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闺蜜曾经问过我:你每次出去玩,有时候走那么难走的路,难道不累吗?我说:其实你不知道,我体力真不咋样。经常是一开始走几步就累了。但到最后我也不会拉别人后腿的。因为,你知道的,我脸皮薄,不好意思拖累别人,所有的路,能走下来,全靠意志力。</h3> <h3>经常一起玩的姐姐约我去华山,我很爽快就答应了。而且跟姐姐商量着全程不坐索道。她曾经去过华山两次,深知华山道路的艰险。我并没有去过,但是心里却并不怵。因为我曾经脚磨烂从箭扣长城上一步步走下来过;我曾经负伤而且重装从秦岭咬牙坚持下来,那三万多步每一步我知道疼的滋味;我也曾在身体摔伤未愈的状况了,坚持走了42公里的洛阳八大桥环线。因为有这些经历,我知道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正如歌中所唱“曾踏过艰辛的每一步,仍然前去,仍然闯不理几高。”</h3> <h3>玉泉院位于华山北麓谷口,是去华山必经之地。此地曾为北宋著名道士陈抟隐居修真之处。</h3> <h3>华山,它的险峻我自不必赘述。去过的人,自然领略过;没去过的,也早已久仰它的大名。我们于2月23日下午两点左右开始登山。晚上入住金锁关。</h3> <h3>山下华山入口处显示华山上的最低温度零下10℃。我怕冷,所以备足了厚衣服。又听说山上的东西很贵,为了省钱,也是把两天吃的喝的背了不少,我比较耐渴,就背了一瓶咖啡(够我两天喝的)。还有几盒牛奶,姐姐比我多背了两瓶水,她的登山包比我重。六个多小时几乎不停歇地登山。羽绒服是穿了脱,脱了穿。我不是多爱出汗,但到了难走的地方也是会出汗。同去的姐姐只穿了件抓绒,羽绒服系在腰间,却全被汗水湿透。她包里还背件厚羽绒服,始终没有派上用场。虽然已是初春,但是华山上好多地方都还存有厚厚的积雪。给华山平添几多秀丽与端庄,但也大大增加了我们爬山的难度,背阴的台阶上有薄薄的冰。而且有的台阶很窄,根本容不下半只脚。走起来必须特别当心。</h3> <h3>爬山有几处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是还没有到回心石的一段山路,走起来那么长,虽然是相对较缓地拔高,但是对于背着比较重背包的我们走起来也挺吃力。姐姐说这段路走起来枯燥,是的,的确是没有太好的景,我说何止枯燥,还是挺较劲的。姐姐说,到了回心石才开始算正式爬山。因为这段路太长,下山回去的时候,我们遇到离回心石还很远的人,竟然问,离山顶还有多远?我们都不知道该咋回答他们。</h3> <h3>我旁边这名网名“洛成”的男士,背的是重装。准备要在东峰扎帐。</h3> <h3>没有到回心石的山路已经陡成这样。</h3> <h3>终于到了回心石,我们在那里匆匆照了相,就继续向前。</h3> <h3>感觉没走多远,就来到华山著名险道:千尺幢。它位于青柯坪石壁上,由宋人沿隙凿拓成路。一眼望上去,密级陡峭的台阶延伸进两山的石缝间。我们不敢大意,凝气屏神抓住铁链往上爬。不敢脱开手照相了。爬到一大半时,忽听上面传来女生的惊呼,说东西掉了。当时吓了一跳,抓紧铁链,往上面一看,见一件东西以很快的速度翻滚骨碌着就下来了。姐姐在我上面,挡住了那东西,原来是件衣服。但是,到现在我还想不明白,为啥那衣服下落台阶的速度是如此之快,感觉像是包等重物滚落的速度。下落恁多台阶,也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毫不夸张的说,那件衣服若不被挡住,它能直接滚到最低下。若不是我亲眼所见,哪里会相信?上面的女生看到衣服被姐姐帮她捡起,也不敢在那里等,因为台阶太陡,根本没法长时间站,只能攀到最上面安全的地方等我们。