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花鼓山得名于花鼓仙女下凡拯救矿工的美丽传说。主要产品有:烟煤、无烟煤、洗精煤、电力、矸石砖、系列饮料等产品。企业现有在岗员工近2000人,矿井两对。短短三年,取得了原煤产量、总收入、生产总值、利税、员工收入五个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可望实现原煤产量50万吨,利润1300多万元,又刷新历史记录。</p><p class="ql-block">花鼓山煤业资源相对丰富,2009年末保有储量为1600多万吨,煤种齐全;花鼓山交通条件优越,矿部距新余市区仅12公里,距沪瑞高速公路入口仅7公里,浙赣铁路有专线进矿;花鼓山文化底蕴深厚,管理日趋规范,“开拓光明、奉献温暖、追求一流、营造和谐”的企业精神日益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风雨发展五十载,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敢为人先的花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许多改革发展壮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改革创新让企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今年11月30日,与民营股东签订了增资扩股协议,率先在全省煤炭系统实现股权多元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又率先迈出了实质一步,意味着一个以股权多元化股份制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即将搭建,标志着一个新型的现代企业即将诞生,花鼓山煤业从此翻开崭新一页。</p><p class="ql-block">站在新的起点上,企业提出了更高、更远的聚焦煤炭主业的发展目标:三年翻番,至2012年,产量达到80万吨,收入3亿元,利税3000万元。展望未来,勤劳勇敢的花鼓山人正在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旗帜的指引下昂首阔步,向着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前进。</p><p class="ql-block">花矿话</p><p class="ql-block">花鼓山煤矿虽然地处新余境内,与新余话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由于1958年建矿时由萍乡矿务局从高坑矿和王家源矿抽调工人支援。由此造就了独具一格,主体为萍乡话的花矿语言。别看花矿地方不太,人却是来自五湖四海因为花矿是一个移民的矿,它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地方的人,它的语言中也就搀杂有不同地方的方言不仅为花矿的建设贡献了智慧和汗水,同时也把各自的习俗、风俗、以及语言带到了花矿。同时也造就了花矿的独立语言。[1]</p><p class="ql-block">因为很多萍乡以外的移民依然保留自已原籍的地方语言,所以影响了花矿话与萍乡话在发音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花矿话在个别词汇.流行语的一些习惯用法和萍乡话也是有很多不同点.只要是花矿人一听就很容易分辩出,比如土生土长的花矿人说你里.我里,萍乡人说的是恨里.汗里等。</p><p class="ql-block">如今时代变迁很多花矿人搬至新余市里居住,也有背景离乡遍布全国各地,下一代的都是以普通话为主了而在花矿长大的人相聚在一起依然用亲切的花矿话交流。</p><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花矿矿部位于新余市城北200偏东15公里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14 0055'至114 058'北纬27 050'至27 05'之间。全矿由花鼓山和皇化两个矿区组成,主要矿井分布在渝水区马洪、下村、观巢、欧里和分宜县双林五乡境内,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纵横约1002平方公里。[2]</p><p class="ql-block">一、地形地貌与水文气象</p><p class="ql-block">花矿从东至西,几乎都是绵亘起伏的低丘岗地,属红壤丘陵地带,并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特色。</p><p class="ql-block">1.