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条嫰柳招惹高冷腊梅 百转流莺点赞早妍迎春

应时之雨

<h3>1月5日,在植物园卧佛寺拍的腊梅。那天好像腊月初一。</h3> <h3>2月27日在颐和园拍的腊梅。整个腊月、正月的风流都被她占据了。</h3> <h3>花静人喧,爱美之心。</h3> <h3>2月28日香山的腊梅。</h3><h3>近古稀的人也近腊梅而风流。昨天还在昆明湖东岸逡巡西望玉泉宝塔,今天又来香山登高东俯塔东宝镜(昆明湖)。</h3> <h3>腊梅丰姿犹存,迎春己粉墨登场了。2月27日颐和园拍的迎春花。别的地方的一簌簌迎春,还无春消息,唯独只处己有娇黄的花朵与鲜红的蓓蕾。真是“向阳花木早逢春”。</h3> <h3>园中园,谐趣园。</h3> <h3>知鱼桥。取意“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经典对白。</h3> <h3>优雅的长廊。</h3> <h3>1月4日,参观北京天文馆,只拍了这一张陨石的照片。</h3><h3>太阳系已有50亿年历史。</h3><h3>生命起源己有三到四亿年历史,这是有证据可查的。也可能生命于5亿年前就有了。这算是应时之雨猜想吧。</h3><h3>……</h3><h3>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h3><h3>这块陨石是500年前的地外来客。</h3><h3>成千万知青下乡已有50年历史了。</h3><h3>参观天文馆距纪念庆典5个月。</h3><h3>这一串数字挺有意思的。</h3> <h3>香山的并蒂松。</h3> <h3>抚顺27中纪念下乡50周年活动余波。</h3><h3>在“9,17”大会上,热心的李瑞生把原铁岭街小学6年2班的同学聚在了一起。根据刘洪泮的提议,建了微信群。金猪正月初八,大家又聚在一起,聊忆青葱岁月,感叹光阴荏苒,共享夕阳快乐,互相道声珍重。</h3> <h3>3月2日,又来颐和园。虽然已游览多次,仍然可以选全新的线路,今天从南到北走西堤。西堤仿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h3> <h3>春风与“冰冰”并存。</h3> <h3>景明楼,取意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之意。</h3> <h3>今天拍到的迎春。</h3> <h3>德和园。</h3> <h3>画中花。</h3> <h3>大戏台雄姿。京剧名家谭鑫培,杨小楼曾在此向慈禧献艺。</h3> <h3>大戏台的对联。</h3> <h3>湖西北的玉带桥</h3> <h3>湖东南的绣绮桥。</h3> <h3>找乐寻景美篇之1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