</h3> <h3>刚走过千尺幢,下来的百尺峡你从它们名字的命名就能想到,虽然也很险,但是距离相对短了不少,难度也相对降低。</h3> <h3>后来,又走了一段挺险的夹在峭壁之间的路。从下往台阶伸入天际。走起来也不亚于千尺幢,又格外长(石阶570有余),因为太陡,中间几乎没有停脚休息的地方。我俩一股气上到顶时才知道这是老君犁沟,传说是太上老君见此处无路可走,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你想,神仙造的路,凡人走起来能不累吗?</h3> <h3>到北峰,大家终于喘了口气。看到山顶上的景色,果真与山下不同,让人一下有豁然开朗的感觉。</h3> <h3>我们也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于是各种得瑟,各种摆拍开始。</h3> <h3>“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h3> <h3>山上石壁上有各代名人书法家们的诗和字。本来那字就潇洒娟秀,题在华山之上,更多了几分气势与狂放。</h3> <h3>本来以为到了北峰就算到了,领队说离我们住宿的金锁关还有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要经擦耳崖,苍龙岭,“韩退之投书处”,过五云峰才到金锁关。于是,我们不敢狠劲玩,但是山上的景实在太美,每个角度与方位看起来都像是一幅幅水墨丹青。姐姐不停地拍视频。真让人不忍离开。这时天渐渐暗下来,我还怕夜里走山路看不清提前备了手电。</h3> <h3>谁知道,身边的灯一下亮起来。黄色的光晕瞬间让我们的心有了温暖与安全感。华山的夜景好美啊!特别是白雪覆盖下的华山,回头看爬过的路,蜿蜒曲折,延绵不绝,像一条起伏的长龙。一盏盏灯就像是落入凡尘的星星,看天空,并不是漆黑,而是纯净碧透的深蓝色。天上的星与山上的星交相辉映,让你分不清天上,人间。若是有月亮的夜晚,那一轮皎洁的月普照着雄奇的华山,而山上皑皑的白雪在莹莹月光的映衬下,该是一种怎样的视觉感受?美得是不是让人心颤?</h3> <h3>这段晚上的山路我们走得特别开心,不知不觉前面有一处建筑很亮。哦,终于到了著名的金锁关,也是我们住宿的地方。这时感觉很冷。</h3> <h3>八个女生分别被安排在两个屋。第一个屋在山上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还挂着帘子领我们入住的人再三强调一定注意脚下,特别滑。天黑,看不清,只能容一个人弯腰走过。我猫着腰,小心走,感觉脚下全是冰,的确很滑。摸索中竟然有光亮,推开门走进去,竟然是住的房子,屋里的暖气扑面而来,是一间小木屋,里面放有两张高低床。我觉得这简直是童话书中才有的小木屋。但是,里面的女生说,你们的房间不在这里。我只好小心退出来。差点儿滑倒,心想,这晚上起来上厕所多危险啊!有一个人带我们还往山上走,我想,那条件一定不如刚才的。谁知道走过一段木台阶,领路人竟然说到了。开了门,开了灯,哇,里面温暖如春啊!原来人家怕我们冷,提前两个小时就把暖气给我们开开了。而这房间竟然是这里工作人员住宿的地方。本来准备住十人大通铺呢,感觉一下子住上了豪华间,心情那个好啊!</h3> <h3>我们胡乱吃点儿东西就准备睡觉,这会儿领队带了几名队友过来吃饭了,说外面太冷,那个女生的屋太小,就我们屋条件好。于是支开锅开始吃涮锅,他们三个男的背的吃的多的惊人。本来是打算吃三顿的,根本不知道这华山之上连烟都不让抽,所以只有今晚全报销了。他们刚才还买了炒鸡蛋,牛肉,又拿出了酒,拆了一包花生米,还热情地邀请我们也喝点儿。