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上寻“路”】 (一) 湖北路

群生

<h1><b>上图来源于网络</b></h1><h1><br></h1><h1><b>【前言】</b></h1><h1><br></h1><h1><b>天津的五大道在国人记忆里,早已是尽人皆知,就像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儿炸糕等特产一样,已经成为了天津的一个名片。</b></h1><h1><br></h1><h1><b>五大道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租界作为100年前殖民地的产物,说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耻辱也好,说它推动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也罢。总之,在五大道上伫立的那片高低错落的洋房别墅,就像一座座储存历史的仓库,沉淀着一代又一代的坎坷与沧桑。</b></h1><h1><br></h1><h1><b>曾经祖辈就居住在五大道的老老少少,只要一提起五大道,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因为五大道浸润着他们全部的酸甜苦辣,也承载了他们家族几代人的悲欢离合。</b></h1><h1><br></h1><h1><b>五大道在解放后摈弃了带有殖民色彩的道路名称,多以国内城市的地名来命名,东西走向为道,并以主要的几条街道为主线,约定俗成了今天的五大道。来过这里的人,都能很快地说出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重庆道、成都道,当然还有夹在中间的常德道。</b></h1><h1><br></h1><h1><b>五大道的南北走向为路,与东西走向的街道形成纵横交叉的道路网络,可要是说说五大道范围内有哪几条路,恐怕就要迟疑了。即使住在五大道上的人,也未必能数得清楚。</b></h1><h1><br></h1><h1><b>其实,除了曾住在几条主要街道上的王公贵胄,社会名流以外,在其它的周边里巷也不乏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下面我将按照整理的顺序逐一呈现给大家,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b></h1><h1><br></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b>湖北路的历史与名称的由来</b></h1><h1><br></h1><h1><b>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戈登跟随英军后续部队来到天津,戈登参与了一件对自己、对天津,全都影响深远的事件。12月的一天,英国驻华公使向当时的直隶总督提出,要在天津永久租借一片土地,建造领事署,以及英国商人住屋和栈房。委托工兵上尉戈登利用自己的专长,开始丈量土地,从紫竹林向南,沿着海河西岸,几公里的土地,首先被划为英国和法国的租界。戈登又担当起英租界内的街区的规划设计。在他的笔下,489亩中国土地成了天津最早的租界区。</b></h1><h1><br></h1><h1><b>可以说,戈登是天津租界的规划者。天津的租界区,为后来李鸿章推行的洋务运动创造了条件,天津也成为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1870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并出任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在天津生活了近30年,可以说,没有李鸿章,就没有清末天津的开放与繁荣。</b></h1><h1><br></h1><h1><b>李鸿章的从政生涯与戈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886年,住在天津的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得知戈登战死于苏丹的喀土穆后,失声痛哭,并立即召见利顺德股东德璀林,授意他为戈登建一座纪念堂。</b></h1><h1><br></h1><h1><b>德璀林决定把英租界工部局大楼建在利顺德前面,与1886年建成的维多利亚公园并重。为建造大楼筹银3.2万两,亲自监造。他请人将大楼设计的恢弘、气派,建筑两端为三层圆形塔楼中间两层,正中设计为高耸的碑形入口。</b></h1><h1><br></h1><h1><b>工部局大楼1889年动工兴建,1890年竣工,为了纪念戈登在开辟和规划租界方面的贡献,大楼命名为戈登堂。竣工仪式上,戈登的巨幅照片悬挂在会场中央。李鸿章泪流满面,他遥望天空轻声自语,愿地下有知的戈登接纳他的怀念,愿戈登的灵魂在天堂得到安息。</b></h1><h1><br></h1><h1><b>1897年天津英租界第一次扩充后,又将建成的第一条路命名为戈登路,自唐山道至南京路路段,当时英租界街区排序为13号路。自重庆道至南京路路段,排序为34号路,名称为怡丰道。两条路合并后成为今天的湖北路。</b></h1><p><br></p> <h1><b>张允言旧居 湖北路1号 ( 上图来源于网络)</b></h1><p><br></p> <h1><b>张允言(1869—1926)字伯讷,直隶丰润县大齐坨村人,清朝重臣张人骏长子,期末著名银行家。</b></h1><h1><br></h1><h1><b>作为中国首家政府银行(户部银行)、首家国家中央银行“大清银行”创办人之一。