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7月20号下午2点钟左右,我们游览完天山天池后朝吐鲁番方向行进。由于导航信号差,上高速朝奎屯走错了方向,开了大约10多公里到了一个能调头的桥上,才拐回重新朝乌市方向行驶。</h3> <h3>晚上8时许,入住吐鲁番市博物馆旁边的豪城大酒店,标间170元。</h3> <h3>21号早上,到距酒店20米的早餐店吃早点,发现这家名叫巴亚湾的营养早餐店顾客盈门,坐无虚席,生意兴隆。我们等了10来分钟才有座位。</h3> <h3>吃完早餐大概9点半,我们来到吐鲁番市博物馆,见有一群人已在此等候。原以为要上午10点钟才开门,结果等到10点过还是没开。大门外的人们议论纷纷,询问保安为什么不开门。此时,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前来告知,馆内有领导参观,上午暂停对外开放。无奈,因为有领导要看,老百姓们都不能看,中国特色就是这样。</h3> <h3>我们驱车赶往位于吐鲁番西约13公里的交河故城。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代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所在地。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来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购买了每人70元的门票,30元的区间车票,乘坐电动车到故城遗址。</h3> <h3>夏天的吐鲁番,太阳象一个火炉,烤得大地发烫。我们头顶烈日,脚蒸暑气,冒着42度的高温,下电瓶车后沿缓坡爬到了故城遗址。</h3> <h3>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后一直到元末察合台时期,由于连年战火,交河故城损毁严重,最终废弃。因吐鲁番干旱少雨的气候,才使交河故城比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h3> <h3>城内的建筑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大体可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建筑风格多为挖地成院,挖洞成室,夯土为墙,屋宇多为两层,临街不见门窗,穿巷方见大门,此为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h3> <h3>由于故城遗址完全裸露在大地上直接受到太阳的熏烤,四周没有一点遮阳处。我们在参观过程中,一直被烈日爆晒热得够呛不敢久留,只是匆忙看了看便急忙赶到遗址出口处,买了两瓶冰镇矿泉水降温解渴。</h3> <h3>参观完交河故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坎儿井。好在坎儿井有房屋建筑,四处遮阴,感觉要凉快一些。坎儿井是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h3> <h3>刚进大门,就看见一位老师正在给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讲坎儿井的原理。</h3> <h3>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新疆维语则称为“坎儿孜”。它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普遍存在于新疆的吐鲁番地区。</h3> <h3>坎儿井结构上由竖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和涝坝组成。它是古代的吐鲁番劳动人民,利用山的坡度,将渗入戈壁滩下的积雪和雨水,巧妙的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用于居民饮用或灌溉良田和土地,使沙漠变成了绿州。</h3> <h3>坎儿井的诞生,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h3> <h3>现在,这个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杰作,每年都吸引大批游人去考察观光。</h3> <h3>吐鲁番葡萄沟是火焰山西侧一条南北长约8公里的峡谷,以盛产品种多样的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国家5A级景区。</h3> <h3>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两侧葡萄架林立,果实累累;农家村舍错落有致,餐馆旅店设施齐全。</h3> <h3>为发展旅游,沟內还建有王洛宾音乐艺术馆、阿凡提故居陈列馆、葡萄展览馆、维族民居民俗馆等等,供游客参观。因天气炎热,我们只参观了阿凡提故居陈列馆。</h3> <h3>火焰山地处吐鲁番盆地,是全国最热的地方。火焰山古称赤石山,维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h3> <h3>火焰山光秃裸露,寸草不生,飞鸟绝迹。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烈焰熊熊,火舌撩天,因此故名火焰山。</h3> <h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扇灭火焰,师徒4人顺利西行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景区根据上面故事,树立了铁扇公主、牛魔王、唐僧师徒4人等塑像,周边用铁丝网围起来,还卖40元的门票,并没有多少参观的内容。</h3> <h3>地表温度高达60多度,完全可以把鸡蛋烤熟。3元钱一个的鸡蛋游客争相购买,小贩卖完一锅又接着烤第二锅。</h3> <h3>我们入内游览时,天气预报41度,景区温度计上的地表温度为64度。因热浪袭人,不敢停留,匆忙拍几张照片后,赶紧撤退了。</h3> <h3>由于吐鲁番的酷暑天气实在炎热,我们一天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般的参观了交河故城、坎儿井、葡萄沟、火焰山四个景区,只想尽快离开这块火炉般的地方。当晚赶到气温稍低的鄯善县,入住怡河阳光酒店,标间每晚180元。</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