要搁平常,我一定就会答应了。这可是在华山,而且,他们明天坐索道下,我和姐姐却是准备徒步下山呢。所以不敢喝一口。他们说你们女生不喝就吃,于是,流水席开始!由一个男士专门为我们服务,我们几个女的负责吃。吃完羊肉,吃牛肚,吃完牛肚,吃百叶,吃完百叶,吃鱿鱼,吃完鱿鱼,还有白菜,菠菜,粉丝,方便面……层出不穷,应有尽有,那阵势绝对不亚于满汉全席。往往是我们还都没吃完,那边就又开始催促给我们盛。最后我们根本就吃不动了。结果是鱿鱼还有很多菜他们就扔了。这在平时都挺让人可惜的,在华山上,在吃一盘炒菜就要好几十块的地方,把恁多东西都扔了,是不是太过奢侈?心疼东西,也心疼他们一路背上山来的力气!这是我吃过的最奢侈,最难忘,也是最好吃的一顿饭。三个男士竟在不知不觉中喝了两瓶酒。可真够能喝的!</h3> <h3>他们各自回屋休息后,我们屋里的这四个却都睡不着。看时间都快零点了,她们还兴奋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屋里实在太热了,被子都盖不到身上。姐姐在上铺翻来覆去睡不着,说太热了,口渴又把她带的牛奶咕咚喝了两袋。最后,只好把暖气关了,大家才安静睡着了。在外面零下10℃的华山上,睡这么舒服的床,把我们热成这样,是不是也是一种奢侈?我想,很多年以后,我会记得在华山这奢侈的住宿与美餐的。</h3><h3>因为太兴奋,从来不失眠的我,竟然在三点多醒了。睡不着,就穿好衣服去外面看看。一轮朦胧的月竟然升起在天上,松树笔挺笔挺很高,月光正好从松树透出脸来。真正的“明月松间照。”因为夜里很静,所以走山路人的说话声竟然能隐约听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看来,诗人写诗真的不虚啊!远远寺庙里唱诵佛经的身音也飘进耳朵,让我觉得华山上的月夜充满神秘与静谧。佛性与庄严。在月光下定定地想今生,一切过往都似洗尽铅华,半生经过岁月的洗礼,心却变得更加超然。那一刻,竟好似有些悟了。然而,毕竟外面太冷,不能独自参禅,所以赶紧回屋,钻进温暖的被窝,却也睡不着,静静等着看日出吧。</h3> <h3>早晨,大家都早早起来,都说一晚上没咋睡。但是脸上也都没有太多倦意。于是,收拾行装向东峰出发。到了东峰上这里已站着好多看日出的人们。看到有的年轻人竟完全伸展身体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就是累,也不敢这样啊!太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有的年轻人估计在山上等的时间长了,浑身都已冻透。瑟缩着,却还是守在那里,怕错过了日出。</h3> <h3>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东方的天空,刚开始,是一条极细的红色的线,渐渐地,那条红线逐渐变宽,变成红色的带,周围的山也变得清楚。在红色的带中又有一团金黄色的,那就是太阳,然而,那早上的云层太厚,太阳始终无法挣脱出来。看看已经过了日出的时间,看来太阳是不会出来了。于是,大家多少有些失望地四散离去。</h3> <h3>从东峰下来,我们抄了一段近道,却因道路上有雪,而且很陡,有一点儿我竟然走不下去了。(手杖又被我弄坏了)这时下面有个姑娘看到,跑上来,拉住我,把我安全地带到平路上。素不相识,她在下面的路上,怎么就看出我不敢下呢?心里是满满的感动。真的太谢谢她了!</h3> <h3>又往前走,看到前面排起了队,一问,才知道,来到了华山著名险道鹞子翻身这个地方。姐姐和我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难走的地方。