在张允言的一生中,还开办了中国第一所金融专科学校,创办了中国最早最大的国家货币制作机构“户部造币总厂”,而由他创办的大清银行在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至此也开启了中国现代金融的格局。</b></h1><h1><br></h1><h1><b>1903年春,张允言从天津大沽港口登上轮船,考察日本的银行、金榜以及印花税的情况,和他一起东渡的还有两位清廷的重要官员,外务部左侍郎载振和户部右侍郎那桐。</b></h1><h1><b>他们参观了日本三井等银行,收集有关书刊及文件,了解近代银行的规章制度与经营管理模式。回国后,他将日本考察的过程写成详细的奏折并上报朝廷,第二年清廷批准成立了户部银行,后又改名为大清银行,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各地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作为民国政府的中央银行。</b></h1><h1><br></h1><h1><b>张允言因不肯背叛大清而辞职,带着家人来到天津,和他的父亲、晚清重臣张人骏一起住在湖北路的张宅里,每日读书、临帖。1926年病故于天津,转年其父张人骏也于天津去世。当年和他一起东渡扶桑考察金融的载振、那桐也寓居天津,载振住在重庆道的庆王府,而那桐则住在不远处的新华路。</b></h1><p><br></p> <h1><b>钱伟长旧居 湖北路15号 &nbsp;</b></h1><h1><b><br></b></h1><h1><b>一栋三层联排小楼,楼的外檐很漂亮,有着租界地特殊的建筑风格。<br></b></h1><h1><br></h1> <h1><b>上图来源于网络</b></h1><h1><b><br></b></h1><h1><b>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b></h1><h1><b><br></b></h1><h1><b>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5月回国后,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br></b><b><br></b></h1><h1><b>1935年,钱伟长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转年5月,为了筹足川资撤退到大后方,钱伟长经学长何汝楫介绍,到天津英租界私立耀华学校教书,担任初三和高一两个年级的物理课。钱伟长在叶企孙和熊大缜的帮助下,在清华同学会旁边租了一所房子,暂时安顿下来。湖北路15号就是当时钱伟长在天津时的居所。<br></b><b>  </b></h1> <h1><b>原清华大学同学会旧居 &nbsp;湖北路19号</b></h1><h1><br></h1><h1><b>卢沟桥事变后,清华大学举校南迁,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叶企孙和助教熊大缜临危受命转至天津,在英租界戈登路(今天的湖北路19号)清华大学同学会建起临时办事处,协调安排南下的师生员工和家属顺利过津。</b></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上图(来源于网络)是生活在天津的外侨正在举行运动会,背景是合众会堂和英租界自来水厂天津新华路体育场,原名为英租界运动场,简称英国球场。始建于1890年,至1895年建成时,占地5万多平方米,共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棒球、网球、滑冰等场地。英工部局和英军经常在这里召开运动会和阅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将体育场辟为汽车修理厂,体育设施被毁。解放后被天津市政府接收,改为天津第一体育场,并经常在这里举办大型体育活动。1958年更名为新华路体育场。</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新华路体育场由于经费不足,经营连年亏损,无力继续维持,已彻底关停并转,现已改换门庭,成为二十中学的附属校区。</b></h1> <h1><b>双菱中学 湖北路2号</b></h1><h1><b><br></b></h1><h1><b>双菱中学创办于1995年,是依托二十中学的一所民办公助中学,2007年批准为纯民办校。</b></h1><h1><br></h1> <h1><b>原合众会堂旧址 &nbsp; 湖北路25号(上图来源于网络)<br></b><b><br></b></h1><h1><b>是天津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基督教新教教堂。该教堂是一所侨民教堂,是新教各派联合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该教堂创建于天津开埠之初的1864年,服务于来津的外国侨民(当时他们大部分住在宫北大街,1866年有112人)。教堂最初位于法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是该租界内早期建成的极少数建筑物之一。1870年天津教案后,天津外侨搬入租界。<br></b><b><br></b></h1><h1><b>19世纪末,在天津的外侨人数逐渐增加,1897年,他们在新划入天津英租界的扩充界内,选址戈登道(今湖北路)与巴克斯道(今保定道)的转角处,重建新的合众会堂,规模也有所扩大。