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站、鲁河站中东铁路建筑群(五处)

悠然见南山

<h3>  韩家大院引发了这次拍摄,由于做建筑设计的,对建筑情有独钟,这些百年前苏联人建筑的砖混结构的房子,加上朱家坎往事茶亭群友韩庆深提供的鲁河站中东铁路建筑群张公馆建筑(东厢房)照片,为保存珍贵照片,学习家乡历史及欧式建筑结构分析,形成此篇。</h3><h3> </h3><h3> 对于龙江境内的保护建筑有待于进一步考证。</h3><h3><br></h3><h3> 在此特感谢提供照片的韩庆深、传递信息的温馨港湾、鲁楠及关注此史实的朋友们!</h3> <h3>中东铁路建筑群</h3><h3>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动工兴建,1903年2月全线竣工通车。这条铁路的干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支线则从哈尔滨起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口,全长近2500公里。在进行铁路建设的同时,也建造了站舍、桥梁等大量公共和民用建筑,分布在沿线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各省份,其中大部分在黑龙江省境内。</h3><h3>中东铁路沿线保留下的历史建筑众多,这些建筑物多是俄国人设计、利用中国人工、材料建设的,被作为20世纪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加以保护。2006年5月25日,中东铁路海林站旧址6处7栋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的中东铁路建筑被合并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中文名</h3><h3>中东铁路建筑群</h3><h3>始建时间</h3><h3>1897年</h3><h3>文物建筑类型</h3><h3>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h3><h3>文物单位编号</h3><h3>923-V-50</h3><h3>开放程度</h3><h3>部分开放(载于网络)</h3> <h3>历史背景</h3><h3>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1896-1903年,帝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h3><h3>黑龙江省境内的中东铁路时期建筑共包含865处(1181栋)各类型建筑。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含18处)、昂昂溪区(含125处)、龙沙区(含20处)、富拉尔基区(含53处)、龙江县(含24处);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含26处)、让胡路区(含12处);安达市(含71处)、肇东市(含32处);哈尔滨市呼兰区(含6处)、松北区(含8处)、南岗区(含91处)、道里区(含24处)、道外区(含25处)、香坊区(含5处)、阿城区(含16处)、双城市(含9处)、尚志市(含59处)、海林市(含126处)、牡丹江市(含43处)、穆棱市(含85处)、东宁县(含16处)、绥芬河市(含45处)、鸡西市梨树区(含3处)等市县(区)境内。(载于网络)</h3> <p>原住建局主管建安领导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p>以下为张公馆照片</p> <p>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 <p>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 <p>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 <p>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 <p>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 <p>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 <p>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 <p>杨京伟2020年9月18日拍摄</p> <h3>张公馆</h3> <h3>局宅巷共4处,分别为局宅巷21、18、16及27号。</h3> <h3>位于龙江立交桥东——龙江县龙江镇幸福社区局宅巷</h3> <h3>位于龙江立交桥东——龙江县龙江镇幸福社区局宅巷</h3><h3><br></h3><h3>建筑檐口木结构挑出</h3> <h3>位于龙江立交桥东——龙江县龙江镇幸福社区局宅巷</h3><h3><br></h3><h3>封檐板已经破损</h3> <h3>位于龙江立交桥东——龙江县龙江镇幸福社区局宅巷</h3><h3><br></h3><h3>北立面</h3> <h3>位于龙江立交桥东——龙江县龙江镇幸福社区局宅巷</h3><h3><br></h3><h3>另一栋</h3> <h3>位于龙江立交桥东——龙江县龙江镇幸福社区局宅巷</h3><h3><br></h3><h3>局宅巷 16 号居住者,手势向前者</h3><h3><br></h3> <h3>27号居住女主人,想同她和个影,不愿意,所以只抓拍了背影,这所房子在2000年确定列入保护对象,据居住者说,之前已经换了塑窗</h3> <h3>在这几所建筑范围内还有历尽沧桑的老树(27号院内有一颗树直径约半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