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教育齐分享 家园共育续新章——利津一幼生长教育课程家长汇报活动纪实

风中飘雪

<h3>  为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进一步了解我园的生长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家园共育水平,近日,我园开展了生长教育课程家长汇报工作。本活动为期一周,全园十四个班级分别向本班家长展示了自己班内进行的生长教育课程活动。</h3> <h3>  大一班郭媛媛老师汇报的是《有趣的云》,她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认识云。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云彩的变化和奇妙,引发幼儿无限的想象。并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与人类的依存关系,懂得要爱护环境。</h3> <h3>大二班杨云老师汇报的是《有趣的十二生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自我、关注自我,并增强了幼儿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h3> <h3>大三班蔡宇老师分享的是《梅花鹿》,蔡老师根据平时观察动物的活动中幼儿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老师,梅花鹿好漂亮。”“老师,梅花鹿的角好长啊。”“老师,天冷了梅花鹿会不会也感冒生病啊?”……梅花鹿野外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设计梅花鹿的主题活动,旨在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了解梅花鹿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激发孩子探索动物的愿望。在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发现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孩子自主性越强的较低结构的活动,其带给孩子的收益往往是不可估量的。</h3> <h3>中一班三个老师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本班生长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她们一起为家长分享了自己在生长教育课程中做法及心得体会!</h3> <h3>崔峰老师汇报的是《遇见拼插,遇见“生长”》,拼插的过程,是孩子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也是孩子生长与收获的过程。从最初随心所欲的拼插,到一步一步的构想,到最后作品的成型,这个过程是孩子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过程,更是孩子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发展过程,孩子在拼插的始终,获得了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更收获了成功感、幸福感和认同感。在拼插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合作,促进了交往、协商、合作等良好社会性的发展。</h3> <h3>徐媛媛老师分享的是《萝卜季》:活动前期发现中班的孩子对萝卜的生长过程不是很了解,也存在挑食现象,通过开展了多种教育活动,孩子们知道了萝卜的生长过程以及多种萝卜的的营养价值和多种食用方法。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h3> <h3>赵新萍老师分享的是《遇见神话故事,》民间神话故事是我国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承载着本民族几千年的神话发展史。讲神话故事是3-6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语言的模仿和记忆能力都较强,提供优秀的神话故事,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培养孩子语感的最好策略。神话故事语言的特点在于简练朴素,富有节奏感和美感,具有情感性。在学习神话故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更喜欢说,更乐意说。</h3> <h3>中二班周老师分享的是《有趣的树叶》,此次活动可以用简单、有效、好玩、整合来小结,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落叶资源以及幼儿已有的种植经验,把教学活动故事情节化,以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情节和情境来吸引孩子在自发的动作中,通过多种感官积累直接经验,让幼儿更容易在情境中自主性参与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了跳跃能力、奔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h3><h3>&nbsp;</h3> <h3>中三班张伟伟老师的《柿子成熟记》,抓住教育契机,引出了关于“柿子”这一主题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表征、想象表达、动手操作以及采摘品尝等活动,激发了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培养了幼儿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h3> <h3>中四班宫英梅老师分享的是《有趣的蜗牛》,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思考、交流,进行探索和发现。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探索蜗牛,在解决了问题的基础上,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发现——解决——发现——解决的循环中,幼儿对蜗牛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思维活动非常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等都有较大的提高。</h3> <h3>中五班梁娟老师分享的是《大白菜成长之旅》,幼儿参与种植与管理,既是体力的活动,能锻炼多种运动能力,同时,也能使幼儿获得很多种植方面的经验,获得很多有关植物甚至动物的经验,在参与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幼儿对很多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性,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能力,数量概念,责任意识,与同伴的协作能力,计划能力等都可能得到发展。</h3> <h3>中六班李娜娜老师分享的是《我和山楂有个约会》,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她注重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使幼儿对同一主题一直保持积极的兴趣,并参与其中提出好的建议,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一次通过对山楂的了解,启迪我们带领孩子们去了解、探索更多的生物,将 更多相关知识,丰富到我们“亲近绿色,感悟生命”的课程体系中,将我们生长教 育课程的价值体现出来。</h3> <h3>中六班赵梦雪老师分享的是《传统节日伴我成长》,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当代的中国幼儿教育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泱泱大国,我们的孩子们不能只热衷"洋节日"。让我们的孩子珍惜自己的传统节日、发展我们的文化,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的。</h3> <h3>小一班刘树红老师分享的是《适时改变游戏规则,让游戏更具活力》&nbsp;,在和孩子们玩游戏时她受到很大的启发:老师在组织游戏时,既要遵循游戏的传统玩法,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兴趣爱好,适时地创新游戏玩法,让游戏与时俱进,让游戏更贴近孩子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保持孩子对游戏的新鲜度,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h3> <h3>小二班唐宗娇老师分享的是《记录教育每一天——百变积木组》幼儿在综合的游戏过程中积累着大量的认知经验,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调整,尝试实践,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着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获得了学习品质的发展,在自由的游戏中充分的想象,创造,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怀揣游戏精神,尊重和信任幼儿,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h3> <h3>小三班张岚老师汇报的是《感受生命,了解生命,懂得爱护小动物》,小金鱼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小动物,幼儿对金鱼已非常熟悉和喜爱,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需要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所以,通过饲养角养殖小金鱼系列活动,让他们观察小金鱼,使他们有直接的视觉感受,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h3> <h3>小四班胡培红老师的《小积木 大智慧》,孩子们在一起玩积木的过程中,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提高了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h3> <h3>小五班孟凡华老师分享的是《漂亮的大鹅》,幼儿园里喂养了许多小动物,其中就有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大鹅,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食物,准备去喂大鹅。于是她就组织了这期主题活动,以喂养、照顾鹅为主题,亲自实践,让幼儿试着将自己带的食物分给小动物吃,通过小动物吃与不吃的选择,让幼儿明白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食性。让幼儿学习自己照顾小动物的方法,体验照顾动物带来的愉悦情感,培养他们的责任心。&nbsp;</h3> <h3>老师们图文并茂的汇报交流让家长们仿佛亲临活动现场,体验活动的快乐,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并纷纷反馈汇报心得,与老师们进一步交流分享!</h3> <h3>此次活动将我们生长教育的教研成果展示给家长,让家长们更加了解我园的生长教育课程体系,更好地实现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发展。</h3>

幼儿

老师

孩子

能力

活动

分享

游戏

生长

过程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