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温江二中,“七二冬一班”,普普通通一个班级的名字,照片已经有四十八年了,应该是在庆丰街小学教室门口唯一的一张全班合影,那年我14岁,调皮捣蛋的家伙,两年之后,全班同学分道杨镳,有的继续升学,有的上山下乡,有的早早有了自己的工作,绝大多数同学似乎几十年从未蒙面,其中部分同学居然已经作古!</p><p> 几十年过去了,每个人都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命运使然!</p><p> 现在我们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的人,我们为这个国家做了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后悔,没有遗憾,我为自己曾经拿起武器守卫过这个国家而自豪!回忆起来曾经的生活那是真正美好的岁月!</p><p> 去年三月,得力于班上热心女同学深情厚谊,在通往时空隧道的最后一班地铁上,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的同学聚会,有幸见到尊敬的各位同学,那时候的我们是那样的纯真无邪,那样的踌躇满志,根本不知道未来意味着是什么!</p> <p> 偶然的机会,才知道了陈晓莺同学居然也在1977年从军,不爱红妆爱武装!说实话我知道我们班女同学非常优秀,大部分都顺利高中毕业,男同学中有我和肖东义、杨敬民、吕建军,赵双福等走入了人民军队!那时的知青就是想离开农村到部队干几年,然后找个工作安稳愉快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p><p> </p> <p><br></p><p> 从军是我们每一个同学曾经的梦想,我曾在短篇散文集“军中往事”中有过记录,当我进入军队的第一天就感到震撼,围墙上红色的标语上写着“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步兵连队的训练远远不是那么好玩的,我曾在星期天去北京大学看望吕桂芳大姐,姐姐看着我满是老茧和血泡的双手“兄弟,你是当啥子兵哦?”,又黑又瘦,比狗饿,比牛累,我也曾看见温江战友刘照辉、李刚、杨敬明所在的连队和38军对抗比赛,步兵八大技能比赛拿了六个第一,完胜38军参赛队,我的团队也是北京卫戍区唯一战备值班的全训部队,感觉非常非常累,战友们都说,从早到晚身体一直在疲劳极限中!站着都可以睡着!</p><p> 若干的影视作品中军人生活很潇洒惬意,一日生活紧张,秩序井然,就是站站岗,放放哨,玩玩枪,跑跑步,真的去过才知道!</p><p> 1976年12月,有幸进入军中!警卫四师第十一团!也就是央视播放“铁在烧”中的志愿军189师566团,曾在朝鲜铁原硬抗美军五个师攻击的英雄部队!这是温江子弟兵第一次进入这只部队!</p><p> 现在才明白,军队意味着炮火硝烟,意味着把生命交给了国家,意味着随时走向战场!</p><p> 在我们有限的军旅生涯中,1979年2.17日,中国军人刻骨铭心铭心的日子,中越之间爆发了史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争,短短28天的战争,我军牺牲逾万名,可谓伤亡惨重!</p><p> 为预防苏军攻击,“三北部队”全部进入一级战备,部分前沿分队全部进了阵地,给南疆边防战斗留够了时间和空间!我部部分战友调到了承德和塘沽,准备随时投入对苏作战!</p><p> </p> <p> 看看我们的同学,真是英姿飒爽,横枪跃马,那么年轻,50军从温江招去的女兵,还是同学眼中那个娇娇女吗?</p><p> 1979年2.18日,中越战争爆发第二天,陈晓莺同学所在的部队149师奉命紧急出发,从乐山夹江火车站经过火车,摩托化开进,行程1600公里,到达云南河口,于2.24日18时全部通过红河进入越南坝洒金龙地区!接替13军37师攻击位置,军令如山,当兵就有当兵的觉悟,两年的军旅生涯,晓莺同学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老兵了,“战争让女人走开!”,我军历史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晓莺的战友们下车就开打,26日与敌接火,28日全师全面打响,接防4号桥就被越军伏击,连续攻击黄连山丫口,阻击越军316A师,攻克越南沙巴县城!