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时代的年轮、岁月的痕迹悄然地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初见阔别三十年的同学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老了!真的老了。从她(他)们额头爬满皱纹的脸上,从她们略带迟钝、步伐蹒跚的脚步中,可以看到这一代人所承受、所经历的人生之坎坷,相对年令而言,似乎这种苍老的变化来得早了些,感叹这勿勿过去的蹉跎岁月,感叹这个时代出生的我们。</p><p><br></p><p>不知是同学中谁先发起,提议高中毕业三十年之时我们班来个同学聚会,从那一刻起,同学这个词又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那时纯真的中学情谊又一次连结,尽管过去三十年,那份友谊仍在。当那时我们离开学校各自奔赴农村(那时唯一的选择)后,彼此在各自人生的轨道上,为事业、为家庭、为孩子、也为自己,辛苦并忙碌着。那些年,不曾想起过她(他)们,也几乎没什么联系,因为那三十年,人生最美好的三十年,要做的事太多太多,工作、家庭、孩子,象是人生旅途上的接力赛,一棒接一棒。一路走来,我们有太多的酸楚、太多的坎坷、太多的悲伤、太多的苦涩,但是,家庭特别是孩子带给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的那份快乐,那份乐在其中的幸福感觉,给我们的人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有这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因为我们很知足,尽管我们是很不幸的一代人。</p><p><br></p><p>走到今天,我们这些同学大都是“过五奔六”的人,孩子也大部分出去外面工作,同学中大部分人已经退休,特别是女同学除了少数在岗做做临时工之外,更多的是呆在家里。这样,三十多年后,我们这些同学又走到了一起,转了一大圈以后,象是回到了原点,回到了我们中学时那段美好的时光。</p><p><br></p><p>我们这一届年令跨度很大,最大的52年,最小的58年出生,那几年教育制度改革,小学五年制及二次春、秋季招生的变化,使得这种年令差距的拉大,小学到中学,我读了11年,下一届开始从小学到中学只需读9年。那时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我和班里三个女同学最要好,无论到哪儿,我们四个总是形影不离,到了74年快毕业的时候,学校基本上不上课,因为不能考大学,不能留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到农村去,这是当年毛主席的一段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那时我们万念俱灰,想想只有一辈子扎根农村的份,根本就不敢有其它的念想,也好象头脑很简单,很单纯,单纯得现在都觉得有点儿傻。每天来到学校,除了上一些基础课之外,一有时间我们四个凑在一起就在教室里打扑克,而且我们四人好象形成默契,谁和谁对家都成定局,几乎没有变过,一坐下来就自然形成了这样的派对,事隔三十多年后的现在,我们打牌仍然保持着这种玩法,仍然是不换搭档,很自然地我和小梅还是对家。</p><p><br></p><p>时隔三十年,我们四个最要好的同学再次走到一起的时候,也同样感受到岁月蹉跎带给彼此的改变,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的规律。去年,我们四个都已退休在家,各自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更大的空间去享受人生,享受生活了。为此,我们几个人几乎每天都见面,逛街、逛超市、买衣服,在我家做饭、买菜,再叫上几个男同学,十几个人抽签,抽到谁谁就负责弄好一大桌吃的,其它的人玩牌,经常一坐下来就是二桌的牌局,更多的时候我们四个人还象中学时那样玩扑克,还是这样的搭档,还是那样的默契,时间久了我慢慢地感觉我们一切都没变,好象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甚至感觉各自的容貌除了有些许白发外,其它一切都没变。其实我知道这只是一种习惯感觉罢了,在别人的眼里我们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了!</p><p><br></p><p> 娜和我同年,1米7多的个子,一看就知道是北方人,很小的时候随父母南下来到了赣州。因为都是高个子的原因吧,中学我们俩是同桌,她擅长篮球,被选拔为省体校篮球队,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当时我也打乒乓球,也常常因为比赛而缺课,虽是同桌,因为比赛而真正在一起同桌的时间却很少。如今的她,性格还是那样的热情奔放,细致、善良,能干,会做一手好菜,做起事来风风火火。无论是谁,都能从她的身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的善良和热心,谁有困难、谁家二口子拌嘴了、谁家的老人生病了、琐碎的事儿,只要她知道了,她会在第一时间给你送去一份贴心的关怀,即使是一个电话也会让人从内心深处存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感激,有时我真纳闷她为何有如此好的精神和精力?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在我们四个人当中,她比我小几个月,但是,无论做什么,她都是我们的大姐大,做饭、炒菜等等,凡事我们都依赖她,我们笑着夸她:谁叫你能干,那你就多做!