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春天]香椿芽

五溪明月

难忘最是春天的美味 <h3>  <br>昨夜入超市,遇见香椿芽!心中惊呼“春来也!" </h3><h3>颜如翡翠,色似玛瑙,泛着琥珀光泽。一簇簇,一扎扎,新鲜欲滴,秀色可餐! <br><br> </h3> <h3><br>香椿树是我人生中最早见到,熟悉并喜欢的树种,没有之一! </h3><h3>就因那长在枝头或树干的香椿芽。更难忘的是那母亲做的“凉拌香椿芽”! <br><br></h3> <h3><br>时间回到七十年代初。 <br>因为祖辈的包办,母亲嫁到我的出生地,沅陵县马底驿一个叫中山岗的小山村。 <br>那时还是生产队。一穷二白,家徒四壁,无无粮无劳力。<br>母亲是长沙下放的知青。曾经见过母亲年轻的一张照片,锯齿边,大约三寸的彩照。照片上的母亲,十八九岁。穿着白衬衣。乌黑的头发,扎成两条辫子。双手指尖抓着发梢。鹅蛋型脸庞,皮肤白里透红。笑靥如花,一双眼睛明亮有神。一看就知是大城市的人! <br><br>母亲是勤劳之人。家务从小都会,生产劳动却要从头来。生产劳动一时难上手,队长分配母亲守麻雀。那时一个正常劳力一天10分工,母亲只5分工。 年底分粮食,按工分多少来分。劳力多工分高的家庭粮食就多,劳力少工分低的就呵呵了。分不到粮食是小,还要欠生产队超支款。因为平常粮食支过头了,年底还得用钱补上。 <br><br>当时母亲已是三个孩子的妈了。我是老大,老二老三是妹。随着人口的增多,经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能填饱肚皮是那时最大的理想! </h3><h3><br></h3><h3>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守麻雀时,生产队有食堂。劳动的人中午有一小瓦钵蒸饭。配的什么菜忘了。那年代是没肉的。隐约记得是一点干萝卜丁而已。母亲领到午饭,很开心地交到我们手中,叫我三兄妹吃。当时我们坐在生产队仓库旁,一个高高泡谷种用的空木桶里,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钵底朝天,颗粒无剩!这是我人生中最香最甜最难忘的一餐饭!也不知道母亲为了我们自己却饿了多少回?现在想来,怎不给母亲留一口呢? <br></h3><h3><br>粮食都经常断,不用提菜了!虽有点荒山地,无劳力无农具,无法耕种。 <br><br>母亲为人和善。邻里乡亲相处融洽。条件好的看母亲不容易,东家给点萝卜,西家给点白菜。就这样艰难度日!人口还在增加。我六岁那年,弟弟又岀生了。 <br><br>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家蔬,就弄野菜。一年四季山上野地生什么吃什么。母亲在乡亲们带领下上山下地,认识了各种各样能吃的野菜:厥菜,竹笋,麻秧苦;地菜,田苦,马齿苋;胡葱,水芹,竹儿根;枞菌,鸭掌,地木耳…… <br><br>香椿芽也就走进了我们的世界!<br><br></h3> <h3>  <br>当年老屋东边陡坡边,长着两棵两层楼高的香椿树。<br>春天来临,几场春雨过,气温乍暖还寒,香椿树枝头或树干上就悄然无觉地抽岀许多嫩芽,油油的还泛着一丝丝醉人的红。<br><br>那东一朵,西一朵,像调皮小孩子头上留的几撮毛,甚是可爱!<br><br></h3> <h3><br>常言道:“门前一棵椿,青菜不担心。” <br><br>当眼见椿芽长到5cm长的就可采收做菜了。采收的过程我们叫&quot;打春天”。母亲把屋门口晾衣长竹篙取下,带着我们浩浩荡荡地来到树边,打香椿芽……<br><br></h3> <h3><br>俗话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 <br><br>此&quot;雨”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也。 <br><br>谷雨前打的香椿芽为野蔬之极品。<br><br></h3> <h3><br>唐诗云:“嫩芽味美郁椿香,不比桑椹逊几芳!” <br><br>看来古代文人骚客早对香椿芽已是情有独情!连宋代文豪兼美食家苏轼,也推崇食用。他说“椿木实而叶香可啖&quot;。 <br><br>谷雨之后,椿芽成叶。口感如柴,唯余香气耳!<br><br></h3> <h3><br>香椿芽能做的菜有几款经典:</h3><h3>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而在那物质匮乏的时代,凉拌香椿芽最简单! <br>母亲把打来的椿芽,拾掇干净。有条不紊地进行下面的步骤: <br>第一步,洗椿芽。</h3><h3>用挑来的井水浸洗几遍,装碗备用。 <br>第二步,做“油炸辣子”。</h3><h3>准备一把干辣椒,切碎。入热锅加菜籽油炒焙至金黄,捞岀,放入"臼钵”中,用木棰捣成末。加点咸盐和少许开水,佐料“油炸辣子"完成! <br>第三步,焯水。</h3><h3>据说香椿芽中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些是致癌物(我也是现在才知道啊!)。通水焯水,可除掉大部分有害元素。尝鲜香椿芽,此步定不可少! <br>第四步,调拌。</h3><h3>椿芽焯好装盘,舀几匙油炸辣子一拌,凉拌香椿芽完成! <br>开整!入口鲜,香,辣,脆。那爽!可谓人间一绝! </h3> <h3><br>母亲是自强之人。外表文弱,与世无争,骨子里却倔得很!自己不会的劳动技能,咬牙也要学会。在那缺衣少食的时代,即使挨饿受冻,也从不动别人的一分一毫。 <br><br>在她的影响和带领下,上山下地,我们也变得无所不能!山上田间地头野菜野果都熟悉得很,且能分辨!一年四季都可以源源不断地弄来。 <br><br>另有一种椿树,叫臭椿。发的芽和香椿差不多。经常有人误采误食,甚至中毒!嘿嘿!凭俺的法眼,还没上过当呢!<br><br></h3> <h3><br>八十年代后,母亲返城入厂。家里孩子又增加到六个了。粮食有低价供应,菜是要花多钱买。母亲虽有工资,儿女都在读书,每月也是紧巴巴! <br>只要我们有空,山上河沟野地树上出什么野菜,就按季悉数采回。大树椿芽瘦,弄费劲!小树椿芽肥,手到擒来。常常我们自己“凉拌香椿芽&quot;,方便! <br>每年春天,香椿芽都会如约地出现在饭桌上。可以说,香椿芽伴随着我们成长!<br><br></h3> <h3><br>零三年以后,我在深圳。那边也没见到香椿,不知是怎样让我又想起了。我跟母亲说了。母亲居然给邮寄了一些干品来。同样是做凉拌,味道同样美美哒!<br><br>后来知道母亲为筹办这个东东,大费周张!我沉默了……母亲毕竟上了年纪,不能上山下地去自找,只能花高价从市场上买来。鲜货当时不好邮寄,易坏。母亲还要择,洗,焯,晒,收,包,寄……要费很多手脚!特别一提的是,在去镇上邮寄的途中,过河把脚崴了,几个月才康复。当时所受的痛苦她谁也没说。而对我,母亲从来没要求过什么!……想想这些,我就是逆子啊……!<br><br></h3> <h3>  <br>母亲是无私乐观之人。一生为儿女含辛茹苦无怨无悔;坎坷硬是当平地走,从不诉苦;艰难时世笑颜面对,从不抱怨;无论生活再怎样待她,思想也不走极端。对我们,就像香椿树,从来只是给与,而无索求!就为她深深爱着的人儿! <br><br>去岁母亲因病作古。如今正是椿树枝头泛“琥珀光"的时候,可母亲再也不能为她牵挂的人做“凉拌香椿芽”了……!<br><br></h3> <h3>(图片来自网络,文章为原创。转阅欢迎!转载需经许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