直至3.15号撤军!</p><p> 那么晓莺同学的位置在那里呢?</p><p> 日月星辰……</p><p> 共和国所有的战争,不可能让女兵冲锋陷阵,不可能让未来的妈妈战死沙场!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唯一女战士是曾驻防四川的54军162师政治部郭蓉!</p><p> 但是149师女兵全部跟随一线作战部队,担负通讯和医疗保障工作和烈士掩埋工作,涌现出了师总机班通信兵英雄九姐妹,到黄连山阵地抢救伤员和烈士的“英雄五姐妹”!这是进入越南战场最远距离的中国女军人!</p> <p> 战争是有牺牲的,抗日神剧那些编导都应该到一线作战部队体验生活,149师近二十多天的战争就有435名年轻的生命倒在了越南的崇山峻岭,都是20多岁的生命啊!晓莺同学放弃了在师部机关跟随首长安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了转运站,全称是“149师烈士转运站”!</p><p> 直到其他战友说起,我才知道这是一份非常了不起的任务,要说我们同学晓莺不怕尸体,没人会相信,当年我们在公平劳动,我和亢玉新、解卫平弄到了一条蛇,玉新刮了我就把蛇提回了教室,老师和女同学吓来不敢进教室,儿时我们真的不懂事!</p><p> 转运站不是过渡的地方,烈士千难万难运出来后,转运站要登记,清洗,整容,换装,下葬,我不知道女同学们第一次见到死人是什么感觉,更不可能知道陈晓莺见到炸烂的遗体有什么感觉,我只知道我们战友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晓莺同学用自己赤诚中国军人名称诠释了“七二冬一班”全部女同学都肯定都会有的爱心!</p><p> 2.28日至3.15日,晓莺同学对英雄们献出了无限的爱,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那不是汗水,是烈士的鲜血!越北的气候,晚上冷中午热,遗体的异味非常大,特别是牺牲几天的战士,拉下来后就白骨化,开始流淌血污,战伤大部分缺腿少胳膊,有的没头,有的只有空空的胸腔,有的只是一个头,晓莺和她的战友们含着眼泪认真清洗每一具遗体,换上最新的军装,拍照,让每一位牺牲的战友入土!几天的时间,牺牲了435名烈士,149师在打出军威的同时也付出巨大的代价!149师没有丢下一具烈士遗体没有放弃一名伤员!</p><p> 人的一生不过三万天,十几天是我们生命的一瞬间而已,晓莺同学这一瞬间的爆发就像星光闪烁,将永载149师的战史上!</p><p> 烈士是战友是兄弟,是自己的亲人,如果没有这种情怀,没有大爱如山的激情,恐怕军令也不能强求女兵做为难的事情!</p><p> 谨此代表我班曾经的军人,代表牺牲烈士的亲人向陈晓莺同学敬军礼!</p><p> </p> <h3>这是当时的塑料袋,设计非常不科学,部分不能恢复的遗体就装不进去,晓莺同学和她的战友们清洗好遗体后用白布包上,换上新军服后就抬进去,(当时棺材已经被我37师用完),没有音乐,没有枪声,默默流泪中静悄悄的下葬!</h3> <h3>这是整理遗体的女兵,那么虔诚,那么细致,真是军中女神!牺牲的战友们得到了认真的呵护,死能瞑目了</h3> <h3>这张名为“死吻”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中国军人!中国女兵,大爱无疆!死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战士赵维军受重伤生命垂危,临死前得到了女战士轻柔的初吻,照片定格在血雨腥风的战场,定格了中国女兵的伟大!</h3><h3> 这位女兵因此而荣立一等战功!</h3><h3> 我们的同学陈晓莺在战场默默照顾护理烈士而同样荣立功勋!</h3> <p>指挥作战的149师康虎振师长</p> <p>149师战时部分指挥员</p> <p>这是这只部队的指挥员之一,战时149师副师长曹从连,儿子在距首长200处牺牲!</p> <p>军魂浸润终身的温江女儿陈晓莺</p> <p> 部分图片来自37师吴军排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