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份 通 知 书

郭明荣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份粉红色的上山下乡通知书,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从一名中学生变成了知识青年,并由上海到江西农村去插队落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知青"二字从此伴随一生,成了人生历程中最醒目的生命坐标</b></p><p class="ql-block"><br></p> <h3><b>  每当目睹这份浓缩着青春印痕的通知书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插队的日子</b></h3> <p class="ql-block"><b>  1969年3月20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我带着简单的行李和近千名一样年轻、一样稚气未消的来自各校的中学生同乘一列火车,告别了出生成长的大都市和依依不舍的亲人们,满怀要到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的一腔热血,在欢送的锣鼓和一片唏嘘、啜泣声中,踏上了新的人生征途</b></p> <p class="ql-block"><b>  坐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火车,第二天上午到了江西省弋阳县</b></p><p class="ql-block"><b>该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是赣浙闽皖四省通衢,上饶的“西大门”;是革命老区县,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乡</b></p><p class="ql-block"><b> 刚下火车,一出站我们便被大卡车拉到了圭峰公社。我与同校同年级而不同班的九位同学被安排到该公社上张大队下张生产队</b></p><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个距公社所在地桐子岭西南约6.5公里座落在红石岭脚下的生产队,有七十多户人家四百余人,由下张、刘家和孙家三个自然村组成</b></p><p class="ql-block"><b> 村庄范围不大,村民的房屋依山势而建,上一层的人一脚就可以蹬掉下面邻居屋顶上的瓦片。八个知青被分散安排在有空闲房间的农户家中,而我和另一个知青则住在村口一栋用泥墙和茅草盖成的牛栏房内一间原存放饲料的保管室里</b></p> <p class="ql-block"><b>  没有窗户,只是在墙的高处少砌一块土砖作为窗户用。住在那既阴暗又潮湿的小屋里,不仅牛粪特有的臭味冲鼻而来,而且隔壁的牛不甘寂寞,不时传来吭哧吭哧的喘息声,对着我们一面的墙壁拱个不停,紧靠床的土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b></p> <p class="ql-block"><b>  到生产队的第二天一早,生产队队长与会计便带领我们徒步三十多里路翻山越岭到港口镇去购买自用的农具。在那里,我们用安置费购买了锄头、镰刀、蓑衣、斗笠、箩筐等生产用具</b></p> <p class="ql-block"><b>  我自已花了四毛钱买了一把小竹椅。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走了不少地方,也搬了无数次的家,而这把小竹椅却一直伴随着我,成了插队落户的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到生产队后不久,春耕生产便开始了。当地主要是种植水稻,早、中、晚三季。农民传承着千百年来形成的时令节气,称为“清明时浸种”,育秧苗;“谷雨沤稻田”,耕耘地;“不栽五一禾”,限时点。</b></p><p class="ql-block"><b> 下田干活第一天便是铲田埂,即把田埂上三面的杂草铲除。