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无锡梅园景点</h3><h3> 古梅奇石圃、咖啡屋、园林博览园、生态乐园、植物博览园、景区大门、诵豳堂、香海、 三星石、春芬轩、岁寒草堂、碑廊、秋丹阁、读书处、荷兰风车、畹芬堂、怡怡亭、小教堂、梅园石刻、念劬塔、豁然洞、远香馆、锡明亭、松鹤亭、积雪堂、菜香斋、开原寺、紫藤、洗心泉、天心台、荣德生铜像、招鹤亭、乐农别墅、清芬轩等,可以分为三大主题,具体如下:</h3> <h3>以梅文化为主题的梅花景区</h3><h3> 有洗心泉、天心台、念劬塔、诵豳堂、读书处等众多的"荣氏"人文古迹;又有集天下古梅与奇石于一体,结合中式园林建筑的古梅奇石圃。内有中国唯一的梅文化博物馆、岁寒草堂、冷艳亭等建筑,徜徉其间,可以了解梅花的科普知识,领略博大精深的梅文化,感受梅花人格化的精神。</h3> <h3>园林博览园</h3><h3> 集自然与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为一体,布置有风车、吊桥、咖啡屋、教堂等。畅游其间,开阔的大草坪、高大的香樟林、眩目的球宿根花卉、浅滩倒影,无不体现出浓郁的异国风情。</h3> <h3>花溪景区</h3><h3> 引种奇花异卉100多个品种,并建有规模巨大的岩石景观,绿树巨荫与突兀大石相间,流水淙淙其间,倒映着蓝天白云,与群山融为一体。她把中西方环境艺术巧妙结合,敞开大地般的胸怀吸引无数游子的心。让人享受回归自然的欢畅与快乐,享受山石永恒不变坚定不移地精神,体验人心与山石相通则咳与万物相通的灵感。人在其间,无不感受到设计师的匠心独具。</h3> <h3> 【主要景点】有:梅园刻石、洗心泉、米襄阳拜石、天心台、揖蠡亭、清芬轩、香海、诵豳堂、招鹤亭、小罗浮、念劬塔、豁然洞、开原寺、松鹤园、小金谷、吟风阁。</h3> <h3>念劬塔</h3><h3> 念劬塔是梅园的点睛之笔,也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该塔八角三层,高18米,建于1930年,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母亲石太夫人而建的纪念性建筑,以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h3> <h3>当年,荣宗敬、荣德生先生的母亲石氏80冥寿,特地建造这塔,以示纪念。初次拟名为“念慈塔”,恰巧钱振锽先生来梅园赏梅,荣先生请钱先生作文书写塔记。钱先生向荣德生先生提出建议,改塔名为“念劬”。他说:取《诗经小雅》“哀哀母心,生我劬劳”之句,以示对父母的怀念。又取《诗经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之句,又包含纪念母亲之意。</h3> <h3>梅园刻石</h3><h3> “梅园”二字为荣德生先生1916年亲笔题写。刻石旁的紫藤,是当年荣德生老先生亲手所植,已有100多年历史,寓意“紫气东来”,象征吉祥富贵。</h3> <h3>寒风中绽放</h3> <h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每当我读到这首词时,都不禁为梅花这种精神所感动。</h3><h3>梅花,非常清香幽雅,她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梅花在严寒的冬天,仍傲然挺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正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说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把梅花的样子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h3><h3>今年初春,南京市里飘着雪花,我来到了梅山,发现梅花开得正旺。在满天飞雪中,悄悄绽放,无人知晓。在这冰天雪地里,她们矗立着,开放着,正与大自然顽强地抗争着,正所谓“梅花香</h3> <h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每当我读到这首词时,都不禁为梅花这种精神所感动。</h3> <h3> 读书处</h3><h3> 开办于1927年,1929年在此新建校舍。2000年进行了全面整修,恢复了当年的面貌,并经多方收集,整理了一批资料,成立了荣氏历史陈列室。正厅中堂横幅为荣德生先生在1943年冬手书“心正意诚”,横幅下布置荣先生撰于1929年的《豁然洞读书处文存序》序文,正厅两侧的东厢和西厢陈列读书处学生作文选。</h3> <h3> 开原寺</h3><h3> 无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无锡西郊横山山麓,梅园横山风景区内。宁沪高速、锡宜高速、环太湖公路均可直达。佛法僧三宝俱齐,是无锡地区著名的佛教文化景观和旅游景点。始建于1930年,由中国著名工商业家荣德生先生捐资建造,1933年建成。</h3> <h3>梅花,非常清香幽雅,她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梅花在严寒的冬天,仍傲然挺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正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说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把梅花的样子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h3> <h3>开原寺是按我国汉族地区的常规建成的。在主轴上座北朝南,分别有天王殿、大殿、大雄殿、藏经楼四进,另有玉佛楼一座。东西两侧分别是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功德堂等配殿厢房。虽建寺较晚,却存有颇多宝物,显现出独特的风采。藏有清乾隆版《大藏经》一部;泰国友人赠送的铜铸弥勒佛;美国信众捐赠的玉质缅甸卧佛;日本明石市日中友好协会建造的颇具日本风格的“平丰”钟楼。