒,不二过”的体现,这也是圣子“往者不悔,来者不豫 ”的大境界。</h3><h3><b>【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b></h3><h3>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孔子又一次对世风的感叹,这次用自己衰老,梦不见周公而叹。也在表明他周游列国后,认识到自己个人无力扭转这个乱世,只能通过文教进行文化传承才有希望。自觉衰老更感教育弟子的迫切。下面就谈到教育了。</h3><h3><b>【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b></h3><h3>孔子说:“立志于道,据守于德,依据于仁,精通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这孔子提出了他真正要讲的学术思想。我们要一以贯之的理解“道、德、仁、艺”。首先志要高远,要悟道,做学问做人要悟到人生、世界的究竟~“道”。但不能空谈心性,悟那个不可说的“天道”,要按道修行才有所“德”,德者得也,有所“德”自然体现为“仁”了。“仁”用的发挥必须在具体的“艺”上了。可以看到最高的“道”最终发挥到了“六艺”,今天讲到各行各业的具体工作中了。这才是儒家讲教育做学问的最高的学术思想。我们修身做学问要有主旨、大志,但绝不能空谈心性,要一以贯之到身边的事上练。同时,也看到“不可得而闻之”的大道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自身,不管你从事什么“艺”都有道。反过来讲,艺精则仁现,仁现则有德,有德自可见道。</h3><h3><b>【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b></h3><h3>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南怀瑾先生认为:所谓自行束修,就是自行检点约束的意思。束修指见面礼,学费。我觉自行束修不是指主动拿干肉交学费去学习的人,难道交不起学的人孔圣人就不教了。“自行束修”应是指自我学习的人(直译自己向自己交学费),“自行束修以上”孔子意思是只要来我这学习的人,我都给他教诲。才不管你有没有学费,还是贫穷富贵,高低胖瘦,我都教。这才是“有教无类”,什么人都能在他这受教。下来就探讨另一教学方法了。</h3><h3><b>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b></h3><h3>孔子说:“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前面我们看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这里又提出因时施教的概念了。我们大家都有学习经验,日常我们对一些知识,老师叮嘱十遍好像还是忘了。可是一但有上述“愤”“悱”的情况,在那时得到的知识,只听一次终生难忘。在这我们搞教育的要注意了,不是让你去捕捉学生“愤、悱”时机去教学。反过来讲是我们要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导他出现“愤、悱”之时以教之。“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不复”也不能理解为那就不再教他了。而应理解为不用这种方法教学了,换个方法再教。不然,怎么能叫“诲人不倦”呢?</h3><h3><b>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b></h3><h3>孔子在居丧的人旁边吃饭,从来都不吃饱。孔子在这一天中哭过,就不再唱歌。有人说孔子很注重生死,所以见丧者就不吃饱,哭而不歌。我们普通人更注重生死,可在丧宴上吃的满嘴流油,喝的酩酊大醉的人很多。其实孔子不是刻意的不饱食,哭而不歌来显示尊礼什么。而是见到居丧者,触景生情以戚,戚而不饱食不歌是自然的感情流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子中,发而即中节而谓之和”。这是展示了孔子面对生活的“中和”状态。</h3><h3><b>【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b></h3><h3>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我就去敬事而行,不能任用我,我就远避世事。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子路说:“夫子如果统率军队,那么与谁同行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赞同的。一定要找面临大事谨慎存仁、又善于谋略而成大事的人共事。” 孔子再次称赞颜回拥有这种“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的心境。通过与子路对话,也提出儒行不能仅有“暴虎冯河”的匹夫之勇,还要能有“临事而惧”的仁,“好谋而成”的智才行。要“智仁勇”全俱才行。孔子与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静,通过子路提出“暴虎冯河、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动,人生的修行学问自在这动静之中。</h3><h3><b>【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b></h3><h3>孔子说“富贵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话,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贵富不合于道就不去追求,而去做自己爱好的事。”有人说这里孔子说明富贵与道的关系或求富之道。我理解是在表明贫穷、富贵与道无关。富贵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喻富贵可求也看出富贵不是孔子的人生追求。修身做学问悟道才是“吾所好”。就像我们今天说的人生观、价值观,孔子是不以富贵为人生价值观的。我们今天的人们以金钱为价值观仿佛成了“天道”,西方拜金主义盛行。除了富贵还真不知还有什么“所好”。</h3><h3><b>【子之所慎:齐,战,疾。】