此时,田里已经灌满了水,不但要经受寒冷赤脚下水田,而且在铲除挡水那一面时,锄头如未能选准切入点,泥水便会溅满自己一身。一天下来,我们知青个个如同泥人一般</b></p> <p class="ql-block"><b>  早稻谷子浸种打秧后,则下田翻耕。一切都还是原始的耕作方法,用牛犁田、人工平田</b></p><p class="ql-block"><b> 春插开始了,大家纷纷下水田,脸朝地、背朝天,手和脚搅乱了平静的水面。把秧苗插进泥土的动作,看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一大把秧苗握在左手,拇指将掌心里的秧拨出一小撮,右手抓起这一小撮秧,飞快地朝泥里插,必须插得整齐均匀,插得深浅适度;深了,会拗断秧苗;浅了,秧苗会浮起</b></p><p class="ql-block"><b> 清晨田里水凉得刺骨,中午烈日当头全身汗水湿透。一连十几个小时,下半身泡在混浊的水里,手里捏着秧苗不停地栽插。手指头被戳破,让水一浸,痛得直钻心。一天下来,我们一个个都直不起腰,迈不开步,走起路来摆摆晃晃,活像个鸭子</b></p><p class="ql-block"><b> 连续半个多月的 栽秧劳作,我们的手,老茧增得厚厚;我们的腿,不是被水泡的红肿,就是被泥石磨得伤痕累累</b></p> <p class="ql-block"><b>  那田里的蚂蟥,黑糊糊、软绵绵,或细如蚯蚓、或粗如手指,好像特喜欢吸我们身上的血。蚂蟥缠在腿上,一头扎入肉内,扯不脱、甩不掉,被咬过的地方便血流不止,而且极易感染。感染了的腿,肿得又红又亮,痛得站立不安,入睡不得</b></p> <p class="ql-block"><b>  早稻栽插后,每隔七至十天要耘一次禾,前后至少要三次,多至四次。耘禾属田间管理,有"耘一次,赛过施一次肥"之说。由于稻田较板结,耘禾时要在两只脚跟上各套一只用稻草制作的脚箍(俗称"耘禾脚塞"),这样便可增加脚板的阻力,以便将田里的杂草搓入泥中</b></p><p class="ql-block"><b> 出工时,我们头戴斗笠,手握一根棍子,串挂着两只稻草脚箍。到了田里,赤着脚套上脚箍,围绕一株一株稻禾,不停地箍耘着,一行又一行、一块又一块,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着</b></p><p class="ql-block"><b> 那时一般只吃二餐饭,早上天刚亮便出工,太阳升得很高了才回来吃早饭,稍微休息一下便出工直到傍晚才回来吃晚饭。中午在田间休息,喝点茶水,吃点菜干、醬果充饥</b></p> <p class="ql-block"><b>  金黄色的稻穗低着沉甸甸的头颅,风掠过,金浪起伏,稻香四溢。收割的季节到了,割稻子是最苦最累的,尤其是夏收。每天头顶着烈日,身弯着腰,手握一把带有尖齿的弯镰刀,将成熟的稻子一行行割放在田里,然后便拢起一把把放在禾桶敲打将稻谷脱落,经木制的手摇风车过筛后装在箩筐里</b></p><p class="ql-block"><b> 割早稻时,田里还有水,收割完后便马上翻耕做田栽二晚稻。在田里干活,如穿长裤,那裤腿便全是湿的,而上身不是汗水便是雨水,因此湿湿干干,粘在身上十分难过。我学着当地人那样,打着赤膊,光着脚,只穿一条短裤,戴一顶斗笠在田里做事。开始时,背上晒起了泡、晒脱了皮,后来时间一长,一身晒得黑黝黝的,连雨水也沾不上了,这倒也省了不少事</b></p><p class="ql-block"><b> 割稻时稍慢一点便被甩在后面,而快了不熟练就会割破手,至今我的左手小指上仍留有深深的刀伤痕迹</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练就一副硬肩膀,每每收工时我不但争挑稻谷、而且沿着狭窄的田埂走在最前面,让后面的人逼着自己不息肩。晒谷场在村里的红石岭背上,距最近的稻田也有3里多路。忍着饥饿、赤着脚挑百把多斤的稻谷到村里已是浑身无力了,而这时偏偏又要将湿稻谷担到岭背上去晒。我只能咬紧牙关挺住,迈着艰难的步伐一步步将稻谷担到岭背,个中甘苦、可想而知</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不误农时,早稻收割过后,便马上进入了二季晚稻作业</b></p><p class="ql-block"><b> 在做二季晚稻田时,我开始学会了犁田、耙田,有了早稻插秧的实践,栽插二晚稻时也就很顺手了</b></p><p class="ql-block"><b> 那时候生产队集体劳动是按工分取酬的,全劳力(指能掌握主要农活的强劳动力)为十分一工,而妇女最高则为五分。