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各位家长: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h3> <h3>因为:</h3><h3> 1、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h3><h3> 2、从呼吸道的解剖结构来看,幼儿上呼吸道粘膜稚嫩、薄弱、管腔短小、狭窄、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受到侵害。</h3><h3> 3、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生,当突然受凉、情绪不好、抵抗力低下时,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引起炎症。</h3><h3> 4、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h3> <h3><br></h3><h3>一、手、足、口病</h3><h3>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h3><h3>临床表现</h3><h3>⑴口痛,厌食,低热。</h3><h3>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h3><h3>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h3><h3>治疗</h3><h3>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h3><h3>⑵防止继发感染。</h3><h3>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h3><h3>二、风 疹</h3><h3> 1传播途径: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婴儿患者排毒时间较长,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派出,护理人员与患儿密切接触可间接传染。</h3><h3> 2 潜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清咳和流涕。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情轻。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干部,疹间皮肤正常。皮疹2∼3日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h3><h3><br></h3><h3><br></h3> <h3>三、水 痘</h3><h3> 1传染源:一般为急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咳嗽传染给健康儿童,另外也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传播。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多发于2—6岁的幼儿,除夏季少见外,其它季节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病后获得终身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患带状疱疹。 </h3><h3> 2传播途径:水痘被感染后2—3周发病,起病时,一般症状较轻,可有低热及不适感,体温在39℃以下,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发热1—2天出现皮诊,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为红色,细小斑丘疹,数小时后变为圆形的,有薄膜包围的“露珠”状疱疹。大小不一。</h3><h3> 3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1周岁以上未得过“水痘”的易感人群,均可接种水痘疫苗,疫苗可提供至少14年的长期保护。</h3> <h3>四、流行性感冒</h3><h3>1.病因:流感病毒。</h3><h3>⑴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h3><h3>⑵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h3><h3>⑶病程持续约一周。</h3><h3>2·隔离和预防</h3><h3>⑴隔离至热退后2天或症状消失为止。</h3><h3>⑵注意室内开窗通风。</h3><h3>⑶易感者可服用板兰根3-5日。</h3><h3>⑷增强体质,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h3><h3>⑸养成良好卫生习惯。</h3><h3>⑹少去公共场所,不去病家串门。</h3><h3>⑺有条件者接种流感疫苗。</h3><h3>五、麻 疹</h3><h3> 1临床表现:患者初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发热3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首先起于耳后、发际处,主要是斑丘疹,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皮疹3—4天后逐渐脱屑消退,逐渐康复。</h3><h3> 2预防措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麻疹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护理好患者,减少并发症,寝室要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光线不宜过强。定时通风换气,要用温水清洗颜面、眼鼻分泌物,定时用盐水或漱口水漱口。</h3> <h3>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h3><h3>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h3><h3>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h3><h3>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h3><h3>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h3><h3>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h3><h3>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必须去人多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戴口罩。不要去患了传染病的儿童家串门。一旦孩子患了传染病,就应隔离,不要去幼儿园及公共场所,以免传染其他人。</h3><h3> 7、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h3><h3> 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健康共同努力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