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孔桥

若水

<h3>临淄区稷下街道王家庄西面,凤凰镇王家桥东南的乌河上有一座石桥,名字叫“七孔桥”,是周围村庄群众过往乌河的必经之路,为两岸人们生产、生活、走亲访友提供了极大方便。它虽没有贵州的"大小七孔"等许多桥闻名遐迩,但因每年正月十六的踩桥民俗活动,在当地小有名气。</h3> <h3>我家离七孔桥六里多路,小时候去踩大桥是春节过后第一个期待的日子。老人们说,踩踩大桥一冬天不脚冷,透着踩大桥的神密,后来才明白,踩大桥的时节已是雨水前后,哪里还有冷天。还记得小时候,正月十六早上吃了水饺,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冒着初春咋暖还寒杨柳风,沿乌河蜿蜒而上向大桥赶去。岸边的柳树已是鹅黄雪白络新丝,随风轻轻摇曳,河水时而平静,时而打着旋儿流淌着,还不时有小鱼蹦出水面,几只鸭子在河里悠闲巡游觅食,淘气的我们捡起土喀喇朝水里扔去,吓的鸭子嘎嘎叫着贴着水面飞驰远去。</h3> <h3>离大桥越来越近,路上的行人已是稀稀朗朗,大人小孩,男男女女,穿着节日的盛装,一路姹紫嫣红,一阵欢声笑语地向前赶路。终于到了,以大桥为中心的乌两岸已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小贩们(那时的称呼)扯大嗓门叫卖着,有风筝,有木制染着颜色的刀枪,还有滴滴鸡,最难以忘怀还是那卖吃的,甜秫桔、糖沾(糖葫芦)、欢喜团子,都是小时候的最爱。望着品种不多(那时商品不流通)的小吃,虽然馋的流口水,但平时一分分攒下和向母亲磨叽要来的几毛钱却显囊中羞涩,只能浅尝辄止,甚至望梅止渴,哪敢大饱口福。</h3> <h3>踩大桥的重头戏是七孔桥上的办玩,有踩高跷、划旱船、打把式等。周围村庄里的村民自发组织和准备,这一天的上午伴着桥下哗哗的流水声在桥面上向人们展示,即惊险又精彩。村庄之间带有比赛的意味,你方斗罢我登场,谁也不示弱。现在,桥面上还保留着历史的印记和沧桑,还有,周围村庄我们这代人美好的记忆。</h3> <h3>随着乌河源头国有大企业的地水采水用水,乌河干涸了,再有河两岸大小化工作坊的生产排污,乌河变成了臭水沟,鱼虾绝迹,岸树死亡,秋天漂荡着芦花的苇塘不见了,呜呼……我儿时记忆中那美丽的乌河还能再现吗?</h3> <h3></h3><h3>前天,闲来出门溜达,不经意间走上了七孔桥,记忆中的乌河及踩大桥活动湧上心头。我知道,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正月十六踩大桥的民俗活动又恢复了。今天的“七孔桥",已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为加强对桥的保护,在其南侧紧挨其新修了一座新桥,供车辆、行人通行。</h3><h3><br></h3> <h3>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当地政府加大了对乌河的治理力度,设置了河长,对乌河进行综合管理。相信明天,乌河的水会变清,鱼虾自由潜翔,两岸会变绿,乌儿开心吟唱,秋天苇塘的芦花随风飞扬,乌河真的能够变成儿时记忆中的模样。</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