这些既反映了佛门弟子的深情厚谊,也显示出世界人民祈求和平的共同心愿。元旦、除夕夜开原寺的撞钟祈福活动已成传统习俗。</h3> <h3> 1914年开凿时,挖得古砚一方,背刊“文光射斗”四字,荣德生先生因名之曰“砚泉”。因古汉语中“砚”、“研”相通,故篆书泉名时作“研泉”。</h3> <h3>乐农别墅</h3><h3> 建于1919年,因荣德生先生号“乐农”,所以为此建筑取名为“乐农别墅”。1985年春天,荣毅仁先生返回故里,特为“乐农别墅”题额。现作为“荣氏历史陈列室”对外开放,向众人展示荣氏家族当年艰苦创业、实业救国、造福桑梓的历史功绩。</h3> <h3>天心台</h3><h3> 天心台建于1914年,源于“梅花点点皆天心”之意。台前耸立三峰太湖石,酷似“福、禄、寿”三字,故称“三星石”。天心台南有峰太湖石,名叫“米襄阳拜石”。相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任职丹徒时,此石即为其园中之物,而其又特别喜欢石头,爱石成癖,后人称之曰“米襄阳拜石”。</h3> <h3>豳堂</h3><h3> 诵豳堂俗称“楠木厅”,为“荣氏梅园”的主体建筑,1916年建成。荣先生取《诗经·豳风》种庄稼艰辛劳作之意用为堂名。现额为书画家吴作人1979年书。</h3> <h3>诵豳堂内陈设物品均为荣家原物,建筑与陈设珠联璧合,匹配有情。它与香海南北呼应,面阔九间,中间三间为正厅。因用楠木为梁,称楠木厅。中堂高悬“诵豳堂”匾,吴作人手笔。额下悬挂梅园全景图。</h3> <h3>1979年周怀民冒暑之作。中堂两侧,悬有时乃风书《诗经·豳风·七月》八章。堂左右两侧,悬有楹联,有秦歧农录祝京兆句:“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花。”有钱以振赠、唐肯书的楹联:</h3><h3> 使有粟帛盈天下;</h3><h3> 常与湖山作主人。</h3> <h3>梅花</h3> <h3> 堂内还有钱塘沈兆霖书写的楹联:</h3><h3>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h3><h3>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h3><h3> 堂前檐有广西岑春煊的“湖山第一”匾。诵豳堂西山坡为留月村。有四周出</h3><h3> 檐为廊的碑亭和牡丹亭。</h3> <h3>梅花</h3> <h3> 香海轩建于1914年。荣德生先生以银50两托人觅得康有为手书“香雪海”额。1919年8月,康有为来游梅园,见此系他人伪作,乃挥毫重书“香海”。原匾遗失,现门楣上两字为康有为学生著名书法家萧娴女士于1979年所写。1991年在南京博物院找到康有为原书手迹,重新制匾,悬于轩内。</h3> <h3>送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就要迎来鸟语花香的春天。这不,春姑娘的身影悄然降临,来到了万物复苏的大地。春天来了,她来到了五彩缤纷的花园。雍容华贵的牡丹尽显王者风范。娇娆的芍药也不甘示弱,虽不及牡丹国色天香,但以群芳吐艳之姿,和牡丹一决高下!其他花虽没有她俩那么引人注目</h3> <h3>春天来了,她来到了绿油油的草地上。小草家族个个都很热情,有看到春姑娘来做客,立马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迎接这位贵客。小草们还是巧裁缝,为大地编织了一件崭新的绿衣裳。</h3> <h3>春天来了,她来到了池塘边。青蛙早已叫上了小伙伴,在一片片碧绿的荷叶上开启了一场演唱会,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节奏感十足,可动听了!池塘边的柳树正对着池塘这面天然的大镜子,梳理着她那又细又长的秀发。再看看清澈见底的池塘里,鱼儿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无拘无束,是那样的安逸,自在。</h3> <h3>春天来了,她来到了金黄的田野。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映入眼帘,它们吸引来了辛勤的蜜蜂,舞姿曼妙的蝴蝶。蝴蝶来了兴致,在花间起舞,蜜蜂也大展歌喉,和蝴蝶一唱一和。蜜蜂唱歌,彩蝶起舞,再配上茫茫的油菜花,真是一卷美丽春景图啊!农民伯伯在田间劳作,还还时不时展开笑脸,我想,他们一定是在盼望着那丰收的日子吧。</h3> <h3>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来了,它的雨滴仿佛给大地妈妈洗了一个澡,小花小草你挤我碰,争着从地上探出头来,张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h3> <h3>看看那美丽动人的迎春花,它在春风里频频点头,春雨姑娘又忍不住给迎春花浇水了,蝴蝶小姐在花丛中嬉戏玩耍,洁白的栅栏像一排忠诚的勇士,时刻保卫着迎春花姑娘。白云宝宝向太阳公公打招呼,乐得太阳公公都合不拢嘴了。</h3> <h3>冬爷爷迈着大步,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春姑娘穿着彩衣,从世界的每个角落,悄声无息地走来了。</h3><h3><br></h3> <h3><br></h3><h3>春姑娘给大地披上了彩衣,她路过山坡,一群快乐的小山雀,叽叽喳喳呼唤着同伴;嫩绿的青草长得格外茂盛,青草中,一丛丛无名的花朵争奇斗艳;</h3> <h3>我拍,拍,拍,拍不够</h3> <h3>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穿着七彩花衣,在花丛中愉快地翩翩起舞;野花五彩缤纷,轻轻去闻,花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使人神清气爽;我远远望去,这里简直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它们点缀着大地,给世界注入了春的气息。