</b></h3><h3>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齐、战、疾”往小说在个人身上,“齐”是斋心、“战”是与人相处不争、“疾”即无病养生了。往大说“齐”是指国家祭祀之斋了,“战”是国之存亡之战争了,“疾”是瘟疫之疾民众之养生了。孔子所慎的不是上节所讲富贵如何得之,而是敬慎“齐、战、疾”,小以修身大而忧国忧民。</h3><h3><b>【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b></h3><h3>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不承想《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前面《八佾》篇讲: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仅是对音乐之美的欣赏,更是对内容之善的向往。在这通过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来表明孔子克己复礼,对王道仁治天下的理想。</h3><h3><b>【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b></h3><h3>冉有问:“老师会做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有怨恨呢?”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做卫君的。” 前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子路为何不悦呢?就有种传闻说孔子和南子谋卫国政权。看来冉有也听到传言而问子贡。子贡通过问老师对伯夷、叔齐的认知,“求仁而得仁,不怨”,明白老师不会做卫国国君这种僭越礼制的事,人生目标和伯夷、叔齐一样,不以得君位为乐,终身求仁无怨。下面又引孔子语说明孔子这种人生价值观,不为卫君的道理。</h3><h3><b>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b></h3><h3>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程子说的准确,圣人不是以吃粗粮,喝白水才叫快乐。是喝白水、吃粗粮这贫穷的生活改变不了圣人的乐。圣人之乐即我们前面探讨的颜回之乐。如有好的生活条件圣人一样接受,前面不是讲“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孔子有这样的胸怀,怎么会违礼抢夺卫君的位置呢?</h3><h3><b>【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b></h3><h3>孔子说:“让我年轻数年时间,五十岁开始研究《易经》,可以没有大过错了。”从这又可以看到孔子是学而知之者。另也看到孔子的学习总结“学《易》,可以无大过”。《易》作为三玄之一,历经三古(上古伏羲画卦,中古文王做卦辞、爻辞,下古孔子作十翼)是中华文华的源泉。有人研究说,道家是《易》的阴,儒家是《易》的阳。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这里又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可见《易》包罗天地,形而上论天道知天命,形而下修身无大过。</h3> <h3><br></h3><h3><b>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b></h3><h3>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雅言像我们今天的普通话,正式的官方语言。这不光指出形式的雅言范围,结合上节也指出了儒家思想的文化来源:《易》、《诗》、《书》、《礼》。</h3><h3><b>【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b></h3><h3>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叶公因何问孔子,我们不得而知。但凭“子路不对”的态度,应该是对孔子所为有所怀疑或不太友好,因其身处高位子路只能不回答。孔子讲“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正是孔子一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写照。其乐喻以“不知老之将至云尓”,意思修身之乐连自己的年龄都忘记了。如果叶公之问还有别意(让孔子出仕等),意思连自己老少都忘记,才不会管你们的“闲事”。</h3><h3><b>【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b></h3><h3>孔子说:“我不是天生有知的人,只是喜欢古老的文化,并且勤快的去获取知识。”前面三节其实都从不回角度展现孔子以学求知的生活。这借孔子语做了个总结。孔子是学而知之者,不是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指出学习的方向和精神。下面就谈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了。</h3><h3><b>【子不语怪,力,乱,神。】</b></h3><h3>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古代传下的文化也有善有恶。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学习继承精神,就像下节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孔子好古也是有原则,不是全部教条照搬接受,子不语“怪力乱神”,就像我们今天讲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才有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了。</h3><h3><b>【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h3><h3>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而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孔子不仅好古,更向今人身边人学。