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柏溪--再访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旧址

成渝

<h3>2018年5月5日,曾随重庆文保志愿者服务总队(领队@鸣哥)一行30余人扫街位于柏溪的国立中央大学分校及与之相邻的于学忠将军旧居,本着“我们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搬运工”之类的说道,“搬来”了“记忆柏溪--寻访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的“扫街作业“美篇。</h3><h3><br></h3><h3>之后,陆续受到不少群友、网友的关注并留言,其中有网友批评说:表达有问题,没把线路说清楚。抱歉,还真是没提到具体线路的事(已在留言处回复线路事宜)。</h3><h3><br></h3><h3><b>2019年3月4日,再访柏溪校区遗址,也是真的想看看她现在的样子。</b></h3><h3><b><br></b></h3><h3><b>毕竟</b>,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才是国内高校中的巨无霸,且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大学,中国第一学府,被誉为亚洲第一高校。后来,国立中央大学被拆分成若干所高校,其中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都已成为985工程高校,可见国立中央大学当时的实力。</h3><h3><br></h3><h3><b>再访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b><br></h3><h3><b>一是据有关网络资料线索,</b>试图前往柏溪分校旧址(现为重庆九曲河污水处理厂等)内寻找柏溪分校旧址“纪念碑“。在向厂门卫值守人员说明情况后,值守人员电话向厂相关部门请示,相关部门答复需向有关领导请示后回复。回复结果:厂内无柏溪分校旧址纪念碑,不予进入。<br></h3><h3><br></h3><h3><b>二是前往柏溪分校最后的遗址—收发室查看。</b></h3><h3><b><br></b></h3><h3><b>三是到柏溪分校所在地的重庆市渝北区礼嘉街道社区文化墙,观看了有关柏溪分校的历史“故事”。</b></h3> <h3><b><font color="#ed2308">注:</font></b><font color="#ed2308">由重庆地铁6号线九曲河站,往茶园方向右侧出口前行,顺着九曲河边,可前往~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最后的遗址。</font></h3><h3></h3><h3><br></h3><h3><b>如需</b>前往位于柏溪的于学忠将军旧居,则是在如图所示的右侧路口,由重庆九曲河污水处理厂大门左侧到达。</h3><h3><br></h3> <h3>图片为:重庆九曲河污水处理厂大门处。</h3> <h3>在沿九曲河前往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最后的遗址--收发室的路上,景色还是不错的。</h3> <h3><b>走到如图片前方路口,往左过桥。</b></h3> <h3>过桥后顺着如此这般的小道前往几百米即可。</h3> <h3>再次途经一处小瀑布。</h3> <h3><b>收发室成最后的遗址。</b></h3><h3>抗战期间,国立中央大学内迁到重庆大学松林坡,由于学生人数激增,沙坪坝松林坡的校址已容不下,而且为疏散(时常要跑警报以躲避日机轰炸)方便,于是沿嘉陵江而上,在离松林坡本部25公里处选择了柏溪,建起了分校。</h3><h3><br></h3><h3>中大的医学院和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及附属牙医专科学校迁至成都华西坝,中大实验中学则设在贵阳。一校分四处却是当时的亚洲一流(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华民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h3><h3><br></h3> <h3><b>柏溪分校遗址现状。</b></h3><h3>图片为: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目前仅存的一处遗址--收发室。据资料显示,在此期间,中国银行柏溪分理处、当地邮局以及中大的石印室都挤在这栋小屋里,各占一间办公。</h3><h3><br></h3><h3>在中大柏溪校区里,走出了三位“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钱骥、黄纬禄,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固体物理学泰斗冯端,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著名画家徐悲鸿,也曾在中大柏溪分校执教,在这里,他创作了代表作之一《七喜图》。</h3><h3><br></h3> <h3>其状已不如上年。</h3> <h3>远观柏溪分校遗址,图片左侧白色部分为瀑布。</h3> <h3></h3><h3><b>注:以下图片均拍自位于渝北区礼嘉街道社区的礼嘉故事(文化墙)及礼嘉印象浮雕墙。</b><br></h3><h3><b><br></b></h3><h3><b>如图可知,在礼嘉街道社区的文化墙、浮雕墙上,都给了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岁月足够的篇幅。</b></h3><h3><b><br></b></h3><h3><b>注:</b>礼嘉街道社区的文化墙、浮雕墙,位于当地人称礼嘉”2号地“所在的社区,分别有153、627、684路公交车开往礼嘉(均为在礼嘉终点站下车即可)</h3><h3><br></h3> <h3>图片展示:42天建好柏溪分校</h3><h3>1938年,礼嘉百姓齐心协办,42天帮助国立中央大学那好柏溪分校。</h3> <h3>图片展示:柏溪分校庄严宣誓</h3><h3>由罗家伦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宣誓:我们的抗战是以武力对武力,以教育对教育,以大学对大学。</h3><h3><br></h3> <h3>图片展示:抗日义卖援前线。</h3><h3>在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进步同学组织义卖,收入捐赠抗日前线。</h3> <h3>图片展示:画家教认狼与狗</h3><h3>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艺术教室画着狼与狗,老师让学生分清朋友和敌人。</h3> <h3>图片展示:柏溪”八宝饭“</h3><h3>柏溪分校伙食被笑称为“八宝饭”,陈米、发霉米、稗了、老鼠屎等等。</h3> <h3>图片展示:柏溪聚英才</h3><h3>一代名贤徐悲鸿、呈良镛等众多两院院士、艺术家、教育家,都曾经在柏溪任教或读过。</h3> <h3>无语的图片效果、、、、、、总有人要选择无视旁边的“禁止”牌。</h3> <h3><br></h3> <h3><b>国立中央大学的柏溪岁月已然成为过去。</b></h3><h3><b><br></b></h3><h3><b>如今,还望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遗址,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并能给予公众一个可供传承历史、敬畏历史的地方和平台。</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