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日记之五 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正好

吕运来

<h3>  这是妈妈在网上专门为我买的《唐诗三百首》,还有一本《儿歌三百篇》,都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还都是童茗主编的。装帧漂亮、印刷精良,我很喜欢!</h3> <h3>据说唐诗流传下来的就有五万多首,清朝人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1928首诗;乾隆年间衡塘退士孙洙与其夫人徐兰英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在《唐诗别裁》的基础上精选311首,于是就有了《唐诗三百首》。从1765年编辑完成,到现在二百五十四年,实践证明是最好的选本!童茗的《唐诗三百首》比较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诗多数短小精悍,易懂易记。</h3> <h3>  随手翻到韦应物的两首五律,第283页是“淮上喜会梁州故人”,第284页是“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五古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高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h3> <h3>刘禹锡的五言绝句《秋风引》:</h3><h3> 何处秋风至,</h3><h3> 萧萧送雁群。</h3><h3> 朝来入庭树,</h3><h3> 孤客最先闻。</h3><h3>羁旅之情、思归之心我不懂,悲秋悯人我更不懂。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更何况我们婴幼儿,更不知愁为何物?</h3> <h3>  我再翻翻,看看有没有适合我们6月龄的人读的诗?好像没有,这首七律,是刘禹锡写的,据说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h3><h3> 巴山楚水凄凉地,</h3><h3> 二十三年弃置身。</h3><h3> 怀旧空吟闻笛赋,</h3><h3> 到乡翻似烂柯人。</h3><h3> 沉舟侧畔千帆过,</h3><h3> 病树前头万木春。</h3><h3> 今日听君歌一曲,</h3><h3> 暂凭杯酒长精神。</h3><h3>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相赠:</h3><h3> 为我引杯添酒饮,</h3><h3> 与君把箸击盘歌。</h3><h3> 诗称国手徒为尔,</h3><h3> 命压人头不奈何。</h3><h3> 举眼风光长寂寞,</h3><h3> 满朝官职独蹉跎。</h3><h3> 亦知合被才名折,</h3><h3> 二十三年折太多。</h3><h3> 刘禹锡便写下上面那首诗来酬答他。二人都是被贬的官员,刘被贬为朗州(现在的湖南常德,离我们长沙不远)司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同病相怜,自然惺惺惜惺惺。刘禹锡后来任太子宾客、礼部尚书;白居易也官至刑部尚书。二人并称“刘白”。</h3><h3><br></h3> <h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哪里?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呢!</h3> <h3>  周总理青年时说“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毛主席是“为主苍茫大地沉浮而读书”。我们总不能说“为寻找黄金屋而读书”吧?</h3><h3> 学习,其实什么时候开始都是“正好”!我,六月龄,一个字都不认识,还不是喜欢翻书,看画、看颜色总可以吧!姥爷70岁了,在湖北省老年大学学习中阮半学期,一个音符都不会弹,可是,中阮二重奏《东北民歌摇篮曲》144个音节,背得滚瓜烂熟,每次唱曲子,不到一半,我就睡着了。您说神奇不神奇!</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