山势</p><p class="ql-block">花鼓山矿区处于下村、马洪两乡境内。山系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为北东一南西向,由一层厚约270米的石英质、泥质砂岩组成山脊。区内主要山峰有:王花岑(又名大禾山),海拔343.7米(黄海高程系,下同),面积6.5平方公里,龙王寨,海拔338.4米,面积8平方公里,一字岑,海拔234.5米,面积3平方公里;员岑坳(又名袁岑寨),海拔203.9米,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四山连成一片,相对高度为83-239米。山系北坡地势较陡,一般在200一般在450之间,南坡地势较缓,一般仅100左右。</p><p class="ql-block">皇化矿区处于观巢、欧里、双林三乡境内。自北而南,以近东西向展布的四隆三凹地貌横贯矿区,构成地形骨架,而且隆起窄而陡,凹陷宽而缓。区内主要山峰有浪高上、棋盘岑、沙子龙、标岭等,总的山势呈西北高而东南低。地面最高点为标岭,海拔326.4米,最低点为火砖桥,标高60.5米,相对高差为265.9米。</p><p class="ql-block">2.水系</p><p class="ql-block">矿区内,地表水系不甚发育,多为小河和间歇溪流及规模不大的水库,主要河溪大多是孔目江的上游支流,其共同特点是水量季节性变化大,洪泛期水位漫出河岸,淹没沿岸农田,旱季则出现河床亮底而断流现象。</p><p class="ql-block">龙塘水 源出蒙山南端余脉,由北向南纵贯下村乡,流经花鼓山矿区西侧,于沙土乡矮岭村南面与孔目江汇合,全长约20公里。据枯水期观测,平均流量为每分2.076立方米。</p><p class="ql-block">涂塘水 又名汾水,起源分宜高岚石牛滩,流经洞村、白梅,进入皇化矿区东段,于欧里乡火砖桥处注入孔目江,全长约15公里。河面宽15-20米,河床深1-3米,上游标高67.78米,下游标高55.8米,落差11.9米。出口处最大流量为每秒7.017立方米,最小流量为每秒3.636立方米.</p><p class="ql-block">欧里河 源始双林浆源,经下院、麻田流过皇化矿区南部边缘,纳带源河后,与汾水合流,全长约12公里。河面宽10-25米,河床深1-3米。出口处一般流量为每秒4.415立方米。</p><p class="ql-block">带源河 位于皇化矿区西北部,源出标岭东麓,流经带源、老棚里,至桥头村汇入欧里河,全长约11公里。河面宽8-15米,河床深0.5-2米,上游标高79.54米,下游标高62.079米,落差17.46米。出口处最大流量为每秒3.915立方米,最小流量为每秒0.075立方米。</p><p class="ql-block">水库 矿区内有小(一)型水库两座:一是山南水库,位于马洪乡北面5公里处,集雨面积6.9平方公里,蓄水量861万立方米;二是内塘水库,位于马洪乡北西面3.5公里处,集雨面积2.6平方公里,蓄水量150万立方米。此外,还有标岭、岭里、高坑等小(二)型水库30多个。</p><p class="ql-block">3.气候</p><p class="ql-block">花矿处于偏低纬度,属于北亚热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p><p class="ql-block">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17.68℃。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8.2℃,最低为17.3℃,相对温差0.9℃;月平均气温最高为31.7℃,最低为0.94℃,相对温差30.76℃,日平均气温最高为33.40C,最低为-4.7℃,相对温差38.1℃。最热月份为7-8月,最冷月份为1-2月。盛夏暑期晴旱酷热,严冬寒潮天阴地冷,每年春节前后,可见降雪及冰冻现象。</p><p class="ql-block">光照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00-110千卡,年平均日照时数介于1600-2000小时之间。</p><p class="ql-block">雨量 年平均降水量为1598.1毫米,蒸发量为1378.4毫米,降水量一般大于蒸发量。最大年降水量为2000毫米,最大月降水量为57.9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130.2毫米,一次连续降水最长时间为27天。全年各季降水量相差较大,一季度占21.2%,二季度占46.2%,三季度占20%,四季度占12.6%。每年4-6月为雷雨季节,尤其是5-6月间易发洪涝。少雨年份甚至出现全月无雨现象。</p><p class="ql-block">风速 区内风向多为北东风,7-9月出现南风或西南风。平均风速为每秒1.92米,相当于2级轻风,但偶尔也有大风,风速每秒14米,相当于6-7级大风或疾风。