也跟着排队,景点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个人打了安全带,又反复交待了注意事项:且不可把两个安全套环同时松开。这时见前面姑娘的胳膊在不停地抖,有可能冷,但更多的是怕。这么怕,还是想来体验一下。姐姐曾经在青要山体验过飞拉达,这个对她来说小菜。</h3> <h3>往下看看,心里是不是觉得乱颤?但是腿可不敢软,手也不敢抖啊!</h3> <h3>当然华山毕竟是险,视觉冲击的效果还是挺震撼的。我没有玩过飞拉达,所以还是有些紧张的,两手紧紧抓住铁链,也不敢拿相机照相了,倒是姐姐胆大,给我留下了很珍贵的照片。</h3> <h3>在我在岩壁上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姐姐在下面指导着我去做,我们小心下到崖底。又沿着山路走到了宋太祖赵匡胤与陈抟下棋的地方。当时我看了一下棋盘上的棋局,没有想到这就是当时留下的残局。稍有些遗撼没有把残局拍下来。</h3> <h3>待我们从崖上上来,天空竟然飘起了雪花。天也格外冷。我俩草草吃了点东西,又向南峰进发。</h3> <h3>“自古华山一条道。”在没有来华山之前,我想象中的华山上是没有多少宽阔平整的地方的,而且是没有什么植被的,即使有,都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但是,当我们一路往南峰攀爬时,我才惊奇的觉得是来到了林海雪原。</h3> <h3>这会儿南峰上好像就我们两个人。时而还有一只小松鼠蹿出来。因为南峰海拔最高,这里的积雪比别处都要厚。</h3> <h3>山上长满了油松,华山松,色木槭,少脉椴等种类的植被。树木高达几十米,古木参天。让我们像是来到了长白山原始森林。天然的森林氧吧加上因为有雪而变得湿润的空气,让我们即使拔高也不觉得累。而且越走越有劲儿。</h3> <h3>跟大诗人的诗亲密接触一下,沾沾灵气。</h3> <h3>我们来到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但是因为天气原因,暂停开放。有些遗憾。</h3> <h3>用一张我小侄女在前几年在华山长空栈道上的照片,那年她才十岁。小小的年纪,就也如此胆大!佩服啊!</h3> <h3>这是南峰华山迎客松。树龄360年。</h3> <h3>因为南峰上没有几个人,太静了。这时听到有一个峰上人声鼎沸,欢声笑语,好不热闹。这是哪个峰?怎么人那么多,还恁喧闹?当我们一路走过去才知道到了西峰。我们就明白了,一定是坐索道的游客刚上到西峰。</h3> <h3>我最喜欢这幅字,灵秀,潇洒,俊逸。</h3> <h3>所以这些刚上来的游客当然特别兴奋了。而这时山下云雾渐渐升腾,缭绕,似白纱飘渺,如轻烟袅袅,山也变得若有若无,整个华山如仙境一般。</h3> <h3>在这里把西峰的全景都给照下来了。</h3> <h3>取出三米长的红丝巾(丝巾据说是现在中年妇女的标配,我却根本不以为然)。她们能自己爬到华山顶吗?她们的丝巾有我的长吗?她们有我如此气势吗?风一下把三米长的丝巾吹起来,如同攒动的火焰,甚是醒目。这时,风突然把我的帽子刮飞了,引得游人一阵惊呼。帽子落在了铁链外面的石头上。没等姐姐说打个保护,我直接翻过铁链稳稳把帽子给捡了回来。姐姐说,你知道那下面是悬崖啊!因为我觉得没有任何危险,如果觉得有一丝胆怯的话,我一定不敢也不会做了。想想我和姐姐去嵩山在宝柱峰照得那些险照,那才是真的危险。当时姐姐和我也未曾怕过。当时坐在悬崖边心情平静的就如去看花一样的感觉。也许你们不信。但是,后来看到人在山上看到景太美,就有会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看来太美的东西是有致命的诱惑啊。