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引 言</font></b></h1><h3><br></h3><h3> 每个出来旅行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体验到不一样东西。对于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去俄罗斯不能不去圣彼得堡,去圣彼得堡,不能不去十二月党人广场和彼得保罗要塞。这二个景点是圣彼得堡历史的精华,是沙俄历史的缩影。</h3><h3> 彼得保罗要塞建成后,在1718-1917年期间实际上是国家监狱,称之为俄罗斯的“巴士底监狱”。对我们来说,把它称为俄罗斯的秦城监狱,也许更容易理解。作为收监政治犯的监狱,也可以说它是背负着俄罗斯沉重历史阴影的一个要塞。</h3><h3> 1703年是我清政府的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大帝正在河北承德建造避暑山庄;而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却在 “开一扇通往西方的窗户”为拓展疆土修建要塞这个前哨阵地。现在这两处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睹物怀古,不由令人感慨万千。</h3><h3> 无 欲</h3><h3> 2019.02.26</h3> <h1><b><font color="#ed2308">十二月党人广场</font></b></h1> <h3> 十二月党人广场, 在著名的圣伊萨基辅大教堂的北面,教堂旁边的停车场离广场最近。</h3> <h3> 圣伊萨基辅大教堂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之间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h3> <h3> 十二月党人广场原名为参政院广场,叶卡捷琳娜二世为纪念彼得大帝于1782年建成。1925年前苏联政府,为纪念100年前,十二月党人组织的公开起义,更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h3> <h3> 十二月党人是由一批具有民主思想,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的贵族青年知识分子领导的起义队伍。大多数是国家的精英,在沙皇统治机构中任职,参加过远征法国打败拿破仑的英雄。列宁称之为“俄国第一代革命者” “贵族革命家”。</h3><h3> 1825年12月1日,亚历山大一世突然病逝,因他的大弟弟康斯坦丁宣布放弃皇位,亚历山大一世生前指定了二弟尼古拉继承皇位。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在尼古拉举行宣誓继位前举行了公开起义。他们选举近卫军团长特鲁别茨科依担任总指挥,并且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试图推翻沙皇统治,实行君主立宪。由于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清一色的贵族,正派和尊严不允许他们在对手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刀剑出鞘。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总指挥临阵脱逃,尼古拉一世出兵镇压,起义失败。</h3><h3> 十二月党人身为贵族,彻底地背叛了他们的阶级,背叛了他们曾经捍卫的政权。为废除自身的特权和社会的进步而斗争,虽然他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悲壮的失败者。但他们用行动回答了,平等自由和专制特权,究竟哪个更值得追求?</h3> <h3> 194年前曾经腥风血雨的这里,现在绿树成萌,碧草青青,鲜花感开。</h3> <h3> 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尊著名的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骏马蹄下踩着一条大蛇,在西方宗教中蛇是一切邪恶势力的代表。巨石底座上刻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于1782年8月。</h3> <h3> 铜像建于1766至1782年,高5米,重20吨,底座是一块重400吨的花岗石,骏马前腿腾空,彼得大帝安坐在马上,威武庄重,两眼炯炯有神。从任何方向欣赏塑像,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铜像底座的天然巨石,是在芬兰发现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悬赏七千卢布,让数百名农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巨石拖出沼泽,再用底部装有铜球的大木梁,沿着专修的道路滑行了整整一年拉到芬兰湾,最后用木排从水路运到广场。