这也是学而篇“无友不如己者”的体现。以这种学习态度精神,不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人人可为我师焉,每个人都有我们可取或借鉴的地方。</h3><h3><b>【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b></h3><h3>孔子说:“上天赋予德行于我,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孔子经宋国遇险,桓魋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在弟子们的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后说了这句话。有人说孔子亊后吹牛,有天保护他,桓魋杀不了他。这真如孔子所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这是讲他以德服人,桓魋没理由杀他。孔子祖上是宋国人,带众多弟子经过宋国,可能恒魋怕他们离下来,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才欲杀之吧。孔子们离开,自没有了杀孔子的道理。</h3><h3><b>【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b></h3><h3>孔子说:“你们认为我对你们所教有所隐瞒吗?我没有什么隐瞒的。我的所有学问都在和你们共处的日常行为中,这也是我的为人。” 佛家禅宗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人老想寻觅到一个得道高人能指点迷径,能迅速悟道成仙成佛。孰不知大道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内心。孔子的弟子也有这种疑惑,认为孔子还没有将最高的道传给他们,孔子才这样说。《中庸》上讲“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费而隐”就是说道无时无处不在,孔子一生依道而行,要你自己去悟。那里有个方便法门,让你顿悟,成圣成贤,成就人生。</h3><h3><b>【子以四教:文,行,忠,信。】</b></h3><h3>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历代经典文献、道德修行、忠诚、守信。” 上面弟子疑惑老师教而有隐,这里总结了孔子的教学方向了。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其实四个方面如程子所言为内外两部分。“文、行”是要在实践生活中学文以行,把学到的知识要自然运动到自己的行动中。是外现的能力之教。“忠、信”为本,是人内在的品德修养,就是德育了。忠信为德育之本,“文行”要建立在“忠信”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培养出“知行合一”的贤人。</h3><h3><b>【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b></h3><h3>孔子说:“圣人,我不能见到;能够见到君子就可以了。”又说:“完美的人,我不能够见到了,能够见到有操行的人就可以了。没有的却装作有,虚空的说成充足,穷困却装作宽裕,这样的人是很难保持好的操行的。”我们今天“圣贤”连用,形容那些有德有道之人。古人对圣和贤是有区分的。圣人是指那些得道,修行已达最高境界的人。贤人是指能依道而行,还在修行路上的人,相当于君子。圣人即善人,君子即有恒者。圣人善人不得见,连有恒者也难见了,究其原因“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这岂止是春秋时的世风,时隔两千多年,今之世人继承发挥更甚古人。“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一度被奉为出来做事的不成文标准。装出的“有、盈、泰”本是欺骗别人,还美其名曰“面子”、“形象”、“对别人的尊重”。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径最终受到了天道的严惩。民间借贷危机、信贷危机、经济危机,一时让这些“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浮出水面。“非法积资”、“奔盘”、“跑陆”等名词算给这些人敲了最后的丧钟。我们真该惊醒,我们这个社会人与人若缺失了信用、信任。个人内心无有忠信。这个社会还怎么向前发展运行。物质文明的高速文展不一定是人类文明的究竟。</h3><h3><b>【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b></h3><h3>孔子钓鱼,不用网捕捞;射猎飞禽,但不捕捉归巢栖息的鸟。这和不能竭泽而渔是一个道理。有人说这体现了孔子的仁慈,不知这是从何谈起。用今天的话讲是顺其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吧。其实这正体现了顺其自然,不走极端的道理。把这节放到这,是让上面所谓“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既使真想“有、盈、泰”,也要懂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道理。</h3><h3><b>【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b></h3><h3>孔子说:“大概有不知所以就妄加创作的人吧,但是我是不这样做的。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吸取它,多看并且记住它;这就是学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次也”,“知之次也”即是说是学而知之者)。”这里孔子又一次提出自己是学而知之者。还指出学而知之要“多闻多见”。其实,在《学而》篇中“子张学干禄”中已提出如何“多闻多见”。述而篇其实是对学而篇的发挥。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学而知之者,或困而知之者。我们不是生而知之者,又不愿做困而不学者。我们就要“多闻多见”,要懂得奉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的道理。