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大疾病就像彩票,</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谁也不知道自己哪天会“中奖”。</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医院的三句话就能让你倾家荡产:</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病很严重;</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过还能治;</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但需要很多钱。</b></h3> <h3><b>▲北京地铁站口,为救身患白血病的2岁儿子,父亲夏军甘当“人肉沙包”打一拳10元。</b></h3><h3><b>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还有3046万贫困人口。其中,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户占42.6%,涉及超过1200万个家庭。</b></h3><h3><b>在这些因病致贫人口中,15-59岁劳动年龄段的患者占41%。青壮年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往往一人得病,全家返贫。</b></h3><h3><b>许多家庭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罹患重大疾病不仅带来自身的痛苦,威胁生命的健康,还给家庭带来“灾难性医疗支出”。</b></h3><h3><b>注: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家庭支付能力的40%时,该家庭即发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b></h3><h3><b>有多少人、多少家庭的积蓄足够抵御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如果积蓄不够,那该怎么办呢?</b></h3><h3><b>没钱治病,怎么办?</b></h3> <h3><b>▲23岁女大学生李娟为筹钱做骨髓移植手术后期治疗,与残疾母亲街头求助,钻胯治病9元一次。</b></h3><h3><b>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元。</b></h3><h3><b>一次流感就可能会让农村人一年多的努力付诸东流,而一场重疾更是不亚于一场灾难。</b></h3><h3><b>以发病率最高的重疾——恶性肿瘤为例,80%的进口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再考虑维持治疗期间的费用,花费在10万-50万不等。对于那些需要移植、并发感染的血液肿瘤病人来说,费用动辄就是上百万。</b></h3><h3><b>遭遇大病面对巨额医疗费,大部分家庭面临两个残酷选择:要么卖房、借钱;要么只能放弃治疗!</b></h3><h3><b>但更残酷的现实是:中国家庭自有住房套数平均只有1.044套,大多数家庭并没有多余的房可卖,而85.62%农村家庭的自建住房更是难以变现。</b></h3><h3><b>换句话说,作为筹钱治病的终极手段,卖房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b></h3><h3><b>花光积蓄卖房卖车之后,病还没治好,又从哪里筹钱?</b></h3><h3><b>借债!</b></h3><h3><b>等借无可借,卖无可卖的时候,网络筹款便成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与庞大的医疗负担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b></h3><h3><b>医保能帮到多少?</b></h3> <h3><b>▲女孩媛媛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男友筹钱治病,不惜放下尊严,上街头卖拥抱。男友贾槟珲得知后,赶到现场用下跪的方式劝阻女友。</b></h3><h3><b>在这样的困境下,医保又能帮助多少呢?</b></h3><h3><b>早在2012年8月,国家针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大病负担重的情况,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对高额的医疗费用给予二次报销。</b></h3><h3><b>今年2月,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大病保险覆盖了全部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基本保险+大病保险的政策报销水平已经超过80%。</b></h3><h3><b>而现实是,我国大病医保制度虽然在不断完善。但实际报销过程中,报销比例远远低于80%,像白血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依然不菲。</b></h3><h3><b>还有很多牵制因素,如:住院费用报销周期长,重大疾病患者转诊困难;入院门槛费及重复检查费用,加重了患者的负担等。</b></h3><h3><b>不要等生病了才着急</b></h3><h3><b>不要等真的生病了才着急看病,才后悔当初没有多重视自己的健康,才懊恼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b></h3><h3><b>这也正是为什么近几年来,“治未病”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重视亚健康,不忽视小病,关注养生,才是现代人最健康的生活方式!</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