后来,一些在外国洋行做事的华人基督徒也来合众教堂进行宗教活动。<br></b><b><br></b></h1><h1><b>1950年代初,外侨撤离中国,由中国传道人吴承田主持的小白楼教堂并入合众会堂,称为湖北路教会,由吴承田负责。1958年被关闭。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教堂受损,此后被拆除,改建为第九塑料厂。</b></h1> <h1><b>原合众会堂在解放后几经坎坷,终于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严重损毁并拆除,后改建为天津第九塑料厂,如今在合众会堂的原址上建成了和平区检察院。</b></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载沣旧居 湖北路27号 </b></span><b>原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小楼,带地下室,菲律宾木门窗。</b></h1><h1><b><br></b></h1><h1><b>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逊帝溥仪做好离京准备,载涛先在天津英租界戈登路(原13号)代溥仪买了一所别墅(今天的湖北路27号)。溥仪派溥杰、溥佳等人秘密地把宫内所藏古籍、字画、珠宝等分批盗运出宫,暂存于父亲载沣醇王府,后由载涛运到天津租界别墅。这批文物包括历代书画手卷1285件,册页68件,其中还有国宝级的《清明上河图》。</b></h1><h1><br></h1> <h1><b>上图来源于网络</b></h1><h1><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b></h1><h1><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载 沣</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1883-1951)清醇亲王奕譞第五子,光绪帝之胞弟,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br></span></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br></b></span></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载沣1890年袭醇亲王位,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摄政王,次年代理海陆军大元帅。在清王朝的最后三年,载沣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被迫辞去摄政王职位,闭门在家,次年被迫同意溥仪退位。1928年迁往天津。</b></span></h1><h1><br></h1><h3><b style="font-size: 20px;">清朝灭亡以后,不少皇亲贵族都希望溥仪能够复辟,在张勋的辫子军搞复辟运动的时候,载沣却无动于衷,全程都没有参与,后来溥仪和载沣逃到了天津,当时的溥仪居住在日本租界,溥仪还特地邀请载沣也住进日本的租界,而载沣短断然拒绝了,带领着孩子来到了英租界戈登路(湖北路27号)。</b><br></h3><h1><b><br></b></h1><h1><b>1939年(56岁),天津发生大水,载沣搬回北京醇王府。1951年2月3日,载沣病逝,终年68岁。</b></h1><div class="detail-img-w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margin-bottom: 20px; word-break: break-all; text-align: center;"><div class="detail-img-in" style="margin-bottom: 20px; text-indent: 2em; word-break: break-all; display: inline-block; padding: 5px; border: 1px solid rgb(243, 243, 243); overflow: hidden;"><br class="Apple-interchange-newline"></div></div><p style="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auto; word-spacing: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 none; 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em; word-break: break-all; caret-color: rgb(53, 53, 53); color: rgb(53, 53, 53);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h3> <h1><b>孙传芳旧宅 湖北路与泰安道交口 泰安道17号</b></h1><h1><b><br></b></h1><h1><b>该楼为混合结构二层,配设造型独特牛眼窗,水刷石墙面。一、二层均设回廊,正立面入口有四根爱奥尼克柱。西洋古典风格,造型简洁大方,该楼</b><b>1922年建成,由沈理源设计。该楼原为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张弧的住宅。1925年曾作为日本便衣队情报传递点。