</p><p class="ql-block">矿山史话</p><p class="ql-block">江西省花鼓山煤矿(以下简称花矿)地处赣中,矿部位于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马洪两乡交界处。[3]</p><p class="ql-block">矿区方圆百里,层峦叠嶂,风光绮丽。奇峰,怪石,山道,溪流,清风,松涛,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天然图画。而经过解放后,特别是近27年的建设,地下井巷纵横交错,地面楼房鳞次栉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花鼓山,神奇的山。它有悠久的历史,有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p><p class="ql-block">耸立于矿部东面的龙王寨和大禾山,雄伟挺拔,对峙相望,犹如两个顶天立地的大力士,气字轩昂地把守着矿区东大门。相传南宋时期,龙王寨为农民起义的女英雄罗氏基屯兵扎营之地。寨左金盆架,寨右旗鼓山,山高路陡,林深隘险。峰顶平坦如砥,犹如神工鬼斧劈削造就。传说这里原是女寨王的演兵场。山寨每当演兵,罗氏居上,左边架盆点火,峰火燎天,右边竖旗擂鼓,警声撼地。敌军往往闻风丧胆,丢盔弃甲,不战而逃。罗氏占据要塞,设哨卡、布防线,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时人有诗称道:</p><p class="ql-block">维石岩岩势轩昂,龙王寨上景非常; 层峦恍若高千仞, 保障居然固一方。</p><p class="ql-block">自昔屯兵新地界,于斯养马旧山场, 军中娘子有谁敌? 罗氏到今威武杨.</p><p class="ql-block">峰顶原来建有亭台,石柱上刻有碑文。由于长年风侵雨蚀,早已坍塌,至于罗氏寨子及古战场,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荡然无存。但是,龙王女寨王的英名伟业和颂扬她的诗篇,却在矿区和当地村民中流传。如今,沿山路而上,仍见残垣瓦砾,依稀能分辨出当年的寨址。</p><p class="ql-block">大禾山,主峰王花岑,地势峻峭,怪石嶙峋,整个山岑状如一盏油灯,俗称“灯盏窝”。早年山岑灌木丛生,一片苍翠,岑谷上下,气象万千,当地名士文人争相至此登高望远,吟诗赋词。</p><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龙王寨、大禾山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而花鼓山的得名则是由一段美丽动人的神话。</p><p class="ql-block">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劳动人民就以开矿挖煤为生。一日,土地公路经此地,预感矿井即将发生垮塌事故即邀一仙女腰系花鼓在井口搭台演戏。矿工闻讯竞相上井观看,待矿工全部出井,花鼓仙女飘然而逝。矿工正惊愕不已,突闻一声巨响,矿井顷刻坍塌,矿工侥幸得救,无一人伤亡。为了报答花鼓仙女的大恩大德,矿山从此易名为花鼓山煤矿。</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花鼓山,富饶的山。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煤炭资源尤为丰富。</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相传早在明朝即在此开矿采煤,清朝宣统年问,也有乡人集资土法开采,但投资极少。且多在农闲季节开工,故规模不大.</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26年,即民国15年,由富商招募股份,筹办煤矿公司;翌年雇聘员工,开掘新井,于第三年见煤。据梁邦贞1937年所著《新喻县煤矿调查报告》所载。1927年,花鼓山就已大型开采,当时由燕春召主持,l932年由张任安等人主持,其产量为:1932年(民国21年)40000吨,1933年(民国22年)5300吨,1935年(民国24年)3000吨,1936年(民国25年)4000吨。</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花鼓山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每逢春夏之交,则连日不晴,大雨滂沱,大量雨水渗透地下。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矿井抽水能力差多被水淹,迫使采煤生产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待6至7月间开始抽水,11月间水干后方可采煤,次年清明节前后停采。