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书院维修拾零之一:风起石鼓山

孤舟

<h3>一、风起石鼓山</h3><h3> 2005年的11月底的一天清晨,我和同僚郭建衡、贺兴武、向新民接到市文化局指示奉命来到石鼓山上,对石鼓书院的遗址进行勘探。</h3> <h3>(上世纪三十年代照片)</h3> <h3>  那时的石鼓山,秋风萧萧,人迹杳杳,江水拍击岩石,溅碎了朵朵白浪,旋曲的回廊飘洒着零落的枯叶,独立山咀的茶社门窗紧闭,从里面隐约传来搓洗麻将牌的声响,而我们却缩颈搂臂在寒风中丈测着山头的体量。在双江汇合的高处,西风渐浸单衫,体温被丝丝稀薄,我们感到了阵阵寒意,于是来到茶社,付钱后要那里的员工给我们每人沏上一杯热茶,暖了暖胃,略微坐上一会儿,看着东南方露出微弱的阳光,我们又赶紧忙于干活。郭建衡与我核对文献记录,向新民绘图工整,专画地形地貌,并标注尺寸,贺兴武协助扯尺量距离,过了一会儿,唐先华也来了,又多了个做事的人,一天下来,我们基本确定了几处建筑的大致方位,于是返回了。</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照片)</h3> <h3>&nbsp; 第二日,我们到石鼓山上不久,谭明生局长来了,还带来了机关的张绪伍副局长、贺辉科长,他告诉我们,一会儿市委胡国初副书记、宣传部阳新丽部长要和大家一起研讨关于重建石鼓书院的计划和设想。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现场会,领导到齐以后,大家拢在一起,或站、或蹲、或席地而坐,自由得就像生产队里开会一样,书记、部长听,大伙儿随意说,可以任意地插言,还可以当场否定他人的观点,没人记录,畅所欲言,甚至谈笑打诨。末了,书记、部长开言了,他们分别对我们提到的现状和问题谈了认识和看法,并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重修石鼓书院依据乾隆版《清泉县志》图文记录的体例规制为标准,完善策划与编制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接着阳新丽部长又亲自给我们安排了一桌饭菜,大家吃过午餐,送走领导后又开始了忙碌。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测量、绘图、定位、布局、核对,虽然听起来是很简单的几步,但却费尽了脑汁。</h3> <h3>  我们查阅文献资料,先后采用了几种不同版本的古籍与《清泉县志》进行核对,最后确认清代初期的石鼓书院的主建筑有:最前端有棂星门,按顺序往里分别立有禹碑亭,一级台地筑山门及围墙,二级台地置武侯、李忠节公二祠,三级台地建大观楼、仰高楼、两侧廊庑,大观楼前临江处有风雩亭(取《论语》“风乎舞雩”、张栻作《风雩亭词》之意),石鼓山咀两江汇流处有合江亭倚岩而建,亭下有朱陵诗洞。根据这一结果,我们的修复计划书作了详尽的文字说明,绘制了各建筑物的体量、标高、方位,并编写了设计图例,整套资料逐级上报市委审定。过了不久,谭局长将我们召集过去,传达市委徐明华书记意见,石鼓书院的重建,既要尊重历史原貌,又要兼顾旅游需要(这是时任旅游局局长尹同君向书记提请批准的结果),他建议取消仰高楼,让大观楼前后各留有一块空坪,抹掉风雩亭,因为该亭的原位置在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被日军炮火炸塌了(导致这次重修石鼓书院将中轴线西移80公分),将东西向廊庑移位{后移至与山门并排},便于拓宽游人通道。原本我们对此思想不通,但如果坚持的话,又有悖领导意图,导致此事流产,我们只好进行二次修改。修改后的设计上报市里主要领导即获通过,如今人们看到的石鼓书院的建筑形态就是我们二次设计申报的样式。(而棂星门因原址位置落在今日之桥下,往前只能移到石鼓广场,这样一来对广场的布局有影响,暂且搁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