1933年,孙传芳购得此楼。</b></h1><h1><b><br></b></h1><h1><br></h1><h3><br class="Apple-interchange-newline"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b>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字馨远(上图来源于网络)</b></h1><h1><b><br></b></h1><h1><b>孙传芳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村,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后人,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b><b>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nbsp;</b></h1><h1><b><br></b></h1><h1><b>1904年,孙传芳出国赴日本留学。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1927年2月,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br><br></b></h1><h1><b>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b></h1> <h1><b>原天津对外经济贸易中心大楼&nbsp;&nbsp;&nbsp;湖北路与南京路交口&nbsp;&nbsp;&nbsp;南京路59号</b></h1><h1><font color="#666666"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ize="4"><span style="caret-color: rgb(102, 102, 102);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b> </b></span></font></h1> <h1><b>上世纪70年代中期,改造后的南京路上建了一座高楼,虽然貌不惊人,但却以13层的高度,打破了天津市楼层最多的记录,那就是“天津对外经济贸易中心”大楼。</b><br></h1><h1><br></h1><h1><b>别看现在一派破旧的样子,曾经也是“辉煌”一时,上世纪80年代后,因为在东侧的楼顶,有一巨大的霓虹灯日本“东芝”广告,一到夜晚,灯火通明、光芒四射,成为南京路最耀眼的地方,人们习惯称之为“东芝大楼”。<br><br></b></h1><h1><b>我们这一代人当年对东芝大楼有着无比的崇拜,因为那时,还是计划经济的年代,人们的生活物资匮乏,东芝大楼内有一个专门供应出国人员购物的免税店。有时我们就会悄悄地进去参观,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只能看不能买,那是因为需要出国人员才有的购买指标。随着经济发展,物资也极大的丰富,这样的购物方式也已成为历史。</b></h1><h1></h1><h1></h1><h1><b><br></b></h1><h1><b>后来,随着南京路的不断发达,“东芝大楼”所在的小白楼地区附近已经高楼林立,它由过去的鹤立鸡群,变为老迈破旧,如今它已改造为快捷酒店。</b></h1> <h1><b>清末宫廷太监总管小德张旧宅 湖北路20号(地震后已拆除)</b></h1> <h1><b>上图来源于网络</b></h1><h1><b><br></b></h1><h1><b>小德张(1876~1957),名祥斋,字云亭,直隶(现河北省)静海人。他原是清宫太监总管(中国最后一位太监总管),排行兰字,宫名为张兰德,因号“小德张”,慈禧太后赐名“恒太”。&nbsp;<br></b><b><br></b></h1><h1><b>小德张12岁时自宫其身入宫当差,1892年被选送宫内南府戏班学京剧,1898年被提升为太后宫回事。1901年庚子回銮后,他升为御膳房掌案,为三品顶戴。1909年升任清宫大总管。1912年小德张退出清宫,来到天津当寓公。他先居日租界芙蓉街(现河北路),后居英租界博罗斯道(现烟台道),于1923年举家迁入剑桥道(现重庆道55号)。&nbsp;<br></b><b><br></b></h1><h1><b>1926年,小德张将剑桥道的房屋售于庆亲王载振,从此该楼称“庆王府”,然后全家搬进沿河北路洛阳口道的“马家楼”(现和平区第五幼儿园)。这期间他又在英租界都柏林道建起占地8.7亩的英式城堡式大楼(现在的郑州道与湖北路交口),从1931年至1951年在此居住20年。该址为湖北路20号,现已盖起新楼,为天津市警备区招待所。&nbsp;</b><b><br></b><b><br></b></h1><h1><b>1951年,小德张住进睦南道金林村4号,直到1957年因病去世</b></h1> <h1><b>张嘏臣旧宅&nbsp;&nbsp;&nbsp;湖北路57号&nbsp;&nbsp;&nbsp;<br></b><b><br></b></h1><h1><b>建筑特点: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三层带地下室的西式楼房,砖木结构,三楼有大露台。住用舒适。</b></h1> <h1><b>张嘏(gu)臣(1886-1953)号锡纯,河北省丰润县大齐坨村人。</b><br></h1><h1><b><br></b></h1><h1><b>张嘏臣毕业于京师巡警学堂,后任凇沪警察厅卫生科科长,与厅长徐国梁是把兄弟,后调任烟台警察厅厅长。