</h3> <h3>广场前面正对着的是涅瓦河</h3> <h3> 广场东面的建筑,是海军部大楼。也是涅瓦大街的起点。</h3> <h3> 广场西面原枢密院大楼,现在是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h3> <h3> 广场周边的建筑,结合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组成了极为壮观的市中心建筑群。</h3> <h3>这么好的景致,拍张照片,作为纪念。</h3> <h3></h3><h1><b><font color="#ed2308">彼得保罗要塞</font></b></h1><h3></h3><h3> 圣彼得堡涅瓦河上最宽阔的地方,有一座神奇的小岛。岛的名字叫做兔子岛。1703年彼得一世在兔子岛上为要塞奠基后,几经扩建,成为圣彼得堡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群。</h3> <h3> 从涅瓦河畔看彼得保罗要塞建筑群,雄伟壮观。在俄罗斯的东正教,耶稣升天之后,彼得和保罗是留在人间布道的圣徒,1712年,彼得大帝在要塞建造的教堂,就以圣徒彼得和保罗的名字命名。后来,人们习惯用教堂的名字来称呼要塞,圣彼得堡也由此成了这个城市的名。</h3> <h3> 从空中俯瞰,这是一座不规则六棱体的古堡。古堡墙高12米,厚 2.4-4米,临涅瓦河的一面长700米。6面城墙有6个城门。设有6座碉堡,3座面对涅瓦河,3座面对克龙维尔克海峡。</h3><h5>(此图片来自网络)</h5><h3></h3> <h3> 整个彼得堡要塞是封闭的建筑,圣约翰木桥,是连接进入要塞伊万诺夫门的唯一桥梁。</h3> <h3> 从广场通往要塞城堡的大门叫伊万诺夫门,走进不远处,便是彼得罗夫门。</h3> <h3> 彼得罗夫门,人们习惯叫彼得门,是唯一从彼得大帝时期保留至今的古迹。</h3> <h3> 门上方装饰有带有预言色彩的石浮雕像,铅铸造的俄罗斯帝国徽章,重1069公斤。</h3> <h3> 彼得保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建造的。圣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彼得大帝的这一决策,使得圣彼得堡日后成为俄罗斯的首都,并且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变成了拥有出海口的海洋大国。因此,这里是俄罗斯崛起的起点。</h3> <h3> 彼得保罗要塞中有:彼得保罗大教堂、大公爵陵墓、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监狱,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彼得保罗大教堂最著名。</h3><h3> 这里的教堂和建筑物里,我们是不可以进去的,因此只有围着这些建筑在外参观。</h3> <h3> 彼得保罗大教堂,要塞建筑群中最著名的一座巴洛克式建筑。由瑞士建筑师多梅尼科·特列津尼设计,于1712—1733年在原木质教堂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h3><h3> 大教堂内保存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几乎所有的俄罗斯沙皇和皇后的遗骸 (彼得二世葬于克里姆林宫大天使教堂;伊凡六世埋葬在施吕瑟尔堡附近) 。</h3><h3> 苏联解体后的1998年7月17日,俄罗斯在这里为十月革命期间被处死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了安葬仪式,当时总统叶利钦是这样讲的:现在我们以安葬牺牲者的方式,为前人的过失赎罪,为无耻的犯罪忏悔,也为我们所有的人忏悔。2006年9月28日,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的遗骸,也从丹麦罗斯基勒大教堂迁葬于此。从此俄罗斯帝国最辉煌的历史在此沉睡。</h3> <h3> 彼得保罗教堂的建造持续了21年。中心是彼得保罗教堂的大钟楼,总高122.5米,是全城最高的建筑。大教堂外线条简洁,庄严肃穆,尖顶金光闪闪,直冲蓝天。钟楼上原来装有音乐报时钟,1776年改装自鸣钟,共11个钟铃,最小的重16千克,最大的重5吨。1952年再次改造后,每昼夜自鸣报时四次,成为要塞的一大景观。</h3> <h3> 钟楼上方的镀金尖塔顶端装饰着天使十字架形的风向标高6.4米,天使塑像高3.2米。至今仍是全市最高建筑物。</h3> <h3>教堂旁的大公爵陵墓,许多大公附葬于此。</h3> <h3> 走过彼得保罗大教堂,看到一座彼得一世的铜像,这是一个比例失调的坐姿铜像,硕大的身体托着一个娇小的头,是赫赫有名的旅居美国的俄罗斯艺术家舍米亚金1991年的作品。表达西方人眼中的俄罗斯,即身体与思想失调,戏称为“无脑”的彼得大帝。导游说,这座铜像的左手代表着福寿,右手代表着运气,难怪铜像的两只手被摸的明光铮亮。</h3> <h3> 教堂正面是造币厂,今天俄罗斯的金币、纪念币等依然在这里制作。据说我国第一、二套人民币雕刻版都是在这里制作的。