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

一笑灿然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周二是科组本学期第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两位科长分工合作,一个负责上学期工作的小结,一个负责本学期常规以及教学工作的铺排。这两个家伙做事都有一股拼劲儿,这两年来,每一期的学科计划我们仨依托区教研要点,坐在一起至少要来回碰撞两到三次,才能形成科组计划,然后一个学期下来依照计划有条不紊执行,工作虽忙碌但有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刘总校长会不会参加我们第一次教研活动,大家都在猜测,有期盼,也有紧张。不过大家更是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示与引领。专家就在身边,自然大家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福利。对于老师们而言,能够聆听专家讲座,不仅对理解新教材教法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花以其千姿百态,占尽世间芬芳,或恬淡素雅,或雍容华贵,无不彰显精神之美。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语文科借花作喻,科长邓小梅老师首先回顾了上一个学期科组教研工作,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总结。会上,邓小梅科长以大毛蕊花赞誉级长的情怀与信念;以野滥缕菊赞誉骨干教师的智慧与引领;以丁香花赞誉青年老师的勤奋与谦逊;以桂花引出科组的收获与喜悦……并且展望2019,在二实语文教研之路上,在智慧阅读工作的开展上,在“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上,以坚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尽头,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新学期里绽放更美的自己。&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nbsp;</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科长赵玲老师重申了新学期常规要求:认真备课,规范撰写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与布置科学合理,批改认真及时;写字教学落实到位以及南北校区两次研讨活动主题以及新教师培训工作。&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nbsp;</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整个教研的过程中,刘校长一直坐在后面静静地聆听,最后,给老师们送了一份大大的福利。他针对科组提出的“智慧阅读”“项目式学习”两个关键词,指出“智慧阅读”是一条路,“项目学习”是一条路,可以结合起来为“第三条道路”——以写带读。为我们提出了“第三条道路”,鼓励我们以智慧阅读为切入点,带动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从智慧阅读出发,最后走到纸质阅读;借助智慧阅读资源,检测有哪些值得学生读的经典名著,要引导学生多读名著,要让孩子学会写学科作文、要让历史成为孩子的写作材料、要让孩子们多写科学作文,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刘校长的发言幽默且十分接地气,不仅启发老师们去思考,又深入浅出地为新学期语文科教研工作方更加明确了方向。</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语文是王,阅读是王中之王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丁 蓉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听了刘校长的讲话,有几个关键词印在我们脑海:智慧阅读、第三条路、项目学习、以写带读、学科作文......刘校长在研究探索的同时,其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发。&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刘校长提出的关键词“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的内涵:从智慧阅读出发,把线上阅读和线下阅读结合起来,走向纸质阅读。并且要借助智慧阅读这个平台提供的资料以及高科技手段,帮助孩子确认读哪些真正值得读的书目,最终落实到读纸质书本当中。&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刘校长指出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的确,语文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比拟的,语文学科对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审美鉴赏,甚至是生活方式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刘校长说“语文是王。”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十分霸气,又十分有底气。&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语文是王,那阅读就是王中之王。刘校长说好文章的三大要素是“义理、考据和辞章”。我们相信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古今中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或沉郁顿挫,或诙谐幽默,或行云流水,或质朴无华......这些作品都有涉猎的话,他的辞藻,他的表达是不会匮乏枯燥的。刘校长说小学生写作文的素材或者说考据,来源于生活,或者来源于历史,要么是生活作文,要么是历史作文。对于生活经历不是特别丰富的学生而言,历史是最容易最合适的获得方式。阅读历史,阅读故事,读经典读名著,一个个鲜活的可以看到见摸得着的人物和故事,在适当地时机写进作文里,就好像人之血肉,让人知道,这个作文不是空洞的,没有在大讲道理,内涵是丰富的,值得咀嚼的,是言之有物的。读历史、读经典,把历史故事进行分门别类,对历史故事的理解及运用,也体现了一个作者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意义和道理的理解。这样看来阅读是治理“义理、辞职、考据”的一剂良方。那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方法是什么?其实就是回到了学习语文最初最纯粹的方法:阅读。从课内到课外,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主要是师生交流、分享阅读和学习的心得和方法。这样一来,其实学好语文不是那么复杂,就从阅读上下功夫。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孩子如何读好一本书,不同的阶段介绍好的读本或者是经典名著给学生,其实这就已经成功一半了。说明“第三条路”是一条学习语文正确的道路,走对了路,不管有多远,人会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自信。</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有了方向,那如何去实施呢?