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鸣沙记忆

江宏

<h3>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地处敦煌城南五公里处,千百年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为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最早在东汉辛氏《三秦记》中有“河西有沙角山,峰崿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乾糒……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声,震动人足”的记载。其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从上面看,山形环弯,错落有致,山脊挺括,宛如刀刃,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明暗相间,层次分明。从下面看,山体则象古埃及的一座座金字塔,金碧辉煌,巍峨壮观。敦煌古称沙州即得名于此。 鸣沙山的神奇之处在于白天游人登山下滑,将大量的流沙从山顶滑下来,但一夜之间,这些沙粒又可凭借风力重新回到山顶,恢复原来的形状。古文献中也有“经宿吹风,辄复如初”的记载。 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其水质甘洌,清澄如镜,宛如沙海中一颗晶莹闪光的翡翠,镶嵌在沙山群峰之中,波微沙荡,水色悠悠,“月泉晓澈”也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内产有珍稀的铁背鱼和中药材七星草,据说有医治百病、延年益寿、催生壮阳的功效。因此当地百姓有七星草、铁背鱼、五色沙子“三件宝”的说法。 历来水火不相容,沙漠清泉难共存。月牙泉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虽地处大漠戈壁,四周被沙山环绕,流沙与泉水之间仅隔数十米,但千百年来虽有烈风劲吹,沙尘飞扬,泉水从来没有被流沙掩埋,也始终没有被蒸发干涸,令人匪夷所思。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月牙泉四周都是高耸的沙山,从而形成了环形山洼,当风进入泉区后会行成上升旋风,把泉四周大量流沙带上山顶,或抛向山峰的另一侧。因而,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月牙泉“绵历千古,沙不填之”的神奇。至于月牙泉的成因,经地质专家实地勘察研究后认为,月牙泉处于敦煌地区党河洪积扇和西水沟洪积扇两个扇间洼地的中心地带,通过党河补给的地下水径流为其提供水源,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区域地下水位溢出地表,是月牙泉形成的关键因素。</h3> <h3>在赵斌祖惠夫妻的盛情款待下,我们身心路途劳累一扫而光,感谢朋友,真挚的友谊长长久久!</h3> <h3>敦煌市夜色</h3> <h3>美丽沙丘</h3> <h3>李二哥威武</h3> <h3>一望无际的沙漠公路美不胜收!</h3> <h3>敦煌市夜景很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