</p><p><br></p><p> 梅在我们四个人当中最小,她和娜的家庭一样,也是随父母来到这个小城,属于干部子女类的。中学时她长得胖乎乎的,很可爱的样子,现在的重量仍然有增无减,从她的身上体现着一种富态,一种成熟女人特有的风韵,举手投足间渗透着一份自信的魅力。现实的困惑和爱的伤害,培育了她勇敢、坚强、自信的性格。她曾有一个美好的家,她也曾有过美好的爱和被爱的梦,几年前,她被爱所伤,她的爱之梦被背叛她的丈夫和无情的现实冲击得支离破碎。。。。。。但是,她选择了坚强,学会了勇敢地面对现实,在困惑中感悟,在痛苦中成熟,在以后的几年中,她硬是用自己微弱的肩膀,用自己那纤纤小手,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婚变带来的痛苦、父亲病重故去、儿子正在上大学,她就是这样咬紧牙关一个人挺过来了。现在的她,脸上充满着自信的微笑和一种青春的活力,仍然是那样的可爱、可亲,从她的身上,我们读懂了女人那份坚强之后的自信和从容。这些事情我们也是近二年见面后才得知的,很遗憾在她最最痛苦、最最无助、最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却未能给她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只是跟她说说话也好。</p><p><br></p><p> 华的性格有点偏内向,有点矜持、腼腆的样子,给人一种谦和、沉稳的感觉。几十年的机关生活,造就了她传统、按部就班、非常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该睡午觉,她能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律,有条不紊地每天坚持着,哪象我们这帮人,到了大家在一起玩、一起疯的时候,还管它什么吃还是睡,由着性子玩和吃,可她就不,善于控制自己,坚持有规律地生活,让我们为之折服。我们开玩笑地说她:你一定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她依然只是笑笑,她不大爱说话,但一旦说话了,那是句句精典,常常是引得大家哄然大笑,可她象什么事也没有,一点也不笑。中学时她父母都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家住在学校,所以当时我们几个经常偷懒,把书包全扔给她,上课时她拿着一大撂的书包进教室,我们两手空空好悠闲自在。她下放回城后进了教育系统,在我们同学中算是很好的职业了,工作轻闲、自由,而且在这个单位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p><p>春,和她的名字一样,在她的身上永远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是同学当中我认识最晚的,高一的时候才从外地转学过来。因为是新同学,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交集,只能说知道是同学,仅此而已。我们的友谊要从2004年毕业三十年的第一次同学聚会开始,几十年不见的同学,有很多不说出名字都不认识了,但一见春我一眼就能认出,她还是那么漂亮,脸上两个小酒窝,笑起来很甜很美。她热情活泼,聪明能干,人未到哈哈声先到,她的这种热情、活力四射的性格,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是我们的开心果,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学聚会之后,我对春的感觉是:相知恨晚!好在还不算晚,我们这几个好姐妹又走在一起了!</p><p>玉是我们几个姐妹中的老大,是一个能吃苦、懂孝道、贤慧能干、相夫教子的好女人。我们俩的情谊数最早,从小学到中学,儿时的玩伴,可以算是真正的发小了,她从小爰好运动,体力耐力</p><p>超级棒,中学是学校田径队的长跑运动员,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每次都能拿到好名次。</p><p> 我们几个都有同样的经历,下放当过知青,在乡下呆的时间大都在三、四年的时间,回城后各自忙工作,结婚、孩子等等事情,彼此之间很少联系,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难得碰到。一直到04年第一次同学聚会以后,我们象是要弥补回前几十年未能在一起玩的缺憾,尽情地玩。班里还有其它几个男女同学,也加入我们疯玩的行列,我们最初约定至少一个月见面一次,并以庆贺生日为由,堂而皇之地每月一次十几个同学在一起闹一回,后来每周、每天。。。。真是玩得不亦乐乎!每周六,十几个同学一起相约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爬山、步行环城走、农庄踏青、唱歌等等,一玩就是一整天。有一次聚会之时,同学中有人念了个段子:什么五十岁。。。一个样;七十有钱没钱一个样。。。。。九十岁,男人女人一个样;一个同学说:那我们相约到九十岁,那时我们再一起祼睡,反正男人和女人一个样。大家哈哈大笑,虽说是玩笑,但可贵的是同学间这份情谊,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p> <h3>合影于一九七四年(古城墙)</h3> <h3>二零零六年同学聚会(万安一日游)</h3> <h3>二零零九年龙南武当山同学聚会</h3> <h3>二零零八年赣州市博物馆</h3> <h3>二零零八年同学一行安远游</h3> <h3>大余丫山</h3> <h3>大余梅岭2012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