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外婆家「原创」

壹日叁省

<p class="ql-block"> 这几间老屋承载着我童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和快乐,儿提时代的记忆总和它紧紧相连的。家里面除了外公外婆、舅舅、娘娘外,还有众多兄弟姐妹,总之家里人丁兴旺,热闹非凡。</p> <h3> 外婆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她因为心绞痛走得非常痛苦,我想是她人生旅途的最后一难吧,总算圆满了。小时候我就一直跟着外婆睡,直到初一读完转学为止。现在外婆慈祥的面容时而浮现,既有满满幸福回忆和还有无限哀思。</h3><h3> 那时候外婆每天五六点就起来给一大家人煮饭,白天忙地里农活,晚上煮猪饲料,养几张纸的蚕,还要伺候我们几个孙儿,一生都是这样忙忙碌碌的。</h3><h3> 外婆信仰佛教,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她在我们老家知名度非常高,哪里有庙会或哪家办大事总少不了她的参与,儿孙们孝敬她的零花钱大都被她做了功德,这也深深影响了我的一生。</h3><h3> 外婆年轻的时候针线活非常好,每逢过年都会给我们纳鞋底做布鞋,穿着那是非常的舒服和自豪。</h3> <h3> 外公长得慈眉善目,言语不多,不爱表达,浓浓爱意在心中,现在回想是那么的温暖!外公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那时候家里土地很多,据说有十来亩,他承担了家里大部分农活,总是早出晚归,以至于早早的驼了背。</h3><h3> 小时候特别喜欢听外公讲故事、猜谜,现在记忆最深刻的故事就是他被抓壮丁那件事了。外公特别喜欢我们这些孙儿们,每次逢场总忘不了给我们买些饼子和糖果等零食,只要见面摸摸他的口袋总会有惊喜。</h3><h3> 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父母进城打工,照顾我的责任就落在了外公的肩上,我们两家相距有十余公里路吧,外公每天早上回去干一整天的农活,晚上又不辞艰辛的来我家守护我,这样风雨无阻的坚持了整整一年,每当想起这些往事让我不尽潸然泪下。</h3> <h3>  外婆家的左边曾是张家老祠堂,右边有一口水井,全家人畜用水都取至这里,它孕育了我们三代人,井旁边有一颗石榴树,花开的时候特别艳丽。院子里栽满了梨树,每年开春后洁白的梨花甚是芬芳,夏天满树的果实特别喜人,家里来了客人外婆总是满筲箕的端出来招待,外公偶尔也会背一背篓带我上庙会去卖了补贴家用。</h3><h3> 外婆家前面是一个大大的池塘,那时候水源特别充足,全村人清淘洗衣都在这里,我也会跟村里的伙伴们跳下去洗澡,为此没少挨外婆的打。</h3><h3> 这里还有很多童年记忆和趣事,烧火湾,魔芋梁,青芋梁,枣儿垭,放牛,斗鸡,弹弓打鸟,捉黄鳝等等……</h3><h3> 或许这里才是我的根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