我们知青刚到生产队,给予照顾则给五分半。七个多月后,我离开生产队时,因已学会掌握了不少农活而被评为八分半。但收入非常低微、工分值很低,一分工只有1角钱,况且不是天天都有工出,尤其是在农闲的时候</b></p> <p class="ql-block"><b>  刚到生产队时,虽然知青分散住在农户家中,但吃饭是集体起伙的。三月间正值青黄不接,又加上前一年取消了种植蔬菜的自留地,大家吃菜成了问题。开始时,一些农户将家中储存的芋头拿给我们吃,后来他们自己也没有了,队长便将生产队里猪饲料地上的芹菜给了我们。没油炒菜,只能将芹菜放在开水中煮一下吃,没过几天我们脸上便泛青的如同芹菜颜色一样。芹菜吃完了,我们则用盐拌饭吃。不久我们发现村里的老百姓习惯捞米饭,而剩下的米汤水则喂猪,于是我们向他们要点米汤水放点葱和盐既当菜又当汤下饭</b></p> <p class="ql-block"><b>  在农村做饭,主要是烧柴。到山上去砍柴,这确实是件累活,不仅要走几十里山路,而且砍的柴要捆好肩挑回来。这柴捆多了担不起,而少了又很推捆紧,故常常是一路上边挑边散落,散了又捆,捆好了没走多少路又散,直到摸黑才回到家。一路上挡道的荆棘、芭茅横拉硬拽,大家的脸上、手上都被划出了无数道血痕</b></p> <p class="ql-block"><b>  分灶后,我学会了烧牛粪。每次出工回来,我便一路拾捡牛粪,然后将它贴在房外墙上,晒干后当柴烧。在没有油的无奈中,我学会了烧“红锅菜”,就是将大火把锅烧红,然后把菜倒入迅速铲炒几下。这样炒出来的菜,既不巴锅,又带点香味。但长期的缺油,使我时常感到浑身无力,大便干糙拉不下来,肚子胀鼓鼓的很难受</b></p> <h3><b>  年底时,为了推广糖化饲料养猪,我和另一名知青被抽调到公社农业技术站去搞试验。用糖化饲料喂猪则是改变了传统的煮熟猪食喂养的方式,就是将饲料切碎放入缸内添加附加剂让它糖化发酵。用这样的饲料喂猪,不仅长得快,而且肉质好</b></h3> <p class="ql-block"><b>  春节来临了,站里开始放假。有家的人都回去过年了,而我们知青俩人则留下来值班。年三十下午,我走路到四十里外的贵溪县城,买了一点年货。所谓年货,则是二包灯芯糕和一瓶腐乳。年夜饭只是烧了一锅稀饭,用腐乳当菜。外面的爆竹声响了,我们合着稀稀落落的鞭炮声,开始切猪草。因为养了四十多条猪,要切碎存入缸内糖化的饲料不少,我们一直忙到后半夜。大年初一,一开门我们便踏着厚厚的积雪到井边去担水,一口气挑了十几担</b></p><p class="ql-block"><b> 这就是我下放后在江西过的第一个春节</b></p> <p class="ql-block"><b>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五十年了!</b></p><p class="ql-block"><b> 2019年8月,我又一次来到当年插队的下张生产队,看望父老乡亲们</b></p> <p class="ql-block">  当年任生产队长的张劻年,现虽已八十多岁了,身体仍很好</p> <p class="ql-block">  村里变化很大,家家都盖了新房。村口破旧的会堂虽仍保留着,但已盖了新的文化宫</p> <p class="ql-block"><b>  望着当年曾劳作过的水稻田,我浮想联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五十年了,青春虽早已随时光老去,但插队生活的种种艰辛与乐事至今难以忘却。在早春的阴雨中耕作,在盛夏的日头下割禾,在斑斓的秋山中采食野果,走几十里山路去砍柴或赶集,和着稀落的爆竹声切着猪草迎来喜庆的年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每当回忆起这一切,依然感觉到充满泥土和汗水的气息扑面而来。尽管其中颇多辛酸和困惑,这却是我们这一代人特殊的青春气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