</h3><h3><b>【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b></h3><h3>互乡的人很难与他们交流沟通。有一个少年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感到困惑不解。孔子说:“我们应该赞赏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落后。何必做得太过分呢?别人洁身自爱以求进步,我是鼓励他的进步,不只记他过去的不好。”这才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我们今天对人也有这种地域上的成见。如某某地方人利害、不讲礼等。其实土话说的好,哪里也有好人,哪里也有坏人。我们应学学孔子大度的精神,不能偏激片面理解别人。</h3><h3><b>【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b></h3><h3>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因孔子见互乡童子,门人惑。孔子又进一步用“仁”来讲“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的道理。因为“欲仁,斯仁至”。一方面说明“仁”道无处不在的道理,另一方面也说“仁”就在我们自身,求“仁”无地域、地位、学识高低等差别,只要“欲”,去做,人人可以得“仁”,人人可以成圣贤。</h3><h3><b>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b></h3><h3>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古代不允许同姓结婚,就像我们今天讲的不能近亲结婚,同姓结婚要出了“五服”才可以。鲁国最早是周公的封地,吴国是泰伯后人的封地,都是姫姓。陈司败认为鲁君同姓结婚,不知礼。孔子讲“知礼”,是认为陈国与鲁国之间往来,陈司败不应议论鲁国国君私事。曰“知礼”正是国之外交之礼。而不是因鲁国人结党妄言“知礼”。借此事,孔子还不忘对弟子巫马期进行教育,“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思“有过勿惮改”,如果自己有过错,有人能指出来,要感到幸运。这样就能像颜回一样“不二过”了。</h3><h3><b>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b></h3><h3> 孔子与人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让人反复咏唱,然后再跟着唱。这里不是说孔子爱唱歌,上面讲有过能改,这里就讲见善能迁了。</h3><h3><b>【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b></h3><h3>孔子说:“文章的学问,我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君子之道,我还没有做到。”孔子四教“文、行、忠、信” ,“文”通过学习都能得到,可要把“文”运用到行,“躬行君子”就不是所有人做的到了。“吾未之有得”意思不是一件事两件事做到算得,要一生做到。正如后面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h3><h3><b>【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b></h3><h3>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这是对上节的继续发挥,孔子用“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来躬行君子之道。还在求仁求圣的路上,还未达到圣、仁的境界。像我们前面讲的是“贤人”了。孔子“若圣与仁,则吾甚敢?”并不是过分自谦。公西华回答也属实言。</h3><h3><b>【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b></h3><h3>孔子患病,子路请求为夫子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诔》记载有:‘为你向天地神祗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有人认为这是孔子不信鬼神不迷信的体现。我理解这还是上面躬行君子之道的继续说明发挥。朱子曰:“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子路之祷是形式上的祷,若祷的实质是“悔过迁善”,孔子曰“丘之祷久矣”,不是说孔子早就祷告过,是“悔过迁善”一直是孔子躬行君子之道的行为。这不是“丘之祷久矣”?</h3><h3><b>【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b></h3><h3>孔子说:“奢侈就会骄横不逊,俭约就会固陋(固执寒酸)。与其不逊,宁可固陋。”这里是讲过奢过俭会走两个极端:“孙”和“固”。朱子曰:“奢、俭俱失中,而奢之害大。”两者必要取其轻重,宁“俭”以固,也不能“奢”而不逊。老子不也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h3><h3><b>【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b></h3><h3>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君子“往事不悔,来事不豫”,心像一面明镜,如佛家讲的“物来则应,过去不离”,像我们今天讲的“活在当下”,自然是胸怀宽广,坦荡荡的了。小人因往事纠结,如一些人不会原谅自己、别人,钻牛角尖;又为未来的名利着急,不停“规划”妄想。这样的人一但受挫遇阻,常是怨无尤人,又怎能不“长戚戚”。</h3><h3><b>【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b></h3><h3>孔子温和厚道但很严厉,威武庄重但不显得粗暴,谦恭而又安详。《述而》篇结束了。最后,通过孔子的容颜给我们展示出一个君子该有的中和之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