特别是对识字量有限的一年级孩子,学习语文,就学好教材中的课文够吗?如何去落实孩子的课外阅读?其实我们也会布置阅读半小时的作业,给家长和孩子推荐合适的经典书目。比如一年级孩子会介绍绘本故事和童话故事,而且这个阶段孩子们是喜欢阅读的,愿意看书的。但总觉得做得不够,把课外阅读过多的交给孩子和家长。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课外阅读书目,很少在一节课上师生共读一本书,孩子们也很少在课堂上很自豪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书。这可能和一年级孩子的学情有影响,怎么去操作,高效使用智慧阅读软件,其实我们也一直在思考。</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周二的语文教研,刘校提到的“第三条道路”、“项目学习”、“以写代读”,我受益颇多。首先,我认识到,语文学科作为主要的学科,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也说明了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能因为学生处于低年段,自己就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反而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学生的素质会越来越高的。其次,随着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习都依托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用好这把剑,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智慧阅读平台,我想,之所以称之为“平台”,也只是作为背后的一种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平台提供的内容,去更好地学习。再次,我非常认同刘校读经典的观点,大学时候参与过“为什么读经典,经典为什么称之为经典”的讨论,虽然讨论过程已经忘记了,但读经典是必须的,经典不像流行,一阵风吹过,经典只会更有韵味。西方文化的涌入,现在很多孩子甚至把西方的节日混入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时候想想挺可悲的,作为语文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孩子们发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最后,针对刘校提到的写学科作文,我非常感兴趣。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很喜欢的课会希望自己学得很好,或者因为很喜欢某位老师而想要把课学好,我经常会想这节课我学了什么,因为什么原因什么地方会不懂,我第二天上课要怎么做。这不仅是对自己课上的一种反省,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想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也只是在脑子里想想,没有形成过文字,这个“学科作文”在高中阶段也延续到其他方面,比如对友情、亲情的思考,也为我解开了很多心结。(彭毓)</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听了刘校长的发言,我受益颇多,非常开心能够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刘校首先提出了自己发言的关键词“第三条道路”。这不禁让我思考何为“第三条道路”?在这些新的教学理论和项目下,如何提出“第三条道路”?</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广州市新推出的学习方式“智慧阅读”这一块,刘校认为我们的第三条道路在于把“智慧阅读”<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作为出发点,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经典,把线上阅读和线下阅读相结合,最后转为纸质阅读。这样的思路不仅落实了“智慧阅读”的推广,同时也响应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大方向,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个新型APP真正发挥它实质性的作用。虽然科技发展飞速,社会的未来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但名著乃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从各种名著中获得更为深沉的思考,对孩子观念的形成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号召孩子要多读书,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去落实阅读,但我们也一定要重视孩子阅读的内容,老师在这方面应该给予孩子一个方向。</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刘校讲的第二块即是“项目学习”,项目学习其实也就是“问题解决式学习”,孩子们围绕一个主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许多能力,信息采集能力、信息筛选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甚至是合作能力,总之就是让孩子学会学习,让学习能落到实处,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真正能够对人生有价值意义的。在“项目学习”这一块,刘校也指明了第三条道路,他给了一个建议“以写代读”。比如里面提到一种特别有意思的方法,让孩子写学科作文,写上课的内容。我认为这种方式十分有效,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写学科作文有利于孩子对学科的理解,有利于自己对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老师上课思维的一种复现,我们在听课的时候除了内容,我们确实还要重视老师的思维逻辑。而从语文老师的角度来讲,这样有利于了解你的课堂传递给孩子的时候是一个怎样的效果,不同孩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何差别,它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一个纸质版录音,这对老师的改进和成长有着重大作用。刘校还提到了另一种方法是我十分赞同的。要让孩子学习历史,让“历史成为语文教学材料”。“文史哲”不分家,孩子对知识的积累总有一天会融会贯通,从而获得一个质的飞跃。首先,“读史可使人明智”,以史为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看待问题可以使我们看得更远,在历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明白更多的道理,孩子们也会在其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文化。这些东西会潜移默化到平时的语文学习当中和生活当中,成为你语文学习和人生的一份价值丰富的材料。而这些历史的学习恰巧也能同“智慧阅读”的经典名著融为一体,可让孩子形成一个历史专题式的学习。这确实也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和中学阶段的学习接轨。