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少年不识诗词美,今日读懂已中年。</h3> <h3> 懵懂小孩时,我似乎对古诗的印象很浅,也许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书声惊醒了睡眼惺忪的我,也许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燃草岁月让我的小学时光溜得太快。不知不觉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年龄已一去不复返了,眨眨眼已到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时节了。蓦然回首,却发现那最美的诗词却在灯火阑珊处。 <br></h3><div><br></div><h3> </h3> <h3> 细细咀嚼,你会发现诗词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我国的古诗词浩如烟海,蕴含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炽热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一个熟读诗歌、喜爱诗歌的人,他的品味与气质都将在文学的熏陶中得到净化与提升。你有开始的随便读诗,发展到一日不读如隔三秋的相思。你有开始肤浅地读,发展到明白诗的意思,进而了解诗的写作背景,最后你会因为读诗而神清气爽,耳聪目明。近段时间孤似乎有着“无言独上诗词,月似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喜欢,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是忍不住,是妙手而得的分享。<br></h3><div><br></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 <h3> 我常常感叹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的人生差不到哪里去。即使其衣衫褴褛,在尔眼中也是“粗缯大衣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常常想一个被古诗词喂饱的人,无论在哪里他的眼中永远是“千里沃野满眼春。”就像苏轼无论一生多么颠簸流离,他永远都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像陆游至死不渝,他心中的信念“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未改变。就像李白无论内心多么矛盾,他还是写下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妇孺皆知的名句。曾经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一生经历坎坷,当老了坐与山水之间时眼中出现的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景象。</h3><div><br></div><div> </div> <h3> 逝者如斯夫,古人尚如此,今人乃如何?当你登上山顶时,你不是仰天大喊:“我终于爬到山顶了。”你是高声畅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你看到满池荷花时,你不是说“哇,这花真美呀!”你是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h3><h3> </h3> <h3> 当你和朋友依依惜别时你不是说:“咱俩啥时再见面呀!”你会拉着他的手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会让他喝得酩酊大醉,最后还会用酒话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时此刻恰到好处。当你人生得意时你不是手舞足蹈,你会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表白内心。当你人生失意时,你不会说:“倒霉死了!”你会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读诗,你的内心变得丰盈轻巧了。遇到和你有着相似遭遇的人,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同时天涯流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当你远离家乡时你会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你让感激别人时,你不会用简单的谢谢二字草草收兵,而是心中默默念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浆。匪之也,永以为好也。”当你看到春天的美景是你会高声诵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夏天乌云密布时你念出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会让人眼中一片凉爽。当秋天来临时你会去欣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画面,漫山红叶,层林尽染是不是很美?白雪飘飘的冬天来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让你又再期盼“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的春景图。太多的如许,你会用无数的诗篇表达情真真,意切切之感。</h3><div><br></div><h3> </h3> <h3>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可爱的孩子呀,好好读古诗吧!少年时你读过的古诗会成为你记忆中最美的一朵花,它们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你,会让你有“天上琼楼玉宇,我欲乘风归去之感”。“读诗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句会让你的人生更上一层楼。你会在“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惜时篇中度过悠悠岁月。有为的年轻人呀,有事没事你也读一读古诗吧,那些饱读过的诗词会让你闪闪发光,在他人眼中你就是一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人。即使你苍苍白发,你也应加入读古诗的行列之中,你不会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你的眼中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画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不是你一生最好的写照吗?<br></h3><div><br></div><h3> </h3> <h3><br></h3><div>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吾对古诗词最真的表白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唯有坚持,才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今后的古诗词之路中,我想当千年不老松。</div><h3> 内乡菊潭学校 邢向慧</h3><div> 2019.3.1</div><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