每年正式采煤仅三、四个月之久。由于技术落后,开采深度距地面约50米,使用清油灯照明,轱辘提升。由于井下水量颇大,4月和5月更甚,抽水能力往往不能应付,矿井经常淹没或坍塌,加之通风设备不全,穿水、冒顶、瓦斯等事故不断发生,工人伤亡甚大,每次事破,妇泣幼啼,哀号动地,惨不忍睹。整个花鼓山成了苦难的地狱、悲惨的世界。</h3> <p class="ql-block">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1931年(民国20年)元月,煤矿发生一次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煤矿老板,江东官僚地主彭莞东,不但不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反而不顾工人的反对,派人强行堵死井口,致使27名矿工活埋在矿井中。工人不堪于老板的残酷压迫剥削和矿山非人的生活,于是纷纷逃散,从此矿山日见萧条冷落。</p><p class="ql-block">到了1935年(民国24年),煤矿规模稍有扩大,工人增至400余人,产量也略有上升。但由于机械设备简陋,工人技术低下,且又多为当地乡民,农忙及节期相继走散;加之交通不便,运费昂贵,煤矿日渐入不敷出,难于维持,于民国27年(公元1938年)7月问转让给浙赣煤矿公司承办。</p><p class="ql-block">1939年(民国28年)3月,日寇迫近矿区。公司宣布停产,遣散员工,封存所有机器材料及房屋等,仅留少数人员看守。</p><p class="ql-block">时过8年(民国36年),公司重新开工,添招新股,易名“华章矿务公司”。总公司设在上海狄思威路天潼里67号,总经理为熊春公。第二年在花鼓山下段新开一小井,后因见水停工。初步拟定,待浙赣铁路樟树大桥修复通车,由上海购制的锅炉与发电机等大型机件进矿后再行复工。</p><p class="ql-block">花鼓山,沸腾的山。1949年7月,新余获得解放,矿山重见天日。华章矿务公司由杭州军营会接管。军管会派出代表协助该公司到花鼓山清理设备,修理巷道,拟定复工计划,开始重建矿山。</p> <p class="ql-block">复工步骤分三个时期:筹备时期,开掘土井时期,开掘大井时期。</p><p class="ql-block">筹备时期工作安排主要是招聘职员及技术工人,修缮厂房,采购器材以及修筑铁路支线。</p><p class="ql-block">开掘土井时期,招聘了本地少数工人,用土法开掘小井,乘冬季干旱不需抽水时进行采煤,既增加了煤矿收入,又为开掘大井作了准备。</p><p class="ql-block">由于矿山停产多年,原有的老井均已坍塌,必须重掘新井。鉴于地下水大,需要安装大型抽水设备,故决定先开大直井2口,深度约100米,可达大槽煤层,每日产量在200吨-至400吨之间。准备待设备齐全,资金充裕,人员增至千余名后,即开4直井或6直井。</p><p class="ql-block">1950年,煤矿移交给江西省工业局接管,由新余县政府承办,主要矿井在袁村附近的土地庙一带,年产量数万吨。</p><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1951年至1952年,江西省工业厅曾派员在龙王寨西北坡及图山书坑附近进行钻探,因钻探质量差,未达到目的。l955年7月,省地质局煤田普查勘探大队再次在龙王寨地区进行概普查,并于同年12月提出花鼓山煤产地地质报告书及龙王寨一大禾山矿井设计。1958年8月,勘探工作基本结束:1959年11月,省地质局煤田普查勘探大队提出了《江西新喻花鼓山煤田龙王寨一大禾山矿区地质勘探综合报告》。</p> <p class="ql-block">1958年,省政府委托萍乡矿务局组成新余煤矿筹备处,先后在龙王寨、大禾山开掘两对正规斜井和数十对小井。1958年8月间,原新余县办的地方国营花鼓山煤矿移交给新余煤矿筹备处。不久,在此基础上成立上新矿务局,矿山范围跨越上高、新余两县,职工人数近4千人。1962年10月,上新矿务局撤销,花鼓山煤矿改由省煤管局直接领导。从此,花矿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1] 花矿话.花矿我爱 [引用日期2016-05-13]</p><p class="ql-block">[2] 地理环境.花矿我爱 [引用日期2016-05-13]</p><p class="ql-block">[3] 矿山史话.花矿我爱 [引用日期2016-05-13</p><p class="ql-block">1960年,从安福钢铁厂迁入花鼓山煤的塘里矿,并进入小学读书。同年,准备迁到花鼓山矿区。乘车前往花鼓山矿时,一群儿童追着我们坐的货车跑,一边跑一边从地上捡起干牛粪朝车上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