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月二,龙抬头。</h3><h3>来书院,学文化,</h3><h3>碰个好彩头!</h3><h3>——周六早上九点半,恭候您!</h3> <h3> 在殷院长朋友圈 ~ 上面这则“公益广告”感召下,踏着早春的脚步,兴致勃勃来到孟子书院,聆听传统文化专题讲座。<br></h3> <h3> 殷院长从四个方面讲述了中华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意义 : 一、时、节、节日;二、中华节日的分类;三、中华节日的设置;四、中华节日的文化意义。并对时、节、旦、日、月、年,春、秋等字的渊源进行生动形象的说文解字。</h3><h3><br></h3> <h3> 从说文解字上看,节这个字就是节点,它不仅仅把过去和未来分开,而且还把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人们把时间分为日、月、年,乃至分为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不仅告诉人们在不同得节日安排好生产生活,还寄予人们的崇拜、祈福、庇护、期盼和寄托,还积累了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沉淀。这就形成了节日,形成了节日文化,我们既要学好中华节日文化知识,又要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对个人对家庭对民族对国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h3> <h3> 二至,来源先民对自然的间接观察。 二分,来源于先民对自然的直接观察<br></h3> <h3> 按农历计的传统岁文化性节日和植根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人伦主题节日:春节(应该称中华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h3><h3> 按公历计的现代纪念日(主要是政治性的):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日子中国共产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h3> <h3> 古代诗词多与节日有关</h3> <h3> “龙”为何物?“龙抬头”有什么意思?这一节日的来源是什么?在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邹鲁文化开发与应用研究所所长王川老师娓娓道来,既有趣味性,知识性,更从深度和广度上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这一民间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h3> <h3> 龙抬头星象和季节变化</h3> <h3>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耕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就聪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h3> <h3> 二月二的源起和演变过程</h3> <h3> 从民间谚语解读二月二节俗的文化的意义</h3> <h3>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形成多样,丰富多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信仰、祭祀、天文、地理、物候、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上古社会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祭祀活动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h3> <h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孕育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孟子书院更多精彩期待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