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多伦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端,在北京的正北方。 多伦县原名多伦诺尔(蒙语),意为七个湖泊。它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世界著名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h3><h3> 这里天然原始榆木林、各种类型草原湖泊,美不胜收。境内风光旖旎,名胜古迹瑰丽;清澈绵长的滦河发源在这里,湍流向南;绵延千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横亘其中;广袤的草场、万亩良田和莽莽苍苍的原始次生林及几十条河流、湖泊构成多伦草原丰富而多变的神奇景观。</h3><h3> 多伦是世界第二大陨石坑。成坑时代距今约1.4亿年。现在留有许多火山口、火山熔岩、火山弹、火山锥、具柱状节理的火山岩。</h3><h3> 多伦县城北约40公里有一长20公里的深沟峡谷,蛇皮河蜿蜒其中,沟谷两侧树木参天,虬枝交错,神秘幽深。从谷底向上,踩着松软金黄的沙滩,仰视碧蓝的天空,与自然融为一体。夏秋之季,蓝天白云悠悠;草地上,羊群漫漫,鲜花盛开。极目远眺,天地相接处一抹碧绿,草原起伏,宛如海浪,呈现出大草原最壮丽的自然景观。</h3> <h3> 《汇宗寺》清代史书上说,多伦诺尔为“孤悬独石口外”的交通要冲,从辽金以来,就是京畿与蒙古高原门户相接的战略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帝率大军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击败侵入漠南的噶尔丹,并于次年召集蒙古各部首领会盟于多伦诺尔,史称“多伦会盟”,标志着漠北喀尔喀三部正式并入清朝版图。</h3><h3>在会盟期间,蒙古王公“愿建寺以彰盛典”,康熙帝敕令于“川原平衍,水泉清溢”的多伦会盟处,按蒙古人信仰藏传佛教的习俗,仿北京故宫中和殿的风格,兴建寺庙。1713年,寺庙建成后,康熙帝“令蒙古各部落居一僧以住持”,并赐名为“汇宗寺”,意为各部落僧人汇集一处,而“佛法无二,统之一宗”。立汉白玉石碑,用满、蒙、汉、藏4种文字记载建寺之缘起。雍正五年(1727),雍正帝敕令在汇宗寺西侧兴建善因寺(新庙),“新旧两庙,巍然对峙,真边境之伟观”。两寺遥相呼应,矗立在蒙古草原上。</h3> <h3>摄影:刘志强</h3><h3>设备:Huawei/P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