</h3> <h3>看看时间已来到中午,我俩这会儿还在西峰上。同行49人,自己爬上来的有18人,剩下的31人都是第二天坐西峰索道上来的。打算走着下去的就我和姐姐。我俩要在天黑之前下山。路程还比较远,而且下山的路虽然比上山省点体力,却并不好走。我俩打上护膝,也基本不再照相,只专心走路。虽说是昨天的路,但是白天看和晚上却差别很大。往上看和往下看感觉又很不一样。</h3> <h3>当我们快走到金锁关时,姐姐说,你看,这就是我们住的地方。我一看真的啊!(在一层的第二个房间)那几棵挺拔的松树,昨晚就是在这里看的月亮。早上走的时候想照张相天太黑。这会儿终于可以拍下我们住的地方了。</h3> <h3>华山上的野猫也是一景。虽然是野猫,但是毛色油亮,非常干净。而且一只只有功夫在身,行动异常敏捷!</h3> <h3>到了金锁关,看到这里的人真多,商家在吆喝着挂金锁,保平安。一把把锁把整个铁链上挂得里三层外三层。最可笑的是标注了固定区域。“步步高升区”,“招财进宝区”,看来是想什么有什么啊!挂锁的人也很听从指挥,想求什么就把锁锁到相应的地方。看来我们昨晚住的地方真是个好所在啊!</h3> <h3>本来我们想走智取华山那条下山路,听说路很险,景很美。但是因为有雪路滑,给封闭了。原路走也一点儿都不轻松。山上时有多累,下山时就会有多难!当下了北峰走到老君犁沟时,看到那又深又连绵不绝的台阶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山底,心里还是忽悠地慌了一下。姐姐说,抓牢铁链退着下。这样不往下看,好多了。这中间见到个女的上山,已经累得不行,爬在铁链上发出绝望的喊叫声,估计已经走得崩溃。但是,即使这样,她也必须要走上去,因为这里没有索道,即使不想走,也必须先爬上北峰。本来以为走完这段险路,我俩能走到相对缓一点的路把百尺峡,千尺幢给绕过去。谁知道,还是没有绕过去,于是再把这些险路走一次,只当是重温一下经典了。</h3> <h3>下山路上听到两个年轻人的经典对话:一个男孩对另一个男孩说:“带着你女朋友来华山吧,爱她,就带她一起来。”另一个稍作片刻停顿:“那我宁愿这辈子不结婚。”我听了当时觉得很好笑。女人,华山,孰厉害?华山也!华山让他把对女人所有美好向往都给抹杀了,看来带女友上华山,是比带她冲进围城要付出更大的勇气。</h3> <h3>过了回心石,再往下走已经没有太大难度,但是因为这段路相对较长,而且枯燥。但是,看到从山下往上面爬的人也让我觉得饶有兴趣:有的兴致勃勃,有的气喘吁吁,有的信心满满,有的疲累不堪。上山的路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感觉却是如此不同。</h3><h3>我和姐姐刚刚出了华山门,就呼啦围上了一堆人,叽叽喳喳问我们各种问题:“你俩是不是走下来的?咋看着你俩都不累?”“你俩下山用了多少时间?”“你俩是咋上去的?我们像是在答记者问。他们有的是准备晚上登山,有的是问问自己能不能上去?你若不自己试,谁知道呢?看着我俩不累,就等于你们就可以吗?</h3><h3>从上华山到下华山虽然只有短短一天半的时间,但是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在华山上论剑,下棋,赏雪,看松,看日落,赏明月,观日出,观云海,听诵经,赏书法。观人生百态。雅的,俗的,都经历了。更让我开心的是:这次全过程中,没有让我觉得需要咬牙坚持的地方。累是会累的,但是,喘口气,调整一下呼吸,就好了。看来所有的努力都不曾白费!所有的汗有没有白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