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农镇一日见闻

昂钦夫

<h3>  2019年2月27日,与宁城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同志们一起下乡。从早到晚,马不停蹄。转了三个行政村,深入八个村民小组,采访了十一位村民。可以说,所见所闻,使我们倍感兴奋。因为村民们在一心一意搞农业生产的同时,对民族民俗文化的代际传承有了新的追求和渴望。</h3> <h3>忙农镇坤头村,村支书是位女同志。村部办公条件优越,整洁有序。</h3> <h3>我们的采访分头进行。</h3> <h3>坤头村的捐款公示栏。虽然事情已过,但被人们赞扬着,传颂着……</h3> <h3>便民无极限 服务零距离 好亲切哟!这不正是广大老百姓所需要的各级干部们应有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吗。</h3> <h3>只有耐心和细致,才能达到采访了解的目的。</h3> <h3>曾经是具有著名的塔奔格润敖包和苏莫。现在成了一片瓦砾,长着树茅子的一堆遗迹。</h3> <h3>蒙古族农户大门上贴得蒙文春联格外新颖而注目。</h3> <h3>王官村有两棵古树。这棵榆树有550余年的树齡。</h3> <h3>位于王官村驿马吐庙遗址上的老松树也有了300年左右的树龄。</h3> <h3>这棵老榆树已被当地人尊称为“圣树”。</h3> <h3>了解地名等民族民俗文化,必须去采访岁数比较大的老人们。但有些老人因耳背,所以交流起来比较困难。</h3> <h3>只能是反复地询问,还得声音大一点儿,须十分的耐心。</h3> <h3>不一定所有的老人都明白事理和记事。所以千方百计扩大采访范围,或努力寻找更多的突破口。。</h3> <h3>有时一人问,其他人记,互不打岔,顺藤摸瓜。</h3> <h3>有时想通过努力,一定会收获多多。但往往事与愿违,有时一无所获。但,不要气馁。只要尽力了,收获哪怕点点,也应满足。</h3> <h3>了解情况,如果方法得当,往往是获取意外的收获。</h3> <h3>尤其搞民族民俗文化方面的了解,必须是语言表达准确。针对蒙古族老人做采访,必须具有蒙汉语文兼通的交际能力。</h3> <h3>所以说,在民族地区开展工作,必须要具备多一种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和水平。</h3> <h3>听力有障碍,我们有的是细心和耐心。只要有恒心,功到自然成。</h3> <h3>踏进忙农的村落,大部分农户门口堆的是小山似的牛粪。</h3> <h3>门口栓着膘肥体壮的头头育肥牛和毛驴。</h3> <h3>小忙村张希山同志,今年69岁。1968年从赤峰蒙中肆业。回乡务农的近半个多世纪,始终没有忘记母语的学习使用。为弘扬和传承西沟丘村的祭祀敖包习俗,坚持努力28年。今天接受我们采访时,还给我们用蒙语唱了颂中京大塔歌。</h3> <h3>28年后的今天,张希山老人因岁数大,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组织人们祭祀敖包的任务在众人的见证下终于交接。</h3> <h3>张玉和同志不仅是村里的促进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的明白人。还是抓家庭经济的一把好手。他家养的育肥牛,因其质量可靠,往往被客户预约上门收购。从不愁销路和价格等实际问题。</h3> <h3>亲哥儿俩浓浓的情怀</h3> <h3>小山似的玉米是这里人农业生产的主粮。</h3> <h3>但现在人们很少吃他了。成了育肥牛的主饲料。走进大多数人家,家院的门口或院里都堆积着这么多未脱粒的玉米。</h3> <h3>张景辉曾在北京打工。现在回村里养牛。还领来个志同道合的北京姑娘。</h3> <h3>在亲友的帮助下,等措资金100多万元。不仅将牛场建成,现在圈里的牛己达80来头。</h3> <h3>生态环保安全的育肥牛场在小忙村已经诞生。在村里,他可算是养牛大户了。</h3> <h3>他养的牛,耳朵上个个都有编号和标记</h3> <h3>见到他牛场里膘肥体壮的头头育肥牛,心里甚是欢喜。因为,这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新的希望。</h3> <h3>堆如山包似的饲草</h3> <h3>采访中,我们问张景辉的对象,从大都市来这里生活,是否习惯和适应时,她红润的红脸蛋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不言而喻,她明知是会吃苦,但她愿意…</h3> <h3>座在炕沿上,面对面的唠嗑,我们的采访在无意的闲聊中又切入了主题……</h3> <h3>采访这位老人,倒是较省事,因为他老人家虽然82岁了,耳聪目明,较记事。</h3><h3><br></h3> <h3>这位老人家至今使用的百年红躺柜</h3> <h3>时刻离不开的手头用品</h3> <h3>历经百年的烟箥箩</h3> <h3>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新针灸学一书</h3> <h3>图文并茂</h3> <h3>民委的靳堂先生与老人的合照</h3> <h3>  我们今天的采访虽然很忙,但没有忘记与有缘相遇相投的村民们合影。</h3><h3> 忙农镇是个蒙汉杂居,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好地方。有很多的民族民俗优秀历史文化宝贵遗存在这里储藏着,待我们去挖掘和整理。我们深感任重道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