</h3><h3><br></h3> <h3>犹抱梅花半遮面</h3> <h3>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没有水仙的婀娜多姿,但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h3> <h3>迎接它的不是和煦的阳光,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他成长的不是和风细雨,而是冰天雪地。然而,当你漫步在它身旁,映入你眼帘的却是傲然挺立的枝干,含苞欲放的花蕊。瞧,那一朵已经开放,红红的。</h3> <h3>细细的花蕊间,零星点缀着白色,丝丝缕缕,情意绵绵。那就要开放的,饱胀得快要裂开,勇敢地迎接风雪的考验。啊,这就是梅花。</h3> <h3>梅花也是报春的使者,但“俏也不争春”。当百花争艳,它却像害羞的姑娘躲“在丛中笑”,默默的积蓄力量,孕育生机,准备再与冰雪搏斗。</h3> <h3>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着的花。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和木兰花才刚刚开放,月季也随着露出了小小的花蕾,还有那一串串粉红的桃花,绿草如茵,这都是人们说的那样。是的,我也同意。</h3> <h3>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h3><h3>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h3><h3>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h3> <h3><br></h3><h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h3><h3>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曹植</h3><h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h3> <h3>花的世界里开放着各种争奇斗艳,多姿多彩的花儿。因为他们是美好的象征,所以,谁都喜欢。有人喜欢华贵艳丽的牡丹,有人喜欢绚丽火红的玫瑰,有人喜欢淡雅幽香的水仙,但我却偏爱独傲霜雪的梅花。</h3> <h3><br></h3><h3>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温庭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h3><h3>灿如春华,皎如秋月。</h3><h3>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h3> <h3>梅花——自古以来,都是诗人们赞颂的对象。就像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h3> <h3>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h3><h3>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h3><h3>眼波才动被人猜。</h3><h3>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h3> <h3><br></h3><h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h3><h3>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h3><h3>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h3><h3>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h3><h3>何彼浓矣,华若桃李。</h3> <h3>梅花——自古以来,都是诗人们赞颂的对象。就像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其中照片里主人公像梅花一样,,,,</h3> <h3> 全国政协副主席、荣家姻亲、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先生于1986年所赠。是年荣毅仁先生70大寿、50金婚,荣氏海内外亲友大团圆为当年轰动世界的新闻。</h3> <h3><br></h3><h3>春姑娘笑着从河里游过去,慢慢地走了,两岸顿时柳绿花红.风轻轻一吹,柳树就像少女一样在梳理头发;花儿笑盈盈的,在微风中吹拂下频频点头.河水中经阳光一照,波光粼粼,微波荡漾,人影绰绰,水中的鱼儿欢快地嬉戏着,不时窃窃私语……我被这一番景象彻底迷住了。</h3> <h3>梅园位于无锡西郊的东山和浒山南坡,距市区7公里,距太湖1.5公里,园内遍植梅树,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公园。园林设计者根据地势高低,结合梅园特点,以梅饰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别具特色。园内植梅5500多株,品种繁多。园内还有天心台、洗心泉、清芬轩、招鹤亭等步步登高的观赏景点。</h3> <h3>画眉鸟斜着翅膀自由飞翔;百灵鸟在枝头唱着优美动听的歌;轻灵的小燕子扇动着轻快俊俏的翅膀,翘着剪刀似的小尾巴;麻雀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从远处看,它们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这一切仿佛要告诉我:春姑娘来了,春天到了,春天是多么地美好动人啊!</h3><h3><br></h3> <h3>这一切仿佛要告诉我:春姑娘来了,春天到了,春天是多么地美好动人啊!</h3><h3>春天不像冬天哪样寒冷,也不像夏天那么炎热,你只是温暖,美好,充满活力,你带来了生机与美景,谢谢你春天!我爱你,迷人的春天!</h3> 春天从梅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