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乡间未来的80后教师

李娜

<h3>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h3> <h3>  这是2019年感动中国张玉滚同志的颁奖辞。颁奖的直播我是全程看的。主持人说他是80后教师,但当我看到他那饱经风霜、布满皱纹的面庞时着实是很吃惊的;当说到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时,我对这位80后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当讲到他的爱人带着他们九个月大的女儿去县城为学校采买不幸遭遇车祸,女儿夭折时我热泪盈眶。</h3><h3> 是怎样的毅力与信念让他在大山里坚守17年?又是怎样的经历与情怀让他书写这17载筑梦传奇?大家好!我是师范高中教师李娜。借着我校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的契机,我决定和大家一起走进张玉滚——一位热爱教育的崇高灵魂</h3> <h3>  张玉滚同志情洒山乡、无怨无悔,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2001年,师范毕业的张玉滚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接过“传校宝”——扁担,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的教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却默默耕耘,始终坚守。“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苦,但不能让孩子们一直苦下去,我要像一颗螺丝钉,钉在这里。”他扎下根来,只为干好一件事,就是让山区孩子刨除穷根、改变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h3><h3> 面对自己养家糊口的困窘和外面世界的精彩,张玉滚也曾犹豫过,“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都走了,孩子们咋办?”“只要孩子们在,学校就在”。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执着的心,质朴的情,坚毅的选择。从张玉滚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有理想信念才能在困境面前保持定力,在诱惑面前安之若素,在清贫面前精神富足;在张玉滚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的力量,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没有理想,方向终会迷失;没有忠诚,才干一文不值。学习张玉滚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梦想,把个人追求融入时代洪流,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h3><h3> </h3> <h3>  张玉滚同志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彰显了共产党人顽强的奋斗精神。黑虎庙村是深度贫困村,山高路险,自然环境艰苦恶劣,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张玉滚为了翻新校舍,上山撬石头、下河挖沙石,起早贪黑地劳作,新校舍盖好了,人瘦了一大圈。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作业、文具挑进大山,几十公斤的担子、几十里的山路,一挑就是5年。通了公路,他又用自己的摩托车运送学校物资,摩托车骑坏了4辆,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br></h3> <h3>  张玉滚同志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彰显了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担当。“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历练出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山区学生所用、所急、所需。由于常年高强度操劳,不到四十岁的张玉滚鬓角早已斑白,脸上布满皱纹,经常被错认为是快退休的老教师。他常说,如果是一滴水,就要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是一缕阳光,就要照亮一个角落。</h3> <h3>  好的榜样,是最可信的说服;好的楷模,是最有力的引导。在张玉滚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焦裕禄式的对群众的亲切、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他的事迹并不惊心动魄,却感人至深,每读一次,都能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张玉滚的先进事迹展示了他情在坚守、业在锤炼、德在奉献、爱在绵延的良好教师形象。</h3> <h3>  张玉滚同志的事迹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与启迪:</h3><h3>作为青年教师我要像张老师一样把三尺讲台当成人生支点,把一方黑板当成人生归宿。做一名躬耕者,执着坚守;做一方守望人,快乐前行,当一位筑梦匠,照亮孩子们的前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