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红旗厂

雨落忘川

<h3> 文:寒梅</h3> <h3>  红旗厂,在馆前镇的大山深处,又名红旗机器厂(也称兵工厂)。上世纪六十年代,出于战备需要,这里曾经是高射机枪等武器的重要生产基地。2008年兵工厂改制搬迁后,这里才对外开放。</h3> <h3>  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侄儿开车载着我们一家人前往探访这座藏匿深山的红旗厂。</h3> <h3>  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厂门口。侄儿按响了喇叭,一个老大爷急匆匆地走过来,使劲地拉开了两扇大门,见到我们,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谢过大爷后,我们的车继续沿着厂区的水泥道路往山坑的深处行驶。</h3> <h3>  路上,我们看见几只羊在草地上悠闲自在地散步。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一条条的树枝和一片片的树叶,在阳光下,在秋风中,欢快地舞动着。桂花也慷慨地散发出缕缕的清香。身置其境,颇有陶渊明的怡然自得之感。</h3> <h3> 汽车驶过几道弯后,便停在了一处洞口。我们下了车,只见整个洞体呈拱形,混凝土浇筑,有两层楼高,里面很宽敞。洞中有洞,纵横交错,这里就是红旗厂的干部、职工们制造各种武器的场地。看着这庞大的洞体,想像着:当时设备那么简陋,就依靠劳作者的两只手,把这座石头大山的山体掏空,这饱含着他们多少的酸甜苦辣?但是,他们为国家的安全和强盛作出了贡献,又何尝不是一种自豪和荣耀!</h3> <p> 出了洞口,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坡上长了许多枫树。鲜红的叶子,把山坡染得色彩斑斓,使得深山不再单调,颇有几分姿色。洞口上方有棵大树,偶尔有一两只小鸟在树上鸣叫几声,然后轻盈翻飞,振翅开去。疯长的野草,虽肆无忌惮地霸占了路边、小河旁的领地,但也难掩星星点点、五颜六色的野花。这些小花在阳光中探着头,窥视着前来探访的不速之客。</p> <h3>  路边有不少厂房和宿舍,只是搬迁后无人管理和居住,已破旧、零乱。但厂房的墙壁上漆红色的标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仍然醒目。这样的毛主席语录,我小时候就背过不少,现在仍记忆犹新。</h3> <h3>  小河对面,有几座德国人设计的造型独特的建筑,这是兵工厂的医院。褪色的墙体有点斑驳苍凉,破旧的门窗,油漆已经剥落,显得清冷孤寂。</h3> <h3>  道路旁、河对岸、开阔处,分别有食堂、菜市场、学校、电影院、大礼堂……可如今,它们都在静默不语,兵工厂不再有昔日的热闹与繁华。 不过,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留下的历史痕迹,却成了作家、画家和摄影爱好者的良好素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