另外,历史是时间和空间的融合。历史有着时间线,时间线能够让人对事物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历史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根,我们的脑海里会形成这棵树的思维导图,一切的东西都可以从根上延伸,那么孩子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等将会有着更为深刻而清晰的认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校还说了很多,比如让孩子写科幻作文,科幻可以让孩子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让孩子对未来有些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再比如写调查作文,这些都是推动“项目学习”的“良方”,对生活有着实质性作用,教育本就是为了让人学会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总之,听完之后,我似乎对“第三条道路”有了些理解,而对这“第三条道路”的思考和操作将是更为深远而艰难的。真的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刘校长的发言,也希望今后能有能多的机会听到刘校长的讲座,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慕婷)</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周二上午教研活动,刘校长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思路。刘校长谈到智慧阅读的第三条道路是以智慧阅读资源为依托,结合线下的名著阅读,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关于名著阅读,我认为可以依据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做一些梯度性阅读。比如说《西游记》,低年段孩子可以看《西游记》的连环画,中年段的孩子可以《西游记》的插画版,高年段可以看《西游记》纯文字的白话文版本,到了中学,可以看文言文版本。逐层递进,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本名著,孩子们会有不同的收获。</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刘校长提出的三种作文:学科作文、历史作文、科学作文。这三种作文,我个人认为目的在于促进交流,增长见识。我觉得可以作为学生的一个小组活动,三种作文可以分组进行练笔,每组有一本日记,小组内轮流写,也可以合作写,比如共谈一堂课自己的收获,记录员做记录,共读一本历史书,分别谈谈对某个历史故事或某个历史人物的看法,共同完成一项科学实验,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发现。这三种作文如果是集思广益而成的,增进孩子们的感情,同时收获是成倍的。</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一些想法。有些想法,比如名著阅读,是需要学校形成特有的阅读传统才能有效进行的,否则只是阶段性的,并不能凭一位老师实现。(黄家敏)</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聆听刘校长的话,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次。人们都说第一印象非常关键。刘校长给我的感觉就是:涵养饱满,紧跟时代的潮流又能批判性地接受。讲话重点突出,幽默风趣,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就是—-接地气。</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一直以来,我们听各个层次的专家讲话不少,有的专家理论水平高,使我们开阔眼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一线难以操作;有的专家理论高深,我们听着听着越来越糊涂,跟不上专家的思维。我心目中的专家,或者专家群体,就应该像刘校长那样,既熟悉现代教育的潮流趋势,又熟悉一线老师的诉求,能在两者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引领着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因为对于大部分的一线老师来说,由于平时教学、教育工作的繁琐,很难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关注些教育教学的潮流、趋势,研究高深的理论。但是,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它们。刘校长能够根据老师的认知水平,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有批评性的、有选择性地推介给我们,让我们听得懂,知道操作方法,感觉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我最欣赏他所谓的“第三条道”,我理解的第三条道指的不是“老路”,更不是别人指的路,而是符合学校、教师实际,能到达目的地的路。在周二教研活动时刘校长曾经介绍过现阶段流行的“项目性学习”,乍听起来很高大上。刘校长说不就是“以学生为主,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任务式学习”嘛!我马上就明白,名称是新的,内容其实早就见过,甚至做过。第二天,语文科长邀请我参加一个市的课题“寓言主题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如果在之前,看到这个课题我绝对是拒绝的。原因是我觉得自己年纪一大把了,精力有限,理论水平跟不上潮流。但是昨天我欣然接受了邀请。是刘校长在教研活动中有关“项目式学习”的介绍打消了我的顾虑,我觉得背后有一座靠山,一个宝库,使我有信心去尝试。希望刘校长不要嫌弃我反映慢,能力低,多给我帮助!至于效果嘛……我尽力而为!我更注重一路走来的无限风光(关冬梅)</h3> <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刘校长本次讲话的关键词是“第三条道路”,主题是“智慧阅读”和“项目学习”两个方面。 我认为刘校长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刘校长提出“以智慧阅读为出发点,把阅读转化成经典名著阅读”。这样,小朋友们阅读的时候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很多小朋友很容易被一些快餐文化或者低俗文化影响,如果老师给孩子建议一些名著阅读,那么孩子们离真正的“有用”阅读更近一步。让孩子们尝试写学科作文,我觉得老师可以通过孩子的作文,做到对自己本学科的反思,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老师的方法进行借鉴,提升自己;学生也可以互相了解优缺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刘校长的讲话中,我感觉刘校长非常重视历史文化,主张把历史文化带到小学生课堂中,我觉得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兴趣主动了解历史,还能让他们传承经典文化。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觉得以后不仅小朋友们要读经典名著,我们也应该一起阅读,和孩子们一起进步。(谢颖)</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