1924年前后,张嘏臣离职回到天津做寓公,在张志潭的关照下经营盐务,颐养天年。<br><br></b></h1><h1><b>与张氏家族那些显赫的人物不同,张嘏臣为官经历并不丰富。小时候,张嘏臣的父亲靠租地耕种为生,在张氏家族中境况一般。张嘏臣小时读过私塾,从京师巡警学堂毕业后曾至山东历城做县长。有相关资料记载,张嘏臣任历城县长期间曾参与捐款,他捐献的数额为一百银洋。<br><br></b></h1><h1><b>1924年前后,张嘏臣辞职回到天津,在英租界里安心当起了寓公。他头发花白,不太爱出门。他喜欢读书,楼上的花廊有一整面的书柜,里面存放了各种古籍,这也许与张氏家族的传统有关系。而他的行为举止也总是温文尔雅,流露出更多的书生气质,与那些真正戎马出身的军人并不相似。”<br><br></b></h1><h1><b>远离政治圈子的张嘏臣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一头扎进兴办实业的热浪里,他对金钱看得很淡,对友谊看得很重,他宁愿把时间花在结交朋友上。而他轻钱财重义气、低调内敛的性格也为他赢得了很多朋友。<br><br></b></h1><h1><b>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张嘏臣建起湖北路住宅。当时张嘏臣沿着湖北路和郑州道共建了四所楼房,给六个子女留下了两幢房子。当初的房产证上,自住的这幢写了长子张允彝、长女张允宜和五女张允彬的名字;出租的那一幢则是次女张允华、三女张允超和四女张允庄。出租的那一幢,外公一家人从没居住过,他和子女都住在57号这幢。1953年,张嘏臣因脑溢血在家中去世。<br><br></b></h1><h1><b>“文革”期间张家子女被“扫地出门”,落实政策后,张家小楼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张嘏臣的三女儿张允超晚年一直住在地下室,张允超曾坚决地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守在这里。我爸爸、妈妈都是在这里过世的,我也要死在这儿。”&nbsp;这位张家老宅最后的守望者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把生命最后的时刻留在了这个楼里。</b></h1> <h1><b>原英国公学&nbsp;&nbsp;&nbsp;&nbsp;湖北路59号&nbsp;&nbsp;&nbsp;&nbsp;现为二十中学</b></h1><h1><br></h1><h1><b>该建筑建成于1928年,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英商永固工程司库克和安德森设计,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局部三层,设有地下室,平面布局对称,呈飞机形,首层设办公室、实验室,二层“机身”为礼堂,有座位600余个。教室设置于一、二层的“机翼”部位,主入口设于“机头”部位。外檐为红瓦坡顶,混水墙面。开放的入口门廊和高耸的屋顶对应,使建筑虚实变化强烈,气势恢弘。具有仿希腊古典复兴建筑风格。&nbsp;</b></h1><h1><br></h1><h1><b>始建于1905年,为英侨子弟学校,由在津英侨捐办,1928年迁入现址,学校当时对一切外国侨民开放,设备紧张时,优先录取英国儿童。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即毕业于该校。</b></h1><p><br></p><h1><b>二十中学曾是我的母校,说来惭愧,说母校只是附庸风雅,其实作为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只是上了六年小学,而且还没有毕业。经过“停课闹革命”以后,稀里糊涂地就分配到二十中学(是分配,不是考取),真是可惜了“英国公学”的这块老牌子,这也是第一次平民化的录取新生。</b></h1><h1><br></h1><h1><b>上中学就像进兵营,是连、排制,说兵营却是上课没人管,旷课没人问,即使这样的学习也很快就结束了,从69年开始陆续毕业分配。本来是打包上中学的孩子,到毕业时却硬是分成三六九等,出身好的工人子弟,去工矿企业(选调),当然这种“优秀”的只是极少数。大部分学生的归宿就是上山下乡。即使是上山下乡也要分类,再挑好点儿的去兵团,我就属于这一类,加入了兵团战士的行列,其实结果也一样照样是去种地,其他孩子就是最后的等外品,全部处理到山西插队落户。1970年我们这届学生以16、7岁的年纪,全部离开了学校,走上了社会。</b></h1><h1><br></h1><h1><b>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二十中学大门的时候,回想几十年走过的风风雨雨,以仅仅高于文盲的知识,在社会的变革中大部分被淘汰。想一想,真是愧对了这所名校招牌。每次听到刘欢的“从头再来”,也是眼含热泪,心潮澎湃。可生活哪有那么容易,从离开学校的那天起,大门就永远不会再为我们打开。</b></h1><p><br></p> <h1><b>【后记】</b></h1><h1><br></h1><h1><b>说明一下,编纂以上文章内容,关于历史人物的部分,资料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因无法考证,故真实性谨供参考。如文章中人物的亲属后人及相关人士,指出本文内容失实,并提供佐证,本文作者会及时调整与修改。最后谨向抄录其作品的原作者表示感谢!</b></h1><h1><br></h1><h1><b>杨群生</b></h1><h1><b>2019年2月28日</b></h1><p><br></p>