</h3> <h3> 造币厂前的广场上有一栋不大但很雅致的建筑,被称为小船屋(司令官之屋)。建筑两侧各有一个白柱门廊,屋顶上装饰着一尊执桨的妇女雕像,人称航海女神。这里珍藏着彼得大帝的一条小船,少年的彼得大帝曾驾驶过这条小船在涅瓦河上航行。</h3> <h3> 克龙维尔克炮楼,当初建造碉堡目的是为了监控涅瓦河上的船只、防卫以及发动战争之用的。另外,在几次涅瓦河水泛滥时,彼得保罗要塞实施报警任务,以炮声通知民众。</h3> <h3> 十月革命前夕,这里是起义军的司令部。旗杆上曾悬挂过的明灯,是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炮轰冬宫的信号灯。</h3> <h3> 要塞中有300门大炮。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纳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发空爆弹,向全城居民报时,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br></h3> <h3> 工兵宫,现在是展出沙俄时期与上流市民生活相关物品的一座博物馆。</h3> <h3> 从要塞建成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这里实际上是国家监狱,里面曾经关押过1500多名犯人,大多是俄国沙皇时期的政治犯,搞各种政治活动的异见人士。</h3><h3> 这个话题很沉重,欣赏一下要塞内随拍到的风情,放松放松。</h3> <h3>童车…古炮…孩子与老者……</h3> <h3>俄罗斯的少女不怕冷是出了名的</h3> <h3>中年妇女一般身高体胖,但行动敏捷。</h3> <h3> 关于“兔子岛”这一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其地形象兔子;一说原来这岛上荒无人烟,当年彼得大帝到此考察,看到跑出来的第一个动物就是兔子,故此命名。</h3> <h3> 我觉得这种说法最可信,当初彼得大帝建立要塞时,这个岛有一个芬兰名字,发音和俄语“兔子”相近,所以彼得大帝“钦定”这个岛的名字,就叫“兔子岛"。<br></h3> <h3> 为怀念那段历史,在要塞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不同造型的兔子雕像。</h3> <h3> 这是一个类似城墙的门洞, 门洞右侧有个隐避的小门,这里关押的第一个犯人就是彼得大帝之子亚历克西斯,因反对彼得一世的改革维新,1718年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死于狱中</h3> <h3> 穿过这个门洞,便是要塞东南端的涅瓦门。前面是涅瓦河,对岸就是冬宫。回头望,门上用俄文写着的一行字是:涅瓦门 1787。</h3> <h3>涅瓦河与对面的冬宫</h3> <h3> 涅瓦门前的码头,犹如扼制着涅瓦河的咽喉,被关押在要塞监狱里的犯人就是从这个门出来,沿石阶下到河边,然后登船走向刑场。</h3> <h3> 花岗岩角楼、城墙与码头,与古老的涅瓦河融为一体,站在这里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h3> <h3> 码头斜对面是游人留影的最佳拍摄点,远处是雄伟壮观的涅瓦河大桥。</h3> <h3> 在离开要塞的必经处,有斩首台和刽子手的造型,看似很恐怖。</h3> <h3> 从这些监狱服刑人物腊像,仍可感受到俄国优秀儿女在监狱中惨遭折磨的情景。</h3> <h3>单人囚室外,面若冰霜的老狱吏塑像。</h3> <h3> 一个国家政治的专制和反动程度,可以从对待思想犯的态度来判断。这里所关押过的著名人士有拉吉舍父、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尔基等。</h3> <h3>要塞里十二月党人烈士纪念碑</h3><h3> <b>我们要把镣铐铸成</b></h3><h3><b> 重把自由之火点燃 </b></h3><h3><b> 一一奥多耶夫斯基</b></h3><h3> 读懂了十二月党人奥多耶夫斯基的诗,就懂得了纪念碑的寓意。</h3> <h3> 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了要塞,走上了圣约翰木桥。一路上大家的话也少了许多。</h3> <h3> 桥头木柱子上的这只兔子,一直默黙地目送着人们离去。对于这个特殊的地方,最忌讳说的话就是一一再见。</h3> <h1><font color="#ed2308"><b>本篇结束语</b></font></h1><h3> 要塞保存了俄罗斯过往历史的记忆,要塞展示了俄罗斯朝代更替和社会变革,见证了俄罗斯人纯洁的爱国之心。它让我们理解了能征服整个欧洲的拿破仑为何在这个国家却铩羽而归,明白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为何最终取得了胜利,明白了前苏联解体后,街上百姓依然能井然有序地排队买面包……。在他们的心目中,信仰的力量永远强于物质的力量。爱国,自信,坚韧,文明,俄罗斯人的这